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09-28 06:54:53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进行德育的独特优势,这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的文化知识,还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激励意志,真正达到语文教学工作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在介绍写作背景中渗透德育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在教学中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介绍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气息以及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等,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在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首先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是在忽然遭受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找不到工作和出路,几乎是在“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情况下“走”进地坛的,从此便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作者是在二十几岁突遭残疾的,曾经多次因此而悲观想要自杀,但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园获得了某种启示,用残缺的身体诠释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而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用他睿智而富有哲理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这些身体健全人的幽暗内心。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作者通过地坛这个载体,表达的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这对我们现代的年青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内心脆弱,经不起一点点打击,稍有挫折便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甚至轻生。史铁生的奋斗精神和创作实践,恰好起到了鼓舞和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荣与辱、得与失、成与败,做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强者,有利于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阐释作品主题中渗透德育

主题是课文思想内容的核心。因此,抓住主题、阐释其丰富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文道合一”的教育目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分析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主题为例,作品通过玛蒂尔德这样一个不甘于平庸的小人物,想凭借一场舞会挤进上流社会,结果不但没有实现美好愿望,反而用十年的艰辛劳作去还债。十年之后,曾经娇嫩美貌的玛蒂尔德却变成了粗俗苍老的妇人,竟然使老朋友也认不出她来了,这使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带来的生活上的巨大差异。作者从这个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玛蒂尔德正是身处在这样的社会,为追求她所向往的奢华的上流社会而不幸地坠入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作品还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结尾:玛蒂尔德用十年的艰辛所赔偿的竟是一串假的钻石项链,更能引起人们深思的是,它那耀眼的外表下掩盖着虚假的本质,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她所追求的所谓上流社会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只是虚伪的名利场。通过对本文主题的分析,更能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也在对比中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而让学生很容易接受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三、在品读艺术形象中渗透德育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塑造了鲜明生动、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些鲜活的艺术形象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更能借助这些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鲁迅的小说《祝福》中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没有得到一个做人最基本的权利,反而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最终成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殉葬品。对于横加在她身上的种种迫害与摧残,祥林嫂也进行了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但是她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因为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正确的认识,更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本质,更不懂得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封建制度才能真正获得“人”的尊严。

四、在理解名言警句中渗透德育

各年级的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和格言,千百年来这些名言警句已被人们奉为修身养性、为人行事的信条和准则,对学生起着劝告和警示的作用。如,《论语·为政》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滕文公》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劝学》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先贤思想,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熟记于心,并且适时点拨,从中接受教育,激发学生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无止境,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总之,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要把德育工作贯彻教育的始终,把德育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在教学活动每个环节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上一篇:一名中职班主任的经验总结 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