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28 04:15:12

试论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也是符合我国长期人才战略发展规划的。在我国课程改革实施十余年以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暴露出了一点的问题。笔者立足于这一时代背景下,结合自身多年数学教学经验,对我国高中数学中的素质教育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科学性及其内涵的科学界定,目前学术界仍在作积极的探讨。但是,它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已基本上被确立。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素质。据研究表明,人的素质既指先天通过遗传获得的一系列自然的生理解剖特点,又指后天通过环境和教育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品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等。素质教育正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融进社会的新质,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具体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优秀品格,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主动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激发智慧、提高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一、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用注意的问题

第一,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学生的素质,如情感、意志方面的素质和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素质。目前社会对学历,特别是高学历的过分追求,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能继续接受高中教育,以便将来能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另一方面,很多高中学校为了满足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要求,这几年也不断地扩招学生,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于是造成生源素质的差异较大,这给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第二,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直接影响学习数学的效率,使数学学习的任务得到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高中数学能力包含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数学创新能力是一种高级的能力,它是在数学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创新是指独立地解决数学中的新问题,创造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而作为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创新活动通常是指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独立地发现对自己来说是新的数学知识,或解决自己未曾解决过的数学问题,或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等这样的活动。所以就其成果而言,往往是非创新的,是属于“重新发现”,但为获得成果所进行的探索过程来说,却是属于创新的,而高中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课堂。目前,高中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占了在校时间的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精力也主要放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也主要是通过课堂。因此,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应该是课堂。当然,除主渠道外,还应有若干的辅助渠道,如数学基础加强班、数学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等。但是如果放弃了主渠道,必然把高中数学素质教育引入歧途。

二、我国高中数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好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只有爱好某项事业或专业,才能对它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习、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很难说哪个人天生爱好数学,爱好都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产生的。如果你认为数学枯燥、乏味,那么你不可能真正学好数学,只有在学习中,逐渐发现数学的简单美、对称美以及数学高度的严谨与和谐,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这门学科,才能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她可以激发一定的情感,唤起某种动机,培养人的意志,也可以改变人的态度。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

掌握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它比上好一节课、听懂一堂课,显得更为重要,学生上课、听课如果只是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他的学习就会变得被动,很难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华罗庚说:“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理解概念、掌握命题及其关系是学习的关键。有的学生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而忽视对基本功的训练,表现出好高鹜远、贪图深的知识、追求难题,不重视基础知识、轻视基本运算。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如果到处分散精力结果fl一么都学不好,万不可舍本逐末,只有集中精力,才能学深、学透、学扎实,对于学习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尤其要注重这一点。(2)学会听讲和认真完成作业听课听懂了只是接受了知识,并不等于自己会了、掌握了,只有认真思考、广泛联想才一能加深理解,锻炼能力,发展智力,要善于把握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思路方法,有些题目可以下课后重新做,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完成作业是运用和消化所学知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技巧、训练能力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还要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它能验证掌握知识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而不完成作业,就如入宝山而空返,这就像游泳一样,任何高明的教练也不能教会只在岸上听讲而不下水训练的初学者。(3)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们常常发现这种现象,有些同学课堂很专心,他们的作业、课后练习往往正确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这些作业或练习的类型与上课讲的比较接近,解法大同小异,而一旦题目发生变化或难度提高就解不出,原因何在?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平时动脑思考少、轻易问的多,研究解法少,机械模仿多。这样说,并不是反对学生问,其实学问很多是在问中得到的,古语云:“学问、学问,不耻下问,才有学问”,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但如何问,却大有文章,拿出一个问题,不加思考就请教别人,当时是明白了,但是这种明白是暂时的、肤浅的、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只有自己经过思考、经过研究的问,才一能问出学问,刁一能知道自己思维受阻的原因,这样的问才是会问,才能问出水平,问出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建芳.刘蕾,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自《河北教育》

[2]郑一平,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通报》,2001年6月

[3]龙应军,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2000年

上一篇:初中数学例题再创造教学之初探 下一篇:数学概念的探究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