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28 04:46:02

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1年实施质量管理,选择2008~2014年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无菌检查和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按照时间将结果分为两类,组1显示的是2008~2010年的统计结果,为质量管理之前的结果;组2则是2011~2014的统计结果,为质量管理之后的结果,对两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之后,无菌检查合格率达到99.70%,较质量管理之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质量管理之前例次感染率达到4.32%,质量管理之后降为1.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质量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今日的医院已经今非昔比。但是时至今日,感染仍是医院内的严重问题[1]。医院既是各种疾病的终结地,也是各种疾病的发源地,感染失控的最大受害者是每天都在医院的医护人员,同时感染失控会危及全社会,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爆发的风险加剧[2]。为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医院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了质量管理。现对医院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1年实施质量管理,选择2008~2014年中每年的任意3个月份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无菌检查和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按照时间将结果分为两类,组1显示的是2008~2010年的统计结果,为质量管理之前的结果;组2则是2011~2014的统计结果,为质量管理之后的结果。质量管理前后的消毒供应中心的仪器设备和手术器械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1.2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在2014年1月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包括制定具体工作流程与技术要求、完善设备操作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要明确各岗位职责,严格按照清洗、包装和灭菌规范进行操作;建立质量控制专业小组;完善落实各项制度;配合设备科做好准备工作;建立安全防护制度;建立科室联系制度。

1.3 统计学方法 为保证准确度,本次实验数据均取三次基于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后的平均数值,记数数值行(x±s)表示,组间对比行?字2与t检验。结果数值以P差异判据,且以P

2结果

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前后的无菌检查情况和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见表1,表2。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后的情况(组1)明显好于质量管理前的情况(组2)。

表1显示的是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前后的无菌检查合格率的情况比较,可以看出,实施质量管理之后,合格率达到99.70%,较质量管理之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表2显示的是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前后的医院感染率的比较,质量管理之前例次感染率达到4.32%,质量管理之后降为1.05%,说明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3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对各种医疗器械、敷料、一次性物品等进行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存储、发放的部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重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安全[3]。工作人员要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和职责明确,对各岗位工作范围、责任、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有明确认识。清洗、包装和灭菌个工作环节有完备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规范,完善和执行设备操作要求,有各项工作流程的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控制专业小组,明确质量管理标准,定期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追溯及持续改进,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制度,有分析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和效果的实践。完=善实交接班制度、有效清洗消毒质量监测制度、查对包装复核制度、灭菌过程及效果监测制度、无菌物品标识复核制度,建立质量追溯制度。配合设备科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和器械使用的管理,有停电、停水、灭菌器械故障等应急预案;建立安全防护制度;建立科室联系制度,定期到临床科室了解各科室使用无菌物品情况,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4]。

工作人员要明确操作规范,提高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①清洗质量:?K设检查台,备照明放大镜,每天每批检查清洗质量并登记;?L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器械包内全部器械清洗质量并登记。②消毒质量:?K热力消毒(湿热、干热),记录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L每年应检测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M新安装或大修后的设备应检测主要性能参数。③灭菌质量:?K压力蒸汽灭菌。物理监测,每次应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力和时间;化学监测,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每包),包内化学指示卡(高危险性物品),化学监测未达标者不得发放和使用;生物监测,每一次,将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放在标准生物测试包内,标准测试包应放在排气口上方,时设阳性对照,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进行生物监测,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做生物监测,灭菌失败后均应做生物监测(要求空负荷连续三次合格)。?L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待灭菌物品应放置。?M干热灭菌,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5]。

建立可追溯制度:①质量管理记录的保存时间,消毒资料至少保存半年,菌资料至少保存3年;②械包外信息卡内容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物品名称、灭菌程序号、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失效日期,使用者确认包内化学指示卡,合格后,将信息卡留存于手术护理记录卡上;③物品召回制度。物监测不合格时,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全部灭菌物品并做好记录;书面报告护理部,院感监控科,说明召回原因,并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护理部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灭菌物品者进行追踪观察并做好记录;找生物监测不合格原因并进行改进措施,重新进行生物监测,三次合格后才能正常使用;消毒供应中心总结处理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6]。

医院要注重人员培训,开设培训课程,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有机会参与培训。主要开设设备操作及维护培训、岗位规范及操作规程培训、供应室集中供应模式及相关科室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培训,按照能力进行分层,基本专科层,具有执行、操作的能力,骨干专业层,具有改进、指导的能力,获悉专家层,具有研究、传授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开展不同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培训方法多样化,可以自行选择,有理论小讲课、案例讨论和操作示范,也可以参加业务学习、学术交流、外出进修和参观学习,还可以采用手术室轮转学习的方式。培训内容主要是环境流程、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服务理念。

而就本次研究中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的质量管理效果来看,无论是无菌检查合格率还是医院例数感染率均有所降低,说明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上的确有控制作用,因此可以在消毒供应中心继续实施质量管理,并且继续加以完善,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淑明,蒋慧红,姜友芬.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01):224-225.

[2]王晓春,李丽华,姚洪娟.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14):3472-3473.

[3]惠雅君,刘洪艳,韩平平.实施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 促进手术室专业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124-1125.

[4]陈义连,廖玲丽.心理契约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64-5265.

[5]郝桂娥,王悦.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集中式管理实施效果与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15-16.

[6]邵如宏,许秀丽.采用不同方法清洁消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对导管室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1(9): 998-999.编辑/申磊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革新的 下一篇:三相PWM整流器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