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修炼浅谈

时间:2022-09-28 06:45:40

【前言】教师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修炼浅谈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这里的生涯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任,要有基本的生涯规划,即在什么时候让自己有提高、有变化、有自我更新。做教师的人,有一种比较可怕的状态:就是一直重复,看不到变化。没有变化,就意味着没有希望,日子过得没有希望,就会感到痛苦、不安,就会感觉...

教师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修炼浅谈

【摘 要】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积极努力修炼人格魅力,必须用心做好生涯设计,着力培养志业精神,精心塑造大爱师魂,积极培育乐观精神;积极努力修炼学识魅力,必须丰厚人文知识底蕴,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拥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永葆教育科研热情。

【关键词】人格魅力 学识魅力 乐观精神 人文知识 教育智慧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师。”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造就高尚,引导学生做一个个“好人”;以学识魅力传播文明,引领学生做一个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贤能之才”。

一、积极努力修炼人格魅力

(一)用心做好生涯设计

这里的生涯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任,要有基本的生涯规划,即在什么时候让自己有提高、有变化、有自我更新。做教师的人,有一种比较可怕的状态:就是一直重复,看不到变化。没有变化,就意味着没有希望,日子过得没有希望,就会感到痛苦、不安,就会感觉人生失去意义。生涯设计的意义实际上就是要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有考虑,有控制,让自己活在希望中。生涯设计就是让自己不断地更新生活,不断地走到另外一个新的平台,不让自己老是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面转来转去。

(二)着力培养志业精神

“志业精神”之说源于德国大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过去的时代人们之所以有职业精神,是因为有一种“天职感”(即使命感)。然而,在一个商品经济社会中,工作只为稻粱谋,职业精神又源于何处?韦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志业感”。“职业感”仅仅遵守市场经济的交易法则和信用原则,只要获得更高的收益,从事哪一项具体的工作是不重要的;“志业感”就不一样了,所获得的不仅是物质、货币、名誉这些外在报偿,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的价值实现。倘若一个人的职业同时是他的志业,那么他就会自然体现出最高的志业精神:不计较酬报、不在乎功名,所做的一切,只为追求一个完美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之中,他会发现自己生存的意义,感受到活着的幸福和自我满足。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仅需要培养职业精神,更需要培养志业精神。只有着力培养教师的志业精神,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激情、饱含热情,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各项目标。

(三)精心塑造大爱师魂

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而人是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传统教育理论注重树立教师的权威和尊严,却相对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现代心理学认为,爱作为人内心最深厚的情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可以让人充分地感受优美、体验崇高、品味温情。因此,教师应精心塑造大爱师魂,注重加强和学生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让学生的内心充满阳光、充满梦想。不论教育手段如何发达先进,不论教育方式如何丰富多样,教师都应始终怀着对学生的无私爱心,坚持和学生面对面,加强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让爱的力量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成果。

(四)积极培育乐观精神

这里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和赏识意识。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深怀宽容精神的教师。在他的眼里,不是处处皆阴暗,不是对现实充满不满,不是外国的月亮一定比中国的亮和圆,不是过分严厉,不是过分苛责。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他一定是一个温和的人,一个能够容纳的人,一个绝对值得家长信赖的人。他在工作中更多地着眼于对学生人生与未来的思考,不汲汲于个人名利的追求。

赏识意识是对他人表达真诚的认可和尊重。人在内心深处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你不要指望你的批评就能够让别人发生改变。批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批评只能给别人带来愤怒。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是:看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赏识。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不仅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潜能的一种动力。教师一定要努力成为会赏识的好老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莫名其妙、持续地兴奋整个一生。

二、积极努力修炼学识魅力

(一)丰厚人文知识底蕴

人类教与学的知识分为两种。一种可称为“普遍的知识”,它们往往和实际利益与运用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关系到人类对自己、对世界、对自然和宇宙的一般认识和理解,即现在一般称为“基础理论”的东西。它们虽然不能产生实际的利益,没有实用价值,却对于人性的完善和提高,以及人类文明程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种则是“实用的知识”,也可称为广义的技术,这类知识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给人类带来直接的利益。显然,这两种知识都是一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但是作为一个教师,真正能吸引学生的,对学生将产生终身魅力的,还是第一种,一种人文科学知识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不足的教师,永远成不了“大师”,更成不了教育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教师一定要广泛阅读经典文学,涵养自己的人文素质: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支撑起优美的人性。

(二)始终站在学科前沿

一个富于学识魅力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前沿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教师的魅力最终要体现在学识魅力上,体现在对所教学科的洞察力上。因此,教师要把对前沿学科知识的关注上升到提高基本素养、履行基本义务的高度,随时关注自身所教学科的发展,站在现今知识发展的前沿,容百家为一体,“高屋建瓴”地进行教学。

(三)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的教师,而是喜欢那些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教师兴趣、特长的丰富性,将表现在教师上课时的技巧和表达方式上:充分关注人的“生命的成长”,从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去展开教育,时刻想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时时彰显出有活力的课堂,带给学生课堂以外的观点,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教师兴趣、特长的丰富性,还将表现出教师自身人格力量的丰富性,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这样的教师将会像一块磁石一般,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身边,真正能培养出“自己的学生”。同时,教师广泛的兴趣、特长也会促进自己智能的发展,启迪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四)拥有丰富的教育智慧

教师只有具备了符合自己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审美情趣的教育智慧,才能使自己的实力与魅力得以充分显示。不管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还是偶发事件的处理、教学语言的运用,都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斟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巧妙有机地结合知识传授,展现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人格力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尤其要在提高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上下功夫。因为只有提高教师这方面的学识能力和水平,其教出来的学生,才有可能避免高分低能现象。事实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

积极努力修炼教师的最高境界,让教育人生充满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当然,教师也会在展示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同时,从平凡的工作中享受到教书育人的无穷乐趣,从单调的生活中品味出短暂人生的崇高价值。

上一篇: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咸宁园 香城泉都展示一座文化宜居生态的魅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