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财神的商业习俗研究

时间:2022-09-28 08:12:00

版画财神的商业习俗研究

[摘 要] 版画财神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反映了传统社会民众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版画财神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方特色。版画中蕴涵着中国社会的民间信仰。版画作为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体系一脉相传没有中断,呈现出与官方正统文化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真实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层状态,对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版画 财神 习俗

世俗信仰是版画文化的重要现象,就好比中国古代印刷术与版画工艺一样,版画艺术是雕版印刷的一个重要方面,曾以多种形式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目前的云南版画、藏版画、敦煌版画研究别开生面,版画作为地方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也在引起重视。本文仅就普遍的民间财神信仰,探讨版画要素的民间性,以期对版画工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尤其在现在商业经济冲击版画传统精神的当下,本文主要探讨版画精神的民间财神信仰现象。自雕版印书盛行以后,这种有书有图的风气不但被继承了下来,而且大大地向前发展了,这就是中国古书中的插图版画。考察这些文化的民俗化,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唐代以前:皇家天下一身的财神信仰

版画艺术包括书籍的插图,年画及其他节令风俗画。“废像遗经,悉令雕撰”的佛教版画、历本和韵书(以注读音为主要目的字典)的刻印。雕版印刷的“阴阳杂说、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的迷信书和“字书小学”等字典之类,唐咸通九年(公元八六八年)刻的《金刚经》卷子是中国版画史上现存的第一件作品,线纹流利,细致,经文字体笔划也极精美规整,表现出雕刻技术已非常成熟。敦煌还发现有捺印的千体佛像残幅,是墨印的成排的小佛像,再用笔加彩。五代时期的单幅的《毗沙门天王图》和《救苦观世音菩萨图》(图366)制于晋开运四年(公元九四七年),是敦煌的统治者曹元忠为了祈福而大量印制的。这一些作品和敦煌发现其他印本佛像,以及杭州雷峰塔倒坍后发现塞在砖心中的宝箧印陀罗尼经(吴越王钱在公元九七五年造)同为版画史上罕见的早期的作品。

毗沙门天(天名)又云多闻天。在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单独出现的场合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常以梵名音译称之为“毗沙门天”。相传,毗沙门天经常维护如来道场,由此而得时时听闻如来说法,故名多闻天王。据说他与吉祥天女是夫妻(一说兄妹)。在印度,他又是主司施福护财的善神,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众。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画像,在他渡海之际,常常散下金银财宝。在四天王的配置关系中,他被安排率领夜叉、罗刹将等,守护北方郁单越洲。毗沙门天的形象,多为身穿甲胄的武将,面现忿怒畏怖之相。一手托宝塔,一手持稍拄地;或一手持戟,一手托腰。身青黑色,足踩二夜叉鬼。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因受民间神话影响,所塑多闻天王大多为头戴毗卢宝冠,一手持伞,以表福德之意。或坐或站,脚下踩有夜叉鬼。此外,另有一种叫兜跋毗沙门天的像,身着西域式甲胄,一手捧宝塔,一手持三叉戟,以坚牢地神支其两足。脚下蹲有二邪鬼。据说兜跋本为西域国名,后来人们以兜跋讹为刀八,又进一步误解为刀八之意,于是塑造了各种八刀毗沙门像。兜跋毗沙门像在唐时传到日本,后被作为能镇护国土、拒退怨敌的神将而得尊奉。

自秦汉时神荼、郁垒、白虎、金鸡成为镇守门户,惩治恶鬼的护佑神祗之后,经历代演变,古老的神众已被新的神众所替代,它所表现的镇宅神大多是唐朝名将秦琼、尉迟恭以及钟馗等。传说唐太宗病中受鬼魅萦扰,梦见秦琼、敬德二人武装守护,鬼魅全无,太宗大喜,遂命画师绘之二人形象悬挂宫门永保安乐,后世沿袭,流于民间成为新的守护神。除了人中英豪可慑鬼魅外,鬼魅中的强者善者亦是人们心中驱邪护佑的偶像,钟馗便是这样由鬼成神的。此外兽中之王,鸟中之雄,如虎、狮、鸡等都成为满足人们心理驱邪意识的崇拜物。

从木版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门神的敬德、叔宝造型魁壮、饱满富有内在的力度,色彩华艳明快,对比强烈,刻线流畅生动,加上铠甲、靠旗、头饰、宝刀,整个构图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人物神态豪放而和蔼,体现了人们对这二位神祗的崇敬与信赖,也使年节增添了祥和的气氛。而钟馗之像在造型上虽有神之威武、狞厉,却缺少人间情致,从整体气氛上与人的情感形成一定距离,构图也采取动态的倒三角形式,形成动荡之感。从环境对比上则以比例极小的蝙蝠代表变异的鬼魅妖孽,以显示钟馗的威力之大。这种朴实直率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技巧,与大众纯朴的审美思想相吻合,满足了人民大众在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审美需要。此外在对雄鸡、猛虎的塑造上也都极力夸张其壮美威武的气势,形成一种威慑力。

二、宋太以后:财神降祥纳福世俗化

财神是民间供奉的第二大神,这位面带笑容,富态可亲的形象,手执如意和批财大印,一到年底年初就笑地被虔诚的人们请进千家万户,满足了人们对富裕生活向往的需求。藉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天地神、马王神、土地神、水草神、厕神、福禄寿三星、山神、水神、喜神等等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接受着人们虔诚的供奉。这些神众个个造型饱满富贵。设色优雅热烈,充满了人情味。

民间信仰的诸多财神当中,声名最为显赫的要属赵公明一赵元帅了,说他是中国民间祀奉的第一财神一点也不为过。《历史神仙通鉴》描述的更为生动。一日,有一神人虬髯铁面,皂幞金鞭,跨黑虎,至前曰:“赵公明愿永护真人丹扁。”道陵命其镇守玄坛。后来民间版画,剪纸中执鞭的黑虎玄坛的形象均是据此绘制的。

赵公名的职责,除了为天师镇守玄坛,还有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翦疟,保病禳灾。至如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才,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于是,民间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赵公明从一个危害人间的瘟鬼彻底转变为一个造福于社会的浮神,财神。在《封神演义》中,赵公明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名司财小神,由此推论: 既然他手下的小神都掌管财富,那他本人也就必定是大财神了。《搜神广记》等说的更明白:“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现在的《搜神广记》为元代刻版,据此,关于赵公明司财的传说起码在元代就已经流传了。

在江浙一代,专门祭祀赵公明的玄坛庙至少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了,如上海嘉定的元坛祠,到了明代,正式的玄坛庙已经普遍出现在江浙一代的各商业中心城市,据明人王鳌《姑苏志》卷二七“坛庙”条记载:“苏州玄坛庙在玄妙观前,玄坛或曰神姓赵,名朗,字公明,赵子龙从兄弟。”

《浙江通志》也有记载:“玄坛庙,在嘉兴县王家坊,神姓赵名朗,字公明,赵子龙从兄弟也。万历辛亥,工部郎中陆基恕建,上有文昌阁。”除了将赵公明附会为三国时蜀国名将赵云兄弟,还给他起了一个新的名字赵朗或赵玄朗。

到了清代,财神赵公明更有了回族的族籍。据清人顾录《清嘉录》卷三“斋玄坛”条记载:“俗以三月 五日为玄坛神诞,谓神司财,能致人富,故居人多塑像供奉。又谓神回族,不食猪肉,每祀以烧酒牛肉,俗谓斋玄坛。” 1942年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编写的“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一书写道:“在四川,增福财神被人辨认为玄坛赵元帅,盖即赵公明也。民间传说之一以此神为回教徒,所以在北京,江苏,四川等地,供奉此神时不用猪肉。财神之旁有一助手,其面貌及其所梳之发髻不类中国人,而多数人以为彼系回教徒。”又说:“民间传说以财神为回回,有回回进宝之俗语为证。此传说之源,可以明初郑和屡次下西洋直抵阿拉伯之印象解释之。彼每由经历之地,带回各国遣派献宝之使者,朝觐永乐皇帝。郑和系云南人,近世考据家有以之为回回教徒者。此传说之较早源或者根据回纥使者之献宝。民间故事有一通行之题材,将回回教徒与发现财宝二世混为一谈。此题材之存在远在唐代。”

民间木版画中数量最多的当属灶神。老百姓称灶爷爷、灶奶奶,这种称呼本身就使他们的身份与民众贴近了。因为灶神是日夜与合家老小相伴,专司人间烟火的“现管”,所以在形象塑造上给他以长辈的慈祥而少有天神的威仪,假如在灶头上一年四季日日夜夜蹲着一位吡牙裂嘴的黑脸大汉的形象,势必在人们的心理上蒙上一层恐怖的阴影,不如这一对面带笑容的老头老太太使人感觉平易详和。木版画中的灶神像采用组合空间构图,把灶神的人间司职和上天述职放在同一画面上。人们既把他看作是平易的长辈,又忘不了他是受命的天神。色彩上根据节日气氛的需要以红黄为主色调,绿和紫色作为对比色强化画面增添了感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马格丽特・魏特利著:领导是什么[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2]简・布洛克著 沈波译:原始艺术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

[3]让・洛德著:黑非洲艺术[M].江苏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 费孝通译:文化论[M].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5](美)戈登卫泽著 严三译:图腾主义[J].地理丛刊,1933年,第一期

[6](法)克罗德・莱维・斯特劳斯著:结构人类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

[7]朱青生著: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页

上一篇:试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设计创意与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