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途经探讨

时间:2022-09-28 03:18:40

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途经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矿机电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电设备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安全与经济效益,为了促进我国煤矿生产和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本文将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 原因 对策

我国煤矿机械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煤矿机电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保障,针对机电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为解决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煤矿机电管理,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技能,优化机电设备水平。

1、煤矿机电事故特点

(1)煤矿机电事故具有单个事故,零散,多发,涉及面广的特点。在管理上存在对事故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2)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为避免机电事故发生需要掌握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3)工伤事故,设备故障事故,维修和设备非正常运转情况下事故。(4)机电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的比重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2、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结合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从设备,管理,人力等方面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2.1设备质量

煤矿的生产建设需要成套的煤矿设备,然而由于一次性投资金额比较大,导致一些煤矿的机电设备没有及时更新,设备比较陈旧,另外受到我国煤矿设备科学技术水平低,制造工艺差,原材料不足,检测手段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设备品种少,生产水平低,设备安全性差,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都给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降低了设备的质量,也给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2.2设备维修

随着煤矿行业逐渐由机械化转向自动化,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先进设备也逐渐应用到煤矿生产当中,而引起设备的损坏的原因是设备长时间的运行和使用人员操作失误。对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就十分必要,有关数据表明,机电事故约有75%-80%是因为设备操作失误引起的。机电设备技术人员没有在日常的维护中对设备进行监管,例如出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设备带病运转,设备相对老化,设备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等问题,会造成机电事故的发生。

2.3设备管理理念

煤矿生产企业一直以来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产量完成生产任务为主,而管理理念仍处于落后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煤矿设备管理存在“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观念,而现今的机电设备管理倡导“重点部位点状监测性检修”的新理念。管理理念的滞后会增大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率,煤矿事故的30%-40%都是由于机电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例如以往发生的煤矿机电事故,多是因为缺乏监管,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缺少安全考核,安全奖罚不及时,管理人员不遵循管理原则,对没造成重大事故的人员处理不严格追究责任,缺少安全意识。落后的管理理念造成事故频发,制约煤矿产业的发展。

2.4设备管理队伍

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智能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的机电技术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都需要技术人操作使用。然而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中存在人力资源缺乏,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差,业务技能培训少的问题。由于煤炭行业工作环境和待遇方面相对其他行业具有险、脏、累的特点,导致缺少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而在岗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少机电技术知识,缺少设备操作维修的技术手段,在机电设备操作过程中,达不到安全操作要求。

3、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有效策略

综合分析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要预防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应积极采取以下策略。

3.1更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

煤矿企业在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对一些机电设备进行更新,因为一些机电设备超期服役会给设备安全管理带来隐患,所以煤矿企业应该增加购进先进设备的资金投入,使用先进的节电节能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保障新设备投入生产使用。同时,要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日常维护,针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时时掌握,消除设备故障隐患,提高机电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

3.2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以“重点部位点状监测性检修”为指导理念,加强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通过组织多种途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使员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例如利用典型的事故案例,消除员工的安全侥幸心理。把煤矿机电安全工作摆在第一位,落实安全职责,使煤矿安全生产观念深入人心。

3.3健全煤矿机电部门管理

构建机电部门管理组织结构,制定部门管理制度和煤矿机电管理质量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健全煤矿机电部门管理主要从四方面做起,一是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机电管理队伍,合理分配人员的工作,促使每个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职能。二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执行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确保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协调机电与生产的关系,制定机电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机电管理工作,才能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四是建立管理机构,制定规章制度,使机电管理工作有据可依,规范机电管理,重安全促生产。

3.4组织技术培训

要大力加强对机电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机电队伍的稳定性,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机电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就是技术培训,提高在岗人员的机电知识水平,掌握机电技能,提高现场操作能力,能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投入安全生产。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支懂技术,重安全的专业队伍。

4、结语

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减少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安全意识,加大机电管理力度,促使机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推动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关于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简述10K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的危害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