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艺术节:特色化与国际化双向互动

时间:2022-09-28 09:22:13

城市艺术节:特色化与国际化双向互动

摘要:艺术节是城市定期举办的综合性节庆活动,体现一个城市的国际形象、文明程度、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能力,其短期效果虽不及奥运、世博等大型活动,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它的为城市专有、公众认同、资源整合、国际传播、文化特色、长时段周期性持续效应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全球化城市竞争与合作中,特别是资源市场和品牌创新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艺术节的深层意义,在于为主办城市的全球化资源整合创造机遇。在当代产能过剩条件下,资源整合的实质是需求交换。问题在于我们文化市场最大需求最强。然而文化产出和营销起步最晚,做得最不足。这就对特色化自主研发和国际化品牌传播提出了迫切要求。特色化与国际化双向互动由此成为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艺术节沟通的主要依据与追求。当前艺术节有必要立足于城市特色化建设实践,从内容到形式追求个性化发展,克服同质化倾向,在特色化与国际化双向互动过程中,切实形成资源个性的不可替代性,进而与城市一起走向世界。这一途径,或可概括为ISC模式,即可持续整合沟通。

关键词:当代中国;城市艺术节;特色化开发;国际化传播;公众沟通;ISC模式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艺术节是城市定期举办的综合性节庆活动,其内容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类节目,以及开闭幕庆典、节目交易、专题论坛等,体现一个城市的国际形象、文明程度、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能力。在节庆研究领域,相关机构(IFEA)与专家倾向于将之归结为城市事件,其短期效果虽不及奥运、世博一类国际性大型活动,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它为城市专有、公众认同、资源整合、国际传播、文化特色、长时段周期性持续效应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全球化城市竞争与合作的形势下,特别是在资源市场和品牌创新的竞合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节不仅是城市满足自身文化生活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而且是城市特色品牌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其深层意义,在于为主办城市的全球化资源整合创造条件和机遇。在当代产能过剩条件下,资源整合的实质是需求交换。这就对特色化开发和国际化传播提出了要求。两者间相生相长的关系,使特色化和国际化双向互动成为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艺术节沟通的主要依据与追求。当前艺术节发展所面临的难题,集中表现为同质化倾向,缺乏满足特色化需求的能力,制约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换价值和“走出去”的进程。艺术节有必要立足于城市特色化的成长实践,从内容到形式追求个性化发展,实现特色化与国际化的双向互动,形成资源个性的不可替代性,进而与城市一起走向世界。这一途径,或可概括为ISC模式,即可持续整合沟通。这就要求把艺术节当作一个有生命有感受有个性的有机系统来看待,结合国际案例,认真研究其历史、特征、要素、结构和规律,走可持续整合沟通之路。

一、艺术节的历史与传统

(一)古代艺术节起源于城市

艺术节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众所周知,古希腊戏剧节曾经如同奥运会一样盛况空前,影响广泛。不同的是,奥运会四年一次,戏剧节则每年一度。公元前6世纪,雅典工商业繁荣,对外贸易日趋扩大,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明显进步。原本流行于乡村的庆祝丰收、祭祀酒神和农神的节日歌舞和仪式表演,出于宗教认同、文化娱乐和公民教育的需求,被有意识地引入了雅典城邦,逐渐演变为全国性的节日庆典。这类庆典表演之最盛大者,是每年三四月间,在新酿的葡萄酒上市时所举行的“酒神大节”。酒神节上最重要的内容,是以戏剧竞赛的形式出现的戏剧节。一时间佳作纷呈,新人辈出,剧场林立,举世追捧,官方资助,成为万人空巷的文化盛事。

古希腊戏剧节的兴起离不开民主制城邦的需要和人们对戏剧艺术的喜爱与追求。古希腊人以宙斯的子孙自居,相信神人同形同性,渴望在肉体与心灵两方面向英雄靠拢,借助奥运会和戏剧节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争取诸神青睐,跨入英雄的行列。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戏剧已经演变成为雅典文化和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正是这一时期,戏剧的影响扩散到了雅典以外的诸多希腊城邦。戏剧节期间,来自希腊各地的人们,甚至包括外国人,都会不远万里,纷纷赶到雅典参与戏剧节。雅典政府的文化政策,通过公共政策和制度,I生安排,为戏剧节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政府不仅鼓励戏剧节活动,支持戏剧节大赛,建造露天剧场,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甚至为了维护戏剧节的秩序制订专门法律,规定看戏是每一个雅典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凡强占座席挤走他人者,一定要被处以重刑。

雅典戏剧节的活动,激励和推动了希腊各城邦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年,希腊的主要城邦几乎每一家都在建造自己的剧场,你追我赶,各显神通。其中,至今保存相当完好的是埃匹朵拉斯露天剧场。正是长期持续而盛大空前的希腊戏剧节活动,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一批伟大戏剧家,包括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三大喜剧家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他们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底浦斯王》、《美狄亚》、《阿卡奈人》、《鸟》等,早已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不朽经典。长期以来,雅典戏剧节一直被公认为戏剧艺术的温床和西方文化的神圣殿堂。

古希腊戏剧节的繁荣附丽于长期希波战争所促成的爱国热情高涨,以及城邦民主制的崛起。古希腊戏剧与民主制城邦同呼吸共命运,随着希腊各城邦反侵略、争民主斗争的发展而兴盛,随着希腊城邦之间的分裂内战而式微衰败。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的实力显著削弱,戏剧节确立的英雄主义被蚕食消解。尤其是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的一系列扩张战争之后,希腊政治上愈趋专制,直接影响到戏剧的发展。戏剧节从此由繁荣昌盛走向停滞没落。

总结古希腊戏剧节的渊源、历程、主要成就及其传统特色,我们发现:艺术节的生命有赖于公民与城邦的可持续沟通。古希腊戏剧节的成功,在于城邦当局自觉主动地把艺术节当作公共服务加以长期支持,而艺术节则在百多年的繁荣过程中,通过长期大量、周而复始的现场集聚、戏剧演出、情感交融和人格陶冶,牢固确立了英雄主义的戏剧母题,充分激励起城邦公民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直接服务于反侵略战争和民主制斗争,从而在既缺乏交通工具,叉缺乏传播媒体的古代世界里,难能可贵地把高度分散、彼此存在利益冲突的164个希腊城邦团结起来,凝聚为大希腊民族整体,不断地挫败波斯帝国的征服企图,有效维护了民族独立领土完整,创造了古代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伟大奇迹,甚至在古希腊被罗马人征服之后,仍然以其高度发展的文化成就,征服了征服者,充实了古罗马文明。

(二)近代艺术节的城市传统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节最早出现在近代欧洲的城市,其创办动机如同缪斯女神那样婀娜多姿。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九大使命:艺术庆典,娱乐需求,商业目的,专业平台,创新实验场所,观众培养,社区亮点,政治或社会传播,刺激经济。这中间,“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的内在动机犬牙交错,然而主线始终是艺术与人生两者间的制约依存关系。艺术节由此成为城市这一人类生活基本方式的个性特色与锦绣篇章。

艺术节经历了兴起、发展与繁荣三个阶段。这一分期立足于1991年NSL Research Institute委托吉本光宏等一批学者,针对全球知名的37个艺术节所进行的为期四年的实地调查。@其中,近代欧洲被看作今天意义上艺术节的发祥地。据考察,近代以来,“世界上最久远而且至今仍在举办的艺术节是法国奥兰治国际歌剧节,创立于1869年”,时值工业革命高潮。此后绵延不绝,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直到“二战”。艺术节的蓬勃发展期是“二战”后至1960年代,活动范围由欧洲扩展到美国。目前世界知名的艺术节大多形成于这一阶段,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IF,1947)。自1970年代以来,艺术节迎来了繁荣鼎盛期,其特点是在欧美中心之外向亚太扩展。一方面,艺术节成为欧美亚太许多国家“文化生活的一个突出特点”,如英国每年“要举办超过500个艺术节和数百个为期一天的地方与社区的节日和狂欢节”;另一方面,亚太地区除了大阪国际艺术节(1958)创办稍早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大多是在这一阶段创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节,如东京艺术节、伊斯坦布尔艺术节、台北艺术节、汉城艺术节等等。

在我国,艺术节的兴起或可追溯到抗战全面爆发之际,起因是救亡图存。1938年10月10日至31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了为期22天的“第一届戏剧节”,演出了近40个剧目,观众达数十万人。它不但对重庆广大市民进行了一次抗战救亡教育,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日斗争。各剧团在这20多天里的收入除去开支,所余8100百多元全部捐献给前线将士,表现了抗战初期戏剧工作者,为争取民族生存而斗争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目前中国资格较老且颇具规模的城市艺术节,至今仍在运营的是香港艺术节(1973)和哈尔滨冰雪艺术节(1985)。广东艺术节(1984)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早一个以艺术节命名的演出盛事。其他艺术节,特别是至今活跃度较高者,多半诞生于90年代,如南宁民歌艺术节(1993)、吴桥杂技艺术节(1993)。我国艺术节起步虽晚,然因城市化快速推进,活跃度颇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冠以国际名号的艺术节即达200个之多。究其创办动机,与前述大同小异。

近代艺术节的传统,是服务于城市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城市表达和城市间交往。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城市表达和品牌推广有内在联系。艺术节通过公共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竞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等文化活动,“塑造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以建立城市独特的文化氛围”,在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使城市形成了“不可复制的文化个性,以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独特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城市品牌的实质是公众印象,由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表现的多方面认知与评价构成,往往体现为公众舆论,带有很强的情感直觉性。艺术节通过其感性直接性和艺术审美魅力,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实现城市特色的节庆表达和国际化沟通,为公众提供难以忘怀的体验,进而借助口碑和媒体,形成面向世界的二次传播。这也是活动传播的特点之一,即“由定制的内容、独特的创意和表现形式而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体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会向更多的人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且通过微博、博客、短信、论坛等社会化媒体平台,将活动传播的效果进一步扩大、延伸,带来信任度高、说服力强的人际传播效果。”

艺术节的文化感召力,主要通过表演艺术国际化的节目集聚、观众集聚、资源市场信息集聚和媒体集聚来实现。其最大特色在于跨文化的公众参与、体验与沟通。在受众行为层面,艺术节的营销策略主要针对以下四类艺术节参与者,即自发的(spontaneous)、有限的(limited)、延伸的(extended)和常规的(routine)行为决策者。他们包括艺术家、经纪人、观众与游客、各国政要和同行等等。艺术节为城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刺激市民的艺术兴趣、扩大艺术欣赏的人口比例,从而提升市民的艺术素养,并最终使城市受益于市民文化归属感的增强、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城市形象的改造与提升”。与此同时,艺术节成为激励艺术创新、成就艺术繁荣、促进艺术教育、推动艺术普及的发动机。

艺术节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整合意义和经济刺激价值。据研究,“南非国家艺术节具有促进南非国家从种族制度走向民主制度的重要意义”。1994年以来,在南非之父纳尔逊·曼德拉的领导下,艺术节会同南非主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在实现国家战略、塑造“新南非”形象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地向全世界推广了“新南非”这一国家品牌。

艺术节的经济价值实现于“在组织、运转过程中必然发生的那些经济活动;艺术节必然带来人流,而人流的往来与逗留又必然产生一定的经济活动”。艺术节为主办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对诸多产业的拉动效应造就了巨额经济产出,如旅游业、宾馆业、餐饮业等。此外,艺术节通过创造艺术需求、加强场馆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本土创新以及活跃当地参与的方式发展艺术产业,促进了旅游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直接收益,即对艺术节的直接投资,如艺术设施、艺术活动、人力资本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间接收益,一般包括艺术节相关的旅游收入;诱发性(induced)收益,主要是指由于艺术节的举办给城市带来的无形收益,包括城市经济结构、产业升级方面的影响等。”

三、艺术节沟通的ISC模式

(一)ISC理论的运用

ISC(Integrated Sustainability Communication)即可持续整合沟通,在美国学者舒尔茨IMC理论的基础上,由跨国传播机构日本电通提出,并经过了长期的城市开发和大型活动实践的检验,可以用作我们的参考。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对内整合全社会资源,对外传播城市品牌,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产业经济、安全信任、教化濡染等社会生活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在艺术节与城市的双向互动中推进特色化建设和国际化进程。该模式秉承了舒尔茨整合营销沟通(IMC)的传统,更加推崇特色化城市表达,强调营销即沟通理念,注重内外沟通过程中全社会所有接触点的个性互动,通过主题化活动,“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并积极行动”。ISC发展了IMC理论,要求立足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来看待城市传播问题,强调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参与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实,早在1989年即有学者提出将节庆活动纳入市场范畴,用作城市营销的工具,理由是民间节日可以“将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的人们聚集起来,有助于赞助商用人们喜欢的方式为城市表达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媒体关系的解构、重组与整合,全媒体(Omnimedia)概念要求通过全方位媒体组合提供浸入式沟通体验,使得特色化城市表达有了更丰富的手段。全媒体的理想场域,被设定为一个诸如艺术节之类的特定时空。艺术节出于市场需求,关注文化交往和社会交流。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艺术节的公众沟通模式被广泛采纳。在这类沟通模式下,“艺术不再是一种文化霸权,而是一种自然的模式”。这种自发的感性的模式催生了多元的市场文化,进而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空间,专门从事国际性艺术交流。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与艺术绝缘,那么这个城市将变成文化沙漠。艺术应当成为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艺术节实现了“文化身份的跨越”,有助于城市建设全面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艺术节发展的ISC模式中,城市品牌居于核心地位。它直接有助于促进内部公众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沟通,在资源交换的意义上,形成创新激励、经济繁荣、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等效应。城市资源指的是城市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集合,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等。其中,艺术资源是其重要组成,比如表演艺术、品牌节目、著名演员、演出团体、场馆设施、艺术人口等等。资源的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得以实现。ISC沟通以特色化推进国际化,强调艺术节特有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恰是艺术节人文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体现。人文价值强调平等、宽容、公正、友爱的精神,文化价值提供了一个不局限于专业圈子的普通大众的交流平台。

(二)艺术节沟通的特点

艺术节是由举办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主办机构(可以是政府、非营利组织等)通过艺术节这一媒介,向城市内外的广大公众(艺术家、观众、经纪人、游客等)传播以城市品牌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城市理念、城市精神,以期获得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效果。艺术节传播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于建设和维护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五个要素:谁要说(Who)、说什么(Say what)、对谁说(To whom)、通过什么样的渠道(In which Channel)、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s)。此即传播学奉为经典的拉斯韦尔“5W”模型。如果把这五个要素植入公关传播背景,它们将转化为:组织机构,即传播的主体,体现是谁想要传播;传播内容,即说什么;传播介质,即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说;目标受众,即对谁说,明确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这就构成了公关传播的五个要素。

艺术节沟通作为会展传播活动,突出体现如下特点:1,集聚式精准传播。艺术节通过广泛邀请和公开售票等方式,把演出节目、演员观众、演艺活动决策者和经纪人、专业资源信息、相关媒体等等要素集聚在一起,在剧院、广场和校园等演出现场,将艺术的创新创意集中展示给目标受众,从而在传播主体诉求、受众行为习惯和接受信息方式之间搭建起了直接沟通精准传播的舞台。2,主题化创意策划。艺术节围绕主题的内容演绎和创意设计,为受众创造了直观而深刻的艺术体验。通过管理运营全过程,主办方有计划、创造性地展现演出节目的艺术个性,揭示其内涵意义,引导目标受众的体验感受。3,多元化传媒整合。艺术节主办方千方百计追求的效果,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注意力,体验艺术的精致微妙,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人际沟通的诉求。进入全媒体时代,针对艺术节传播的受众特点,借助传统与新兴媒体的特色整合,艺术节能够实现沟通效果最大化。4,体验性关系建构。艺术节沟通以演艺节目为基础的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效果注定与感官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情感体验和关联体验不可分离,与演艺节目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不可分离。这种艺术沟通的独特方式最容易与受众取得共鸣,使之在主动参与中体验艺术传播的意义,进而与艺术节形成品牌信任以至品牌依赖关系。5,口碑式营销沟通。艺术节受众在主动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演艺、论坛、交易现场的丰富感受,形成了对艺术节、艺术创造、艺术体验、艺术价值的某种认同,成为演艺节目和艺术节的自发传播者,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进而提升了艺术品、艺术家、艺术节的品牌美誉度、忠诚度。世界著名的国际艺术节,几乎都要凭借良好的口碑,推出业界公认的名家佳作,使艺术节品牌在国内外做到家喻户晓,其所属城市也因艺术节而名闻天下。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法国亚维侬艺术节、德国拜罗伊特艺术节等,莫不如此。

细察历史线索,艺术节与所属城市之间双向沟通互动,特色化与国际化两翼并举齐飞,或许既是艺术节特色化转型的当下机遇,又是城市资源不可替代性的激活与开发的方法途径。比如我国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通过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走特色化国际化双向互动之路,开辟了一条艺术节会同其他会展活动,共同促成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从外部看,南宁市为举办民歌艺术节等会展活动,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15.76亿元,完成建设项目524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至少十年。从内部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广大市民带来了国内外优秀的演出团体和演艺节目,发扬光大了民族文化传统,显著提高了城市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南宁在一个并不算长的时间内,从一个不起眼的三线边远城市,一跃而为国际知名的会展之都“中国绿城”,对东盟各国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这与南宁积极推进城市艺术节建设,坚持特色化与国际化双向互动的文化城市建设方针有内在联系。

四、突破与创新:爱丁堡艺术节的实践

爱丁堡是苏格兰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一个“充满苏格兰本土气息”的城市。随着艺术节与城市半个多世纪的涵养互动,这个三流旅游目的地成功地刷新了自己的城市品牌,转型为国际表演艺术的圣地、世界一流的“节庆之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缩写EIF)的定位是国际表演艺术的盛大节日,目标是促进爱丁堡及苏格兰人民的文化、教育和经济福祉,主旨在于通过公共文化品牌服务,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城市形象的自我更新与亲和深入的国际沟通。调查显示,85%的参与者认为,艺术节提升了苏格兰人的民族自信心。89%的爱丁堡居民为自己的城市能举办这样一个艺术节而感到自豪。2010年度的40万观众,竟有高达82%的人属于回头客,体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依恋之情。据2010年年报,爱丁堡艺术节经济效益显著,票房总收入达267万英镑,创历史新高;拉动效益达1907万英镑,带来了5200多个就业岗位。

爱丁堡艺术节公众沟通的奥秘在于抓住了人们艺术追求的心理和热情,突出独有特色,赢得国际认同。创办人Henry Harvey Wood相信艺术能增进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联系,延续人类的精神文明。秉承这一信念,他于1947年创办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爱丁堡艺术节始终注重艺术节的创意策划,衍生出包括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边缘艺术节、军乐节、国际图书节、国际电影节、国际爵士乐节和多元文化节在内的七个艺术节,涉及几乎所有当前世界流行的表演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在这里,怀揣不同诉求的参与者都能找到各自的所爱。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是民众的狂欢,自由、多元、开放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为充满创意的小乐队、小剧团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成为民间艺术团体的盛会。传统艺术与实验艺术共生,既是爱丁堡艺术节的魅力,又是城市胸怀与包容力的体现。EIF发展至今,每届都有大约200位艺术家带来150多部表演作品及活动,有来自全球的大约40万观众共享盛事。

除了艺术表演和现场活动之外,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媒体整合。其传媒战略可归结为“走出去、引进来”,比如邀请BBC、CNN等跨国媒体,制作并播出专题片;通过各国国际广播电台,面向世界转播音乐会;推出总题为《后台》的系列短片,向观众介绍著名演出的幕后故事。此外,艺术节主动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公众沟通。EIF官方网站是全球信息量最丰富的艺术节网站,提供10种语言支持,包括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中文、日语和韩语,以及6种社交媒体支持,包括Twitter、Facebook、Youtube、Flicker、Pinterest、Storify等。媒体部设专人跟踪Twitter并及时回应。国际游客可登录“计划你的行程”,享受住宿、交通、观光等个性化服务。一系列追踪式的公众沟通为艺术节的二次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一传十十传百,业内外口口相传,EIF终成正果,培养出了一大批忠实的艺术节“粉丝”。据2010年数据,40万参与者中只有18%是第一次出席,确保了艺术节的健康发展和长时期可持续。

近年来,世界各地各级各类的艺术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方面繁荣了艺术节庆市场,一方面量的扩张所带来的跟风行为,也造成了艺术节个性不鲜明,演艺节目粗制滥造和现场活动公众参与度低、品牌力不足的现象,令其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困难在于个性化风格与国际间认同的统一,文化服务与经济社会目标的统一。目前迫切需要的,是从城市的历史文化根基中成长出来的独特个性,再加以主题演绎、创意策划和媒体整合,以吸引公众亲身体验,形成口碑营销的自发力量。艺术节要走出同质化困境,必须解决剧目趋同、明星赶场、观众冷漠,以及节庆与观众、与媒体间沟通等问题,尤其是要协助城市克服面目雷同、物质主义、忽视人文价值等倾向。艺术节不只是精英狂欢,更是公众服务和城市发展的机遇。艺术节应当致力于发现、表达、传播和开发城市特色。城市将赋予艺术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两者间不断沟通互动,将为城市发展和艺术节繁荣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上一篇:艺术学理论根于艺术原创性研究 下一篇:探研含参数问题的求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