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30 07:13:30

谈高校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及应对策略

【摘 要】外语学习在如今的高校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以英语专业最为突出。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却出现了过分重视英语文化的引入,忽视甚至无视母语文化的渗透,这种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因为大学教育不仅表现在教育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上,还表现在培养其弘扬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能力上。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找到一个学习目的语和弘扬母语文化的平衡点,达到英语教学和母语文化弘扬两不误的目的。

【关键词】母语文化;英语教学;文化弘扬;大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07-02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面对与时俱进的社会文化以及资源经济全球化的配置之中,由于英语所具备的独特性质,使其更加具有优势。而与其相比较的汉语,虽然我们拥有众多的使用者,但由于使用的范围不够广阔,因而导致了汉语使用者在进行国际的交流沟通之中,不得不选择使用英语。那么,由于人们的选择,从而导致学习英语的人数就相应的上升,这样很多人由于功利心,趋利性的原因就更加完全性的向英语方向的学习靠拢。不同的重视程度,在一方面就加剧了我们面对英语与中文时选择上的偏差,而这个偏差就相应地产生了在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现象。在众多的实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母语文化在教学中缺失的现象尤为严重。

二、分析原因

(一)教师和学生对母语文化学习的意识不够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给学生灌输更多的外国文化,老师经常会谈起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交礼仪,并告知学生要正确理解他国的礼节以免造成误解和冲突,但是学生很少听到老师说起母语文化用英语的正确表达,也不常听到有教师特意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此外,这跟一些教师的个人水平也有关系,因为许多老师可能也并不了解中华文化,所以其在讲课时也自然会尽量避开这一方面的输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除了老师,学生对母语文化也未足够重视。由于受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英语是全世界最普遍用语这一现象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陷入一种盲目的状态,怀着“英语好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学英语。但是对自己从小用到大的母语却了解甚少。通过调查发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会主动去了解学习母语文化,有一大部分人也只是偶尔去了解,可见学生并没有强烈的愿望去提高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也没有意识到将母语文化上升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二)学习者可获得的母语文化资源偏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所体现,尤其是近些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儒家文化在国外发展迅速,孔子学院在国外遍地开花。然而,我们很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现象便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作为中华文化真正的拥有者和传播者的中国人,很多却早已忘记甚至摒弃中华文化,更不用说弘扬和发展了。最让人头疼的便是,我国的很多学者,虽然知识渊博,但如果让他们用英语去传播中华文化时,很多人却只能哑口无言,因为他们就算知道中文含义却未必能用英语流畅的解释,因为像这类传统文学经典的外文版在我们接触的范围内并不常见。再者,母语文化资料多以文言文见多,现今的学生文化水平和知识积累达不到这个水平,加之文言文枯燥繁琐,不少学生对祖宗留下的东西天生的带一种排斥感,导致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在学生中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三)应试教育使得英语教学的功利性明显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的局限性,很多学校都注重应试技巧的培养,因此,学生们从小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听、说、读、写的技能掌握和练习上,但这些措施却仅仅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已,学生在交流方面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再者,在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们还是无法摆脱四、六级考试的影响,考试的通过与否仍是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这样一来,很多人还是会把语言的听、说、读、写技能看作是学习英语的全部,以至于学生们还是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些方面。而我们的母语文化内容在考试中则长期无用武之地,长此以往,学生们会觉得母语的学习并没有那么重要,渐渐就忽视甚至无视了母语文化的学习。由此,学生自然更不会在意英语课堂上老师对母语文化的渗透,况且,很多老师也没有意识到这方面,所以在课堂上自然而然的也就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渗透。因此,功利性太过现实是学习者忽略母语文化学习的一个毋庸置疑的原因。

三、外语教学中对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及应对策略

(一)增加大学英语教材及课程中母语文化的内容

在教材建设上,要大力增加宣传中国文化的材料,加强英语课堂上母语文化占有量的提升,鼓励学生多多运用反映中华文化的词汇,使学生能够自然流畅地用英语来弘扬中国文化。教材的编写不仅要结合所学目的语的文化,也要注重运用外语来介绍和描绘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比如在教材中添加些中国文化思想,历史人物图片等,把出现频率较高的相关词汇和短语纳入大纲词汇表等等。总之,教材的编撰对母语文化的传播很重要,我们应该注重。

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适当增加涉及中华文化的英语课程,使英语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华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课堂讲解上,也要注意尽可能多的渗透我们的母语文化,尽管有些教材上可能没有涉及太多的母语文化知识,但教师可以在授课中适当的渗透,并引导学生注重用外语传播母语文化的意识。这样就可以从宏观上加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掌握程度,进而加强了母语文化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上一篇:浅析光在视觉艺术中的影响及作用 下一篇: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研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