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假发票现象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9-28 02:13:22

浅谈假发票现象及应对措施

摘 要:当前,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中,各种形式的、各种各样的假发票大行其道、畅通无阻,不但给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造成混乱,而且还诱发了贪污行贿等腐败行为,对企事业单位、对社会危害性极大。本文结合在审计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对假发票的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谈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假发票 应对措施

一、假发票的表现形式

假发票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种表现形式;

1.复写纸的上与下。就是销售单位开票人员在开出发票的时候,采取两次复写的手法,使发票存根和销售单位入账联上的金额(实际销售金额)小于购货方采购员所持有发票上的金额,使采购人员虚报了开支,贪污了钱财。销售单位讨好客户,扩大销售,从中牟取利益。

2.电子发票的变通。就是销售单位开票人员在开出发票时候,根据客户的要求“变通”发票的经济内容,张冠李而戴、蒙混报销。买生活用品开成“办公用品”,买烟、酒开成“食品”,并打着看望伤病职工的“旗号”等等。使一些违反规定的开支堂而皇之的报销掉。

3.虚构经济业务。有的人从商品流通企业或者从个体经营者哪里索取空白发票,利用工作之便,随意虚构经济业务,填写发票报销,侵占企业单位的钱财。损害了单位利益

4.发票要素不齐全。有一些人在开具发票的时候,有意识的隐含一些不合理的支出或者为以后有机会报销,贪污钱财“埋下伏笔”,如有的不填写业务发生日期,无论何时都能报销;有的商品名称太笼统,其是否合理难以确认;有的数量、单价填写不全,准确与否无法确认。

5.涂改加工的发票。有的人钻发票书写上的漏洞,对发票进行涂改加工,使经过“涂改加工”的发票,瞒天过海的报销,以达到贪污企业钱财的目的。

6.重复使用发票。就是把已经报销过的旧发票,重复报销。有的财务人员钻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有效性欠缺的空子,抽出旧发票自行报销,贪污公款。

二、假发票产生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诱惑。一些销售企业为了多盈利,扩大销售收入,企业内部实行销售收入与职工个人收入直接挂钩,他们不顾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规则,以假发票为诱饵,主动为购货单位或个人提供“服务”,只是要能达到销售商品目的,购货单位或个人想怎么开发票就怎么开,甚至为顾客出谋划策。

2.物质享受的诱惑,一些人由于受社会上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不择手段地“捞钱”,他们采取弄虚作假手段,牟取钱财,供其享乐,把个人购买物品的发票或者享乐的发票拿到单位报销,甚至有的有实权的部门或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利,串通一气,营私舞弊,合伙贪污公款。

3.法治意识淡薄。一些单位和个人明知假发票违反财经法规,违背职业道德,却我行我素,照样开出或使用假发票。一些财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甚至外部审计人员对假发票现象也习以为常,查处不严,甚至视而不见。也有个别领导品行不端正,对假发票现象视而不见,甚至暗示怂恿,并从中得到好处,这样就使开假发票者有恃无恐,所以假发票现象,屡禁不止。

4.内控制度不完善。一些单位会计凭证的管理、结算、报销、物质验收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欠缺、无效,甚至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管理能力粗犷,也为假发票现象的蔓延提供了“机会”。有的审批发票报销把关不严;有的物质验收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认真清点物质的数量,没有认真检查物质的质量,就开具验收单,使假发票有了可趁之机;有的对有疑点的发票怕惹麻烦、怕得罪人,不去较真,为假发票的“通行”提供机会。

三、纠正假发票现象的措施

为了纠正假发票现象,我认为可以采取一下措施。

1.提高认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工具,积极宣传有关财经法规,增强法治意识。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假发票的认识,特别是提高那些管钱管物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并提高对营私舞弊、等不良现象的认识。对检查出来的假发票,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等形式,宣传教育广大的人民群众,使那些思想不健康的人能自警自勉。

2.健全货币资金支付内控制度,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货币资金是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任何企事业单位的任何经营活动业务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又是流动性最强的一项资产,也最容易发生非法挪用,侵吞的犯罪行为,企事业单位管理当局必须关心、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企事业单位管理当局应该根据货币资金业务的特点,并结合企事业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情况,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从而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和正常有效运转,促进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运行,防止假发票事件的发生,也防止了贪污、侵吞企事业单位资产和腐败事件的发生。

3.严格审查发票,把好报销关。各级领导要带头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按规章制度规定办事,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发票进行审批,审批报销发票时必须关注:发票要素是不是齐全和清楚、发票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不是与支付申请或合同协议规定的事项相符、发票上的金额是不是合理、发票上应有的手续是不是齐备,符合上述要求才能审批。财务人员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把好“闸门”,把好复核关,财会人员应当对批准后的发票进行复核,包括发票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据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是否超出预算范围或标准,对非正式发票不予报销;实物名称抽象的不予报销;无经办人、无验收人、无审批人不予报销;有疑点的发票不予报销。

4.加强监督,维护财经纪律。对弄虚作假现象,一经发现,必须从严处理。对报销假发票的个人,属于首次发现且数额较小的可进行批评教育,数额较大或者多次作弊者,应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以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同时,加强财务、审计部门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查错防弊、堵塞漏洞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书库编委会.《会计错弊实务全书》.红旗出版社

[2].李殿富主编.《会计制度设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核算初探 下一篇:新媒体“碎片化”特征对品牌传播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