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圆梦 第4期

时间:2022-09-09 05:32:38

少女圆梦 第4期

春节前夕的一天下午,家住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解放台社区民主六村30幢2号的姜倍蓓,泪流满面地从“慈善使者”手中接过《史记》、《资治通鉴》、《世界通史》和200元善款。

姜倍蓓,今年14岁,患有先天性脑瘫。送去爱心的4名“慈善使者”是谢家湾街道的工作人员。这些慈善使者的到来,令因患脑瘫长年坐在轮椅上的姜倍蓓非常感动。

姜倍蓓的父母是建设厂的待岗职工,两人月收入加起来还不足千元,为给倍蓓治病,债台高筑,生活十分艰难。

然而,这个苦命的孩子,自小酷爱文学,经常看书至深夜。

当倍蓓从叔叔阿姨手上接过自己最喜欢的《史记》时,她流着热泪说:“谢谢叔叔阿姨,我常在其它书中看到关于司马迁写《史记》的介绍,一直以来我都想亲眼看看,看看司马迁是怎样写历史的,今天我终于圆了这个梦。”倍蓓还表示,她会认真学习文学知识,将来还想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原型,创作一个剧本《苦命种子》。

慰问现场,倍蓓开心地唱起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的主题歌《希望》,表达她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姜倍蓓是“重庆市九龙坡区慈善总会谢家湾慈善分会”2006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接受慈善关爱的第一人。

慈善分会在成立的当天,募集善款达15万元。这些捐款主要来源于辖区4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212名个人。慈善分会的成立,给一些有心支持慈善事业的人,搭建了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

与姜倍蓓一样幸运的,还有住在谢家湾老年公寓的何兴富。今年52岁的他,是鹅公岩社区居民,5年前,因精神疾病住进精神病院,妻儿离他而去。前不久,经医生诊断,何已痊愈,可以回家。身无分文的何兴富无家可归,街道就为他购买了新被褥、换洗衣服及电视机,让他在老年公寓安了家。不善言辞的何兴富向前来看望他并赠送慈善钱物的谢家湾慈善分会的工作人员不停地说:“谢谢!谢谢!”

社区居民陈兴贵对此感慨道:“这样的老人就是应该有人来管一管。如今的政府就是好,以前有单位的人才有人管,现在没有单位也有人管了。”

谢家湾慈善分会会长、谢家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邓世忠告诉笔者,对那些家贫且患重大疾病无经济能力医治的,贫困家庭子女考上大学无力支付高额学费的,孤寡老人和发生意外事故的困难群众的救助,很多时候,政府在政策范围内也鞭长莫及。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谢家湾街道辖区内居民大多数是企业职工,近年工厂改制,失业人员增多。每年,需救助的困难居民群众有千余人,城市低保户1200多户。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助学救助等政府救济机制的经费远不能解决贫困居民的困难。

“慈善分会成立后,提升了街道的救助能力,而且让救助变得更快捷、方便!困难群众打个电话,善款就可以送到家!”邓世忠说,街道对各社区甚至每户情况都比较了解,成立慈善分会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先行救助,再向相关部门申请。

上一篇:三峡库区中小企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对策 下一篇:机场路“绊倒”八个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