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艺术研究之现代版画的形态

时间:2022-07-24 04:20:15

版画艺术研究之现代版画的形态

摘要:20世纪始末是中国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版画发展的时期。现代版画的崛起,一方面是历史的机缘,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需要。说是历史的机缘是因为它伴随印刷术一路走进千年,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定位,说是时代的需要是因为以雕版印刷为基本手段的古代木刻插画,单一的固有思维模式促使它的发展只是在技术上演而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因而必然将有一条新的道路等待着它去付之以行。

关键词:印刷;传播媒介;版画;画种

一、古代木刻插图画的衰落

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推进,印刷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在世界上应用日益广泛,印刷已不再依靠木刻版,而是以凸、凹、平、漏、喷绘、打印等诸多形式共同构成了当今的印刷体系,最终使印刷走向了机械化、商业化。可以说开辟了它新的领地,也可以说找到了原有的归属。印刷概念的演化及不同的用途使得人们站在古代印刷画作那崇高的基石上又一次展开了飞翔的双翼 。一方面作为科学技术的印刷不断的为工业文明服务,另一方面以纸张为媒介,以印刷技术为基本手段,又一次实现着千百年来的表达方式。当印刷不仅仅为政治、宗教、礼仪等其它文化服务时,终于展开了属于这传播媒介本身的表达语言,这就是现代版画。

20世纪的始末是中国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版画发展的关键时期,“辛亥革命”的发起及“”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代社会遭遇三千年未有的亘古之变,从而拉开了现代中国的序幕,同时中国古代木刻插画的衰落,现代版画的崛起,成为时代的必然。传统木刻插画鼎盛主要在明、清尤其以明代的木刻插图和清代的民间木刻年画为代表。明代木刻插图,主要是以文学作品插图、戏曲作品场插图画,再者就是宗教插画、经文印刷。一时间也以其极大的社会实用性,广泛的流行于大江南北,带动了诸多的以木刻插画为品牌的出版行业发展。江苏的金陵插画、苏州插图、浙江的杭州插画、安徽的徽州刻坊等皆名及一时。甚至以盗版翻刻而闻名的福建建阳刻本插图画都名及南北,可见古代木刻插画在那个时代作用及影响。由于它过度的依附于其他文化学科,在题材上、版本上多受出版刊物的限制,再加上明代后期政治文化的败落对它产生了直接的打击,但终未能摆脱衰落的命运。而清代木版年画也同样在历经兴盛后走向衰亡。木刻年画较明代木刻插画还算是接近百姓生活。但由于题材上的局限最终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和良性的循环。在题材上大多描绘帝王将相、神话传说、民众夙愿、祈福避灾和少量的教育性题材。清代后期西方文化慢慢渗入中国,再加上新文化运动对古代中国的冲击使得民众逐渐开化。木刻年画也告别了辉煌的过去。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木刻插图画完善了从版到画,但是依然没能走向版画的真正历程。在当时的美术领域仍然是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导,版画并没有在绘画领域中占有自己的位置,这种偏颇的认识无形中刺激了版画发展的活力。现代版画的崛起,一方面是历史的机缘,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需要。说是历史的机缘是因为它伴随印刷术一路走进千年,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定位,说是时代的需要是因为以雕版印刷为基本原理的古代木刻插画单一的发展使得它几近瓶颈。固有思维模式促使它的发展只是在技术上演变而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因此必然将有一条新的道路等待着它去付之以行,再者版与画的启示也激发着它向时代的步伐靠近。

二、现代版画的形态生成

20世纪30年代在鲁迅先生的倡导下不断地将西方版画创作手法和西方版画艺术家介绍到中国来。以日本的内山嘉吉和德国的珂勒惠支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一时间成为国内版画从业者的学习对象。也正是从这时期开始中国绘画领域由于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再加上西方艺术的启示,逐渐的摆脱了传统的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中心的创作局面。抛弃了对帝王将相等贵族生活的歌颂。开始大规模的关注劳动人民,人民大众成为艺术家的主要表现对象。后来由于前苏联和德国现实主义绘画影响的愈发深入,中国新的木刻版画也逐渐的转向现实主义创作方向。这段时期被后来的学者成为新兴木刻时期。[1]

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展开几年后,抗日战争开始,不久鲁迅先生也与世长辞,从此新兴木刻时期的版画家们就先后离开上海转移到全国各地。形成了以延安为根据地的解放区木刻团队;以统治区为根据的国统区木刻团队;以及日军占领的敌占区木刻团队。这可以看作是现代版画初期发展的一个相对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的木刻版画有两大特点:一是创作量大,多以黑白木刻为主,二是政治和战争色彩浓郁。虽伴随着战争但仍然是进步发展的;虽然形式单一但依然呈现着不断探索的精神。新兴木刻及解放区木刻的不断创作,使得我国版画创作建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的基础。虽然政治与战争的色彩偏重但对后来的版画发展依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时期版画的大量创作为版画从本质上的飞跃实现了量变的基础。

建国后各种文化秩序生活秩序建立。版画在我国的发展也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但由于当时社会艺术思想呈现的一元化发展,使得版画的发展又开始逐渐的模式化尤其以““前后创作的作品为最明显的案例。内容上多以政治斗争为题材,色彩上多是黑、白、红三色,造型上多以“革命同志”为准。而被后人称为“高、大、全”,这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在我国现代版画的前期占据了极高的地位和极大的数量。这期间的版画创作多以套色木刻为手段,在技法上也有较大的提高。今天我们或可视为特殊时期的特殊题材的版画,他缔造了中国红色文化的先锋,它的意义依然是版画从量变到质变的基础。

1985年前后,由于思想的活跃和改革浪潮的冲击,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大面积被引进到中国,使得中国的固有文化体系再一次被刷新。青年艺术家各种艺术风格的尝试,使国内迅速掀起了以美术创作为焦点的思想运动,一直延续到90年代末,后有学者称为“85思潮”亦有称“85美术运动”。[2]

“85美术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美术创作的单一模式,使得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学科都有所突破。促进了这几个艺术学科之间的介入和交流。在版画方面创作题材、手法、表现形式等都进行了深度的探索,使得创作思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版画的政治色彩逐渐消失,艺术型态出现多元化。呈现出题材上的由以现实主义创作为根本方向其他方面积极拓展,手法上由单一的黑白木刻转向其它技法,如:水印、套色等。版种上实现铜版、石版、木版、丝网等共同和谐发展。85美术运动后版画的创作基本稳定,不再依附其他文化科学,更不服务于宗教,版画艺术与印刷技术完全划清界限,从而走向一种创作自由、手法上多样、题材上广泛、积极摄取生活元素、思想上摆脱其它束缚的独立形态,进一步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画种,也成为艺术家、艺术工作者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完成了他从画到版画的又一个历程。

结语

版画的发展成型,丰富了绘画的门类,也拓宽了传统的印刷画作的领域。从此,我国的美术领域再也不是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中心的一元化发展,更同其他(如:油画、漆画、雕塑)艺术形式一起活跃在美术舞台上,且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画种。日后将发挥它的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回顾从版到版再从版到画,又从画到版画的这一历程,这既是中国版画发展轨迹中可考可寻的历史阶段,又是中国当代版画乃至世界版画发展的必经之路。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缔造了版画的今天与未来。所以当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待版画,则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说。此时,我们这些不同的说法,概念,只有放回历史的原点,在历史背景下还原,才有可能真正找到一种客观的、全面、合理的解说。于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将会有属于自己的版画概念和版画作品。

参考文献:

[1]\琦章著.《世界版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

[2]高铭潞著.《85美术运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上一篇:谈左权小花戏《开花调》 下一篇:中国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