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时间:2022-09-28 11:37:47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摘要:信息技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充满了我们的生活,高中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必要学习信息技术,培养

信息素养。本文就当今社会搞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进行简要剖析,并提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培养;现状;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学生的高中时期让其接触并掌握信息技术,对其今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那么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哪些能力呢?主要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去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综合能力,这是信息技能;还要具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利用其终身学习和工作的的手段;更要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把握好道德的准绳,在网络世界里健康、负责的遨游。以上这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素养,也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很短,但是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受到现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发展,其中不乏出现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内容上,高中的学生适合学习哪些信息技术;在教学目的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为了了解信息技术还是应该掌握信息技术的某一个特定领域;在教学方法上,因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差异性,让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加灵活和多样。这些情况还仅仅是对高中信息技术该怎样上的讨论,更让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特别之处更值得我们信息技术教育人思考。

(一)信息技术教育“无用论”

信息技术作为后兴起的一门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并不被人看好,在大多数学校的师资配备和课程分配上,信息技术也显得黯然失色。在高中学生面对高考这座大山的同时,信息技术并未列入考试的范围内,这使信息技术更加不被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认为信息技术根本没有用处。

(二)信息技术可以自学成材

信息技术在这个时代的泛滥,让更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系统的改良换代,从当初的DOS系统到现在的windows7,系统界面的友好化做的越来越好,也越来越人性化和被大众接受,许多人通过自己摸索便可以掌握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技能。

(三)信息教室设备陈旧

计算机是个高速发展的学科,一台计算机用了几年之后便被科技所淘汰,而学校又不能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购置价格高昂的信息技术设备,使信息技术教育失去了前瞻性甚至不能保证学生正常的上机使用。

(四)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学校对于信息技术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计算机的应用上,把学生变成操作计算机的工具,而不是灵活的运用使其具有发散的思维,忽略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二、高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一)教学内容

传统的学科,在经过人们长期的运用,已经总结出一套科学、稳定、成熟的知识体系。已经能够很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这是人们长期智慧的结晶。并且传统学科,尤其在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基本可以固定模式,即使改革也无需较大的改动。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社会上需要的知识,其大多数的内容是来源于社会的,并且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不断改变其内容,这就注定了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快速和多变性。

(二)对教学环境的依赖

传统的学科只需要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就可以进行教学,无论学校的资金充裕与否,对其教学环境基本没有影响。而信息技术是依靠计算机的一门教学,它更重视实际的动手能力,必须在计算机上完成,这就注定了某些没有基金购置信息技术设备的学校无法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加强实践,培养学生信息技能

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掌握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加工的能力。在很多教学实例中,都需要让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愿意自己动手去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像是《制作新年贺卡》这些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制作,利用计算机搜集新年贺卡需要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其进行整合和拼凑,把符合主题的作品呈现在其他同学和老师的面前,这不仅让学生受到极大的鼓励,也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

(二)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教学上,任务驱动法是一个可以很好发动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在教师上课之初就提出的问题上进行研究,当教师设定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符合本堂课教学内容的问题时,给学生一些线索,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多次的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潜移默化的将自主学习贯穿到学生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得到技能上的提高,更对其今后的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三)充分进行学科整合,提高学生信息道德

信息技术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教学课程中的基础,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正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在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这样 也能让学生们不是呆板的学习计算机,而是懂得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把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快速有效的处理好。例如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并对颜色有更有效的认知;可以用某些打字软件,进行单词趣味录入;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播放与学习相关的音频视频。这些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其他学科的成绩。

(四)运用分组学习法,提高学生团队意识

在这个社会的体制下,分工合作和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或团体的重要能力。这对团体的整体实力有这重要的影响。因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也是相当必要的。通过运用分组学习法,在任务驱动法的基础上,将学生分组,使其找到在团队中合适的位置,一起完成任务。同样还是《制作新年贺卡》这一课程,就可以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再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自由分配和组织在团队里的位置,由谁负责搜集图片、谁负责搜集文字、谁负责整合,让在团队里的没一个学生发挥角色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进行交流,更可以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黎加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论语文的开放性教学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