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2-09-28 06:06:51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具体是指教师以学生的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结合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平台,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问题情境教学中自主获取数学知识.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探究对象,提出三点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近年以来,我国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纷纷投身到数学教育改革事业中,并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作出深入研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客观教学环境等带来的影响,积极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才能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课堂创设趣味活动性问题情境

高中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有四种情绪情感:好奇、兴趣、轻松、焦虑.其中,兴趣是个体追求知识、探索事物最关键的心理倾向之一.所有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将学生作为主体,调动并激发出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出发点,努力为学生创设出趣味活动性的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帮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数学课堂上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中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教师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概念:

问题情境一:在引导学生复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里旗杆跟地面、比萨斜塔主体所处的直线跟地面之间存在的位置关系.

问题情境二:鼓励学生自主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找出其中隐含的直线与平面之间是垂直关系的例子,同时提出问题: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应当怎样来定义?图片中旗杆跟地面上的影子之间的位置关系怎样?

教师创设上述课堂问题情境的意图在于促使学生认识到直线跟平面之间的垂直关系是直线跟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况之一,并适时引出本课时要学习的知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此外,问题情境的创设成功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将学生带到学习里,实现将抽象过渡到具体的目的,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自主性.

二、在课堂创设新旧知识连接性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把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比作接枝,他提出:我们需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枝,然后将别人的知识接上去,才能将别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制造知识冲突,促使学生学会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去探索新的知识.

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指数函数》,这一课题的内容是高一学生要学习的,高一学生思维较活跃,有很强求知欲望,只是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思维习惯方面的引导.因此,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创设疑问,并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问题情境一:当某种细胞发生分裂时,将由1个分裂成2个,由2个分裂成4个……依此类推下去,该细胞分裂x次之后将得到y个细胞,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写出一个x跟y的函数解析式.这样的情境跟教材里的练习题相比显得更加简单、有趣.

问题情境二: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即一尺长的木棒,如果我们每天截取一半,那么第x日所截取到的木棒的长度是y尺,要求学生尝试着写出x跟y的函数解析式.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去诠释古语,帮助学生从数学知识中体验到哲学美,并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截取连接性,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强化学习效果.

三、在课堂创设多重性问题情境

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忽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思维水平为基础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之难度适中,以跟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契合.

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中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问题情境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先欣赏一些精美的图片,如雄伟壮观的泰姬陵,享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盛誉.据传说,泰姬陵的寝殿是用宝石镶嵌的,其中有一个精美到令人称绝的三角形图案,镶嵌着100层大小相同的宝石.提问:同学们请计算出这个三角形里一共镶嵌了多少颗宝石,即1+2+3+……+100=?

问题情境二:高斯有数学王子的美称,在解答数学题1+2+3+……+100=?时,高斯采取异常巧妙的配对算法,很快得出正确答案5050.经过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改进,找到新的计算方法――倒序相加法.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争当小高斯,成功引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这一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之旅.

该多重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在学生欣赏优美图片及高斯求知故事时成功导入新课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督促他们主动探索新知识.

四、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只是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究出更多更有效的创设课堂问题情境的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峰,孙萍.“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9):128-129.

[2]李宾.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赤子(中旬),2013(11):133.

上一篇: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