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视野下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的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28 01:23:00

基于科研视野下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的发展研究

摘 要:高校信息资料和高校科研工作息息相关,如今高校科研工作正在逐渐发展,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也应借助高校科研技术促进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科研工作与图书信息资料工作的关系,从开发学术发现系统、建设学术科员等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在科研视野下的发展方向,以便为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视野;图书信息资料工作;发展方向

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如今,我国高校科研技术正在不断发展,2013年,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共36项,获奖比例高达66.7%。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科研实力逐步提升,高校科研对我国科学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而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对高校的意义同样重大,其储存高校内大量的文献与资料,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都与之相关。因此,科研视野下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如何发展便成为目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工作与图书信息资料工作的关系

(一)科研是高校信息资料重要工作之一

高校科研是高校信息资料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对高校信息资料工作具有促进作用。高校科研的发展,能够使高校信息资料管理更为轻松、严谨,从而令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使用变得更为简单。高校科研在高校信息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作用分为以下三点:第一,高校科研工作能够使高校实体资料的数据、网络上存储的虚拟资源得到更为科学、合理地排序以及管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可以录入更多有关文献资料的信息,便于学生与教师进行查阅。第二、高校科研工作能够使文献的浏览、传送变得更为便利,使学生与教师在使用图书信息资料时更为便捷,加快了科研工作的进度。第三,高校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能够建立文献保护体系,避免图书信息资料受到损害。同时,还能扩大资源的共享范围,从而促进高校事业的发展。

(二)科研与信息资料工作关系的具体表现

仔细研究科研工作流程,不难发现,科研工作与信息资料工作之间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教师选取研究方向时,应将自身拥有的知识以及经验作为基础,但教师在具体研究时不能依赖传统经验,还需研究参考资料。因此教师在进行科研工作时,需借助大量图书信息资料,从而借鉴其他学者与专家的观点与理论。其二,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搜集丰富的资料作为观点论据,同时,教师还需根据查阅的资料,确定中外研究现状,避免与之重复。科研工作人员还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课题是否具有使用前景,如应用前景可观,则可将其选确定为研究课题。

二、高校图书信息资料科研方面的发展方向

(一)开发学术发现系统

现今,我国各高校基本将图书信息资料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工具使用,旨在为科研工作提供全面而准确的研究资料,以便科研工作人员查阅。部分学生对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其中便包括建立学术发现系统,如清华大学的“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学术发现系统在丰富的元数据之上,采用数据仓储、资源整理与合并、数据分析等与信息资料工作有关的技术,将元数据组合整理成为结构复杂的异构数据群库,从而使科研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该数据库群快速、准确地完成科研相关资料的搜素。学术发现系统能在教师输入课题后,利用多方面比对、引文分析、其他知识关联等手段对教师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做出大致判断,以便科研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的科研课题有基础地认识。学术发现系统能够令科研工作人员在庞大繁杂的数据中,精确、快速地搜索到所需材料,然后进行研究,从而加快科研工作人员的工作进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15年6月公告,告知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学校建立的资源获取系统,并已通过配置与调试,正式开始试用,并在通过试用后投入使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发现系统中的资料,更新截止于2015年5月,其中包含纸质书刊、电子书刊、各类期刊以及多媒体资料等,以便科研工作人员查阅。不仅如此,教师还可在搜索栏内输入“AND”“NOT”以完成逻辑搜索。这就意味着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在进行科研工作时,能够通过搜索准确、快速地获取大量的资源,从而加快自身的研究进度,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二)建设学术科员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设立学科馆员这一职位。高校信息资料给工作对学科馆员的要求较高,要求其必须掌握一门学科知识,同时还学习过文献信息情报专业,从而能够帮助该领域的科研工作人员搜索更加具有深度、契合科研工作人员研究课题且富有个性化的文献材料。学科馆员应对所负责学科的资料分布具有清晰地了解,同时能够熟练运用数据库平台的相关功能以及熟悉如何使用各类数字资源。学科馆员还需定期主动收集学术资源,并编写资源的目录以及基本内容。除此以外,学科馆员还需组织科研人员开会,为其讲授高校图书信息资源的具体使用方法。定期访问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网络意见簿,浏览学生、教师及科研工作人员对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针对接收的意见改善信息工作,从而使信息资源使用时更为便利,服务也更为人性化。由此可见,学科馆员将成为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发展的主要趋势。

南开大学图书馆早在2002年便创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从而为大学教师与学生服务。以历史学院的学科馆员为例,如教师研究有关战国时期的历史课题,则科学馆员应迅速通过网络系统查找到相关资料的所在地,并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网址或带领科研工作人员前往书籍所在区域,由科研工作人员自由翻阅。不仅如此,学科馆员还需详尽地向科研工作人员介绍各个资料的基本信息,从而为教师的挑选提供依据,并根据教师的研究课题推荐部分资料,如《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扩大教师的挑选范围。

(三)服务与科学结合

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图书信息资料工作人员建立了网络在线辅导,要求各科研工作人员在网络上接受高校图书信息的使用方式培训,以便科研人员能够高校利用图书信息资料中的各个数据,从而帮助自身进行科学研究。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之后要在科研工作中更为深入,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人员要主动联系科研人员,并与科研人员结合成为科研团队,参加课题研究,从而为科研工作提供帮助。图书信息资料工作人员在参与科研项目时,可以协同科研工作人员一同制定科研项目以及研究课题,积极帮助课题研究搜索相关资料,与科研工作规划之后的试验方法与具体流程。图书信息资料工作未来的发展将全面渗入科研工作当中,而不再是作为辅助工具,因此学校要尽量发挥其在科研项目中的作用。

高校在进行环境科学问题中大气污染治理方法的研究时,便可要求图书信息资料工作人员与科研工作人员相结合,成立科研小组,针对大气污染治理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图书信息资料工作人员负责搜集并下载相关资料,如期刊、硕士论文,会议研究等文献,之后分享给科研人员,与科研人员一同研究其实用前景,并确定是否使用该课题。之后,图书信息资料工作人员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如我国每年大气污染量的统计表,以及现今已有的治理措施,从而帮助科研工作人员开拓眼界,活跃思维,同时也可避免科研工作人员方法与现有方法重复。图书信息资料工作如能将服务与科学相结合,则能保证高校科研工作进程加快,从而提高高校整体科研水平。

结束语

无论是科研还是图书信息资料工作都是高校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高校如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两项工作互促互进,两者的工作效率才会提升,而高校也会相应得到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立莉.科研视角下高校图书信息资料工作的发展[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06:142-144.

[2] 杨志云,李震.高校图书资料工作与信息素质教育浅论[J].石油教育,2000,03:60-61.

[3] 鞠岩.论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现状及发展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3:159-160.

[4] 汪晓莉.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02:99-103.

上一篇:《尔雅?释言》“苞,稹也”简探 下一篇:日语学生用语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