绿色GDP走进重庆

时间:2022-09-28 04:57:23

绿色GDP走进重庆

与其说绿色GDP是一次国民经济衡量标准的改变,不如说是对陈旧观念的一次颠覆――

在众多省市对绿色GDP一无所知之时,重庆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通过国家验收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损失调查》(一般简称“绿色GDP”)试点省市。绿色GDP带给重庆的,将不仅仅是核算方式的变化――

从质疑到坚持

“重庆的资源和环境禀赋并不好。”参与研制重庆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市环保局综合处副处长何大伟博士说,正处于大发展时期的重庆,如果不将环境污染等问题纳入GDP考察范围,“飞速的成长”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近些年来,为确保重庆实现可持续发展,历届市领导都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在2004年10月得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要联合开展绿色GDP试点后,重庆马上表示出浓厚兴趣。2005年5月,重庆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绿色GDP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与其说绿色GDP是一次国民经济衡量标准的改变,不如说是对陈旧观念的一次颠覆。当把参与绿色GDP试点的通知下发到40个区县时,大多数区县领导对绿色GDP的反应十分茫然。有人认为绿色GDP只是一种外国人的理念,核算很难,不可行;有人认为绿色GDP很好,应立刻把它作为考核政绩的指标;而更多的人则是抱着好奇的态度,感到无从下手。

“绿色GDP确实是个新生事物,不少人对它陌生到了无法提出质疑的地步。”何大伟说,绿色GDP试点,在国内是名副其实的前无古人之举。绿色GDP有多新?尽管何大伟读博士时学的是环境科学专业,但当他正式接手绿色GDP试点工作时,对这一领域同样所知不多。通过两个月的恶补,他对绿色GDP的认识和研究发生了“阶梯性”的变化。

在质疑和学习中,重庆的试点逐渐推开。市环保局和市统计局都参与了进来。

对开拓性工作的开拓

对于绿色GDP核算而言,取得真实、详细的数据是最基础的工作。以调查“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为例,需要调查因污染造成的各类急、慢性疾病,比如近期污染指数升高或降低,相对应要找到医院的就诊人数的变化情况。这些都需要根据二三十年的数据积累,才能搞清楚其规律性。但卫生统计资料的不完善,给数据收集带来了巨大困难。“由于不理解绿色GDP的重要性,主动配合的很少,为了完成任务,有的数据我们不得不用钱买。”何大伟说。

本来,试点经费应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支付,但由于启动试点工作时,市财政当年的预算早已确定,时间不等人,环保局只好从办公经费先抠出40万元,率先启动四项核算工程。有了这有限的40万元,市环科院在对我市大气污染对建筑材料的经济损失研究中,走访了多家建材装饰公司,咨询近20位建筑专家;重庆医科大学在对全市40个区县介水性传染病的门诊费用开展了系统调查;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足迹遍及28个区县、43家重点企业,现场调查工业和生活垃圾渣场……捉襟见肘的40万元资金,全部用在了“刀刃”上。

重庆的试点不仅艰难而有效地推进,而且在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开门搞核算”就是最突出的特色。其他省市都是直接委托环保系统内部的环科院负责所有专项核算工作,而重庆根据各种专项的实际情况,面向全社会,实行定向议标。如调查健康损失的专项核算,技术小组没有把任务委托给环科院,而是选择了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业性较强,而且数据来源更充分。如果委托给环科院,很多数据则需要拿钱买,反而会增加成本。”何大伟说。

绿色GDP的重庆特色

完整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十分庞大,至少应该包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等五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两项环境退化成本。鉴于这一庞大体系的探索和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要求各试点省市因地制宜,有所侧重。

重庆的绿色GDP将关注点放在了老百姓感受最深的两个方面――大气环境和水资源,这是由重庆的特殊市情决定的。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生产对大气的污染较重,同时,三峡库区的绝大多数区县都在重庆境内,水资源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库区固体废物的处理,将直接对长江的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把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处理作为绿色GDP核算的重点,具有鲜明的重庆特色。

日本广岛和重庆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做过一个检测两地雨水酸性的对比实验,即将两块钢铁分别悬置在两个城市的空气中,任其经受风吹雨淋。20年过去后,放置在广岛的那块钢铁,只是稍微被锈蚀,而放置在重庆的这块,已经被锈蚀掉一部分,可见大气污染问题在重庆比较突出。这次绿色GDP核算试点,重庆专门成立了“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经济损失核算”、“大气污染与建筑材料经济损失核算”两大专项。

三峡水库蓄水所面临的库底固体废物清理任务艰巨,如果处理得不好,将对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在这次绿色GDP试点工作中,库区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危废垃圾、传染性垃圾、生物性垃圾的占地成本被纳入核算体系。经过对“固体废物污染经济损失核算”进行专门调查,获取了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参数。

今年1月中旬,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新闻,备受社会关注的10个试点省市的绿色GDP试点验收全部结束。在所有参与绿色GDP试点的省市中,只有重庆将试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并核算到全部区县。为了高效快速完成试点工作,重庆几乎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和力量,成为继北京之后通过专家组验收的第二个省市,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被邀请到北京介绍经验――有关专家肯定地说,以后出台的绿色GDP国家测算标准,将打上重庆的印记。

上一篇:会展产业链接重庆经济 下一篇:绿叶无悔扑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