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9-28 12:43:43

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手机短信已成为继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并在高校学生中普及开来。本文以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状况调查为切入口,进一步探讨了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危害,同时提出了解决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短信 危害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手机短信息(SMS)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与手机短信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份来自《新周刊》的调查结果显示,20到25岁年龄是短信使用比例最高的群体,达到89%,而大学生正好契合这个群体的年龄特征[1]。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一族使用频率最高的联系交流方式。作为新型的交流方式,手机短信使用在校园内广为蔓延,同学之间通过短信联络感情,加深相互的了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让人担忧的问题。鉴于此,进行手机短信使用状况的调查,对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短信使用状况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浙江沿海某高校121名学生。平均年龄22.1岁,其中男生74人,女生47人;文科62人,理科59人;农村39人,城镇38人,城市38人;(6人没填此项)大一25人,大二21人,大三74人。(11人没填此项)

1.2 方法:采取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问卷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的基本情况,包括短信使用动机、时间、年限、时间段选择以及发送短信数目、短信使用后的行为反应。访谈采取个案法和座谈法。

1.3 施测过程和统计方法:调查者向被试者集体发放问卷,不计姓名、不限时间,采取当场回收的方式。然后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短信使用动机

不同的人使用手机短信的目的不同。为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动机,我们采用了赖昀等人的研究标准[2]。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使用短信主要为了省钱、方便和短信能自由发挥、自主控制;也有部分大学生出于手机短信能消遣、打发时间、能含蓄表达感情、隐蔽安全等原因而使用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把手机短信当作闲聊的沟通工具,这一研究结果与黄才炎、严标宾的基本一致[3]。

2.2 短信发送量

从短信每月发送数目来看,经调查,小于300条的占31.7%;300―800条的占40.8%;800―1200条的占10.0%;大于1200条的占17.5%。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发送短信在800条以下,在正常的使用范畴之内,但少数学生因迷恋短信而长时间发送短信。

2.3 短信使用时间量

从使用短信时间来看,调查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周使用短信时间11.661小时。其中5小时以下的有27.4%,5到10小时的有29.1%,而10小时以上的有43.6%。从中可知,接近一半的学生长时间使用短信进行交往。在谈到正常发送短信的时间上,有一半同学认为每周使用手机短信应该控制在8个小时以内。

2.4短信使用时间段

表4可知,选择白天休息时间发送短信的人有29.4%。晚上时间安排上,53.8%的学生选择在这一时间段发送信息,而这一时间往往是大学生学习的最好时间。选择在课堂时间发送的人有16.8%,虽然人不多,但足以见其趋势,课堂是学习的关键,许多学生由于不喜欢教师课堂风格或其他原因选择在课堂发送短信,这样正常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从笔者观察来看,在课堂发送短信的实际人数可能会超出这一统计数据。

2.5短信使用行为反应

为了调查大学生使用短信的行为反应,我们设计了题为“当您手机失灵或忘带您的反应”的项目,统计表明,选择“无所谓”的占41.7%,“好像缺了什么”的占52.8%,“很焦虑”的占5.5%。从中可知,部分学生对手机短信存在一定的依赖感,他们时不时地会察看手机。

二、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的危害

手机短信在给大学生带来生活上的便利、情感上的满足以外,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说来,短信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表现为:

一方面,手机短信对身体健康产生了负性影响。部分同学经常收发短信,拇指长时间运动于键盘之间,出现酸疼,拇指肌腱劳损。这主要与手机按键的设置有关。由于手机体积小,分配给按键的面积就小得多,单个按键的体积也小,因此在发收短信时,拇指就不得不在小范围内不断地做往返运动,这也加剧拇指肌腱等特定部位的劳损程度[4]。同时也可能造成手关节疼痛而肿胀,进而感觉整个身体都不舒服,医学上称”狭窄性腱鞘炎”。在调查中约17%的短信使用者感觉自己在发送短信时曾有过此类现象。一些大学生在熄灯后发送短信,有甚者竟发到凌晨,睡眠严重不足,使生活秩序被打乱。而且手机屏幕较小,在熄灯后和走路时发送短信,眼视力严重降低,诱发青光眼等眼疾。通过对7名月发送短信在1200条以上的大学生进行眼视力测试,结果发现平均视力在4.0左右。对于女性来说,还容易发生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异常。另外,据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精神学家研究认为,“信息狂”在大脑承载了超负荷的信息量,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最终导致人的智商下降[5]。

另一方面,手机短信对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调查显示,一些短信依赖者往往内心压抑、孤独,从而导致感情内隐冷漠,角色上自我混乱,道德上自我失范,交往上自我封闭,评价上自我贬低,行为上不合理的使用短信,造成心理上受害。

1. 短信依赖影响学习。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整日沉溺于收发短信,严重影响学习,部分学生对手机短信产生了依赖。往往表现为平日里无精打采,即使设置震动也会时常拿出手机看看是否有短信,一看到短信整个人处于亢奋状态,回复后就在等待短信。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平均每周用于收发短信的时间为11.661小时,最多为63.0小时;从发送时间上看,16.8%的大学生收发短信在课堂,其中文科类学生课堂上发送短信为73%;发送数量上平均每月发送短信695.75条,最多的有2500条。部分同学将正常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花在短信闲聊上,哪有精力和时间来读书?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和方法的变化很大,学生如果不能把握自己,短信依赖,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人生的轨迹恐怕就不一样了。

2. 短信使人缺少交往。短信使用者通过短信与他人交流感情,而忽视了与身边人的交往。这种利用短信交流代替直接正面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由于短信交往不能发现对方的表情变化,使人的行为盲目,从而造成道德情感冷漠、非理激增,人格异化加剧等问题。同时研究也显示,神经质与担心时间(即等待短信回复的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即神经质越高的人忍受等待时间的限度越低,对短信回复的需求越是紧迫,使之人格异化[6]。

三、建议与对策

1. 积极引导,提高大学生短信使用的正确性

毋庸置疑,现代科学技术都是利弊参半,像一把双刃剑,有正反面,问题在于如何的正确使用和看待它。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短信的作用,积极利用短信为自身服务,要充分认识到迷恋手机短信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其次,要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短信,提高对短信息的选择和判断能力,避免不良短信对大学生产生负性影响。再次,要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理智地使用短信的好习惯。每天发送短信的时间不宜过长,做到该关机时应关机。同时也要合理分配发送短信的时间,不应在课堂上、熄灯后发送,应该以学业为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从调查来看,许多学生长时间使用短信大多是因为无事可做而发送短信。因此,学校一方面要丰富校园生活,使学生脱离无聊的困境,在校园中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其个性得到释放,增进同学之间真实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人际交往的锻炼,这样学生在发送短信上的时间将会大大减少,短信依赖也将大大减轻。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不在消遣,而是以文化为载体,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利用学生在手机短信使用中体现出的创造力,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3. 健全心理辅助机制,加强教学管理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大力开展健康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交际范围小、人际能力低、厌倦学习的学生更应该提高他们对外界事务的兴趣。其次,加大短信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对短信依赖者设计专门的心理咨询方法,为短信使用者在开始难以摆脱短信时或对短信开始有迷恋时提供援助;社会要加强手机短信使用的法制建设,电信公司要对不健康短信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形成学校、社会、本人三方共同关注短信心理健康体系。再次,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与教改建设,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改善滞后的教学手段,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标准,增强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两课”的学习兴趣,把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学习成才上来,使大学生短信使用与身心健康密切联系起来,避免对短信形成依赖。

参考文献:

[1] [2] 赖昀,王颖曜,王莎莎.上海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J].新闻记者,2004,(2).

[3]黄才炎,严标宾.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3期.

[4]收发“短信”综合症[EB/OL]搜狐健康网,http://health.省略/01/17/harticle17 381701.shtml.省略/shownews.as p?newsid=2916

[6]陈少华等.手机短信交往与人格特质[J].心理学探新,2005,(3).

致谢:感谢浙江海洋学院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包陶迅副教授、恩师王廷书教授、师兄李建华博士对本研究的支持和帮助。

*浙江海洋学院学术科技项目共青团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课题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提升人文素养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