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28 02:40:21

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任职教育是未来军队院校教育的主流,军队任职教育的特点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军队任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军队任职教育环境下教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任职教育;军队院校;问题;对策

自从第十五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以来,全军院校被划分为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和生长干部院校两大类,任职教育将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我军的任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一种,主要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军事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或者具备从事某种军事工作岗位能力而进行的专门教育。

为适应新军事变革和我军跨越式发展要求,军队院校教育逐渐由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以适应军官职业需要和素质发展的任职教育为主。与其它任职教育相比,军队任职教育具有新的特点,即教育目标的岗位指向性、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等。因此,要搞好军队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一支配置科学、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新型教员队伍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分析军队任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分析了在任职教育大环境下军校教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军队任职教育的特点

任职教育是对完成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进行知识补充、拓展、加深、更新和能力提高的一种追加性教育,主要目的是使受训者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从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等方面来看,任职教育的特点为:

1.教育目标的岗位指向性。任职教育是在教育对象前期取得学历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部队作战、训练、管理等特点,瞄准新形势下军事发展和部队建设需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岗位任职要求而进行的岗位适应性教育。任职教育是通过培训,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军事任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可以说,任职教育就其教育目的来讲,具有很强的岗位指向性。任职教育要求教员传授知识和技能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教员教学必须紧密依据专业前沿理论,注重专业知识积累,把握部队发展动向,贴近岗位需要,贴近部队实际,加强针对性教学和实践环节训练,实现任职专业训练与部队岗位需求的无缝接轨,着力提高受训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

2.教育对象的层次性。任职教育的对象来源广泛,有在军队院校完成学历教育的合训分流学员,有新招收入伍的地方大学毕业生,以及在部队工作了一段时间需要知识更新或学习深造的军官等。即教育对象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任职岗位级别上的差异、教育对象专业上的差异、教育对象基础知识的差异。因此,任职教育不能像学历教育那样,对受教育者进行统一编组,而应根据受教育者岗位级别、专业岗位、基础知识等情况进行分别编组,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使岗位级别不同、基础知识不同的受教育者都能更好地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

3.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由于任职教育培训学制短,形象地讲具有“速成班”的特点。因此,在教育内容设计上,课程设置针对性强,教材编写针对性强,强调“岗位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学员最缺什么就补什么”,而不是“我有什么就给什么”。在教育内容上以针对性为目的,教员必须及时掌握军事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密切跟踪部队建设的最新情况,积极借鉴世界军事变革的最新经验,把反映时代走向的先进军事理论、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等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以克服教育周期短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保证教育内容实用性的基础上力求突出其针对性。

4.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任职教育的侧重点是任职,而岗位任职能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相应地,任职教育在教育方式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灵活性。由于任职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这要求教员开展教学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树立动态教学理念;必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灵活运用分班式、跨学科、开放式教学形式;广泛运用学导式、研讨式、互动式、民主式、问题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理论讲授、观摩示范、操作练习、模拟演练、评比竞赛、命题研讨教学方法;教员授课要采取精讲、多练、互动的方法;积极拓宽教学渠道,把课堂延伸到部队,采取聘请部队领导讲课、到部队见学调研等多种方法,强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二、军校教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仍停留在学历教育。任职教育建立在学历教育基础上,学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员必须确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开放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任职教育中,学员需要更多的实践时间,在实际动手中解答问题、掌握学习内容,需要在模拟实践或实兵、实地、实装、实弹等训练和演练中形成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然而,在传统的学历教育中,教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灌输式和理论系统式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任职教育对学员岗位实践能力的需求。

2.部队经历和工作经验不足,实践教学能力较弱。目前,院校教员的来源大多是从院校到院校,绝大部分教员都是长时间在院校工作,有的教员从任教伊始到离开教学岗位,从未到部队代职学习,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部队工作的实际经验。近年来虽然部队和院校的双向交流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教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即使是那些从部队选调的原本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员,在相对封闭的院校环境下,也会逐渐失去对部队情况的实时跟踪。而任职培训是针对职位和工作的需要而开展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以解决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任职教育的对象都工作在各个岗位的第一线,他们需要解决的恰恰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停留在陈旧经验或理论层面上的教员不能有的放矢地满足学员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出现脱节。

3.现代教学技能掌握不够。教员对现代教学技能的掌握并不平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有所欠缺。对教育规律、教学原则等知之甚少,缺乏必要的教育学理论指导,随意性较大;对教材、讲义进行深加工、再创造能力不足;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调,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教学姿态、课堂掌控、板书等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课堂正规化建设有待加强。

4.教员队伍梯队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员普遍存在着专业理论浅、科研能力弱、知识面窄等问题,缺乏足够的在专业上有深厚造诣的中坚力量和拔尖人才,各专业师资力量发展不平衡。二是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员学历普遍偏低,教员培训、再提高途径较少。大专、本科学历的教员给本科或研究生学员授课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教员终身再没有进过院校学习,学历得不到再次提升。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员中有的年龄偏大、思想僵化,很难与学员形成互动;有的年龄较轻、缺乏部队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基础薄弱,难以满足岗位任职教学的需要。

三、对策及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任职教育的认识。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我军的干部培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长干部的培养逐步开始走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并举的路子,军队院校主要承担基础学历教育完成后的职业教育,走上了以任职教育为主的变革之路。在学历教育中,教员传授知识、提高学员理论素养的教学观念已经落伍,课堂信息的单向传输、学员只能机械地接受信息而无法影响信息的教学模式已经影响到学员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重在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任职工作的需要。因此,教学目的的转变要求教员树立一种全新的“学员主体观”,在教学模式上,综合运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和指导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思维方式上由“传授”向“引导”转变。

2.建立教员培养制度,提高教员任职教育的实践能力。任职教育针对性和指向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员必须具备非常丰富的部队实际经验,要了解部队的训练、装备等具体情况。因此,院校在承担培养学员的同时,也要承担培养适应任职教育要求的教员,培养的形式可以如下:

离职进修――有计划地选派教员离职到有关院校学习深造,这也是世界各国军事院校培养教员常用的方法。离职进修可采取校内进修、其他军校进修、地方高等院校进修和国外进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在职自修――由于教员离职进修要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大多数教员还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提高。各院校应经常组织观摩教学,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竞赛等形式,使教员学他之长,补己之短。

部队调研――军校任职教育的教员,应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掌握部队面临的具体任务,研究部队出现的新问题。经常性地深入部队调研,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员的军事知识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吸取部队的先进工作经验,充实教学内容,使应急培训更贴近部队实际。

部队代职――目前,在我军实行任职教育的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员是地方高等院校或实行学历教育的军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员普遍缺乏部队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各院校应有计划地安排这部分教员到部队代职从事具体工作。通过代职工作,教员可以锻炼自身各方面素质,熟悉部队实际情况,积累实践经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3.定位专业前沿,强化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化执教能力。从事任职教育的教员应着眼专业前沿,注重本专业在现代及未来战争中的应用性研究,努力把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实践等有机地融入课程之中,及时淘汰陈旧落后的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已成为院校现代化教学的基石。具备丰富的信息知识,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是教员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教员必须努力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为增强学员的任职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从而推进教员队伍信息化条件下执教能力的跃升。

4.建立教员的引进和交流机制。传统的从院校到院校的单一经历的教员,理论基础较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已不适应军校任职教育的要求。因此,各院校应根据本单位和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面向部队的教员引进和交流机制。利用全军的人才资源优势选拔教员。院校一方面可以通过集训学习、学术交流、训练演习等途径发现人才,选拔教员;另一方面可由部队首长推荐,将本单位学识较高、军政素质突出、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选调到教员岗位上来。建立军校教员与部队干部的岗位交流机制。通过院校教员与部队干部定期的岗位交流,不仅能为院校输送适合从事应急培训的教员,而且也能为部队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卫东,左仁宁.把握类型和特点 科学实施任职教育[J].中国军事教育,2006,(3).

[2] 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3] 李志民.初级指挥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队伍建设[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5).

[4] 王楠,严海田.浅析任职教育中教员应具备的几种能力[J].商情,2010,(6).

[5] 贺宇,马结合.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继续教育,2006,(1).

[6] 赵晓峰,陶传铭.军队任职教育理念与任职教育院校的办学定位[J].继续教育,2008,(1).

上一篇:基于行动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浅探 下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经济专业识图课程教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