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排水体系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28 02:32:59

浅谈城市排水体系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摘要:文章从城市排水体系的重要性入手,简要分析了我国城市排水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外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期能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排水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规划;排水体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排水体系的重要性

近年来,每到夏天,全国都会有不少城市发生极端天气,造成城市内涝等灾害,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2012年,北京城区发生特大型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高达164mm,而根据北京市政府的统计数据,暴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百亿之多,造成77名同胞的遇难,而大部分遇难群众均是在暴雨中溺水身亡。这些造成严重损失和伤亡的灾害是我们城市管理血的教训,将我国城市排水体系不合理、不科学的一面展露无疑。城市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处理和排除城市雨水和污水的重任,在整个城市运转和环境改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系统工程,也是生态工程。但是,现阶段我国不少城市对城市排水体系建设不重视,致使基础设施没能与城市同步发展。为此,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排水体系设计必须要做到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实现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二、城市排水体系的组成1、城市排水体制

现阶段我国城市排水体制主要有两种:分流制排水体制和合流制排水体制。2.1.1分流制排水体制

分流制排水体制是指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降水径流等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水管渠进行汇集和输送的排水系统,即通常所说的雨污分流。分流制系统对于单纯排除降水径流的雨水排水系统而言,其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不断完善雨水管渠系统;另一种是暂不设置,让雨水沿着道路、地面、沟渠等泄入天然水体当中。

2.1.2合流制排水体制

合流制排水体制是指将城市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雨水径流等汇集到一个管渠内进行输送、处理和排放的排水系统。我们按其产生的次序及对污水的不同处理程度,将其分为截流式合流制、直排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

2、排水系统组成

对于一座城市的排水体系,其主要的构成成分包括了城市污水排除系统、工业废水排除系统、城市雨水排除系统以及城市排水管道附属构筑物等。

收集和排除生活污水为主的系统称为污水排除,有室内、外两大系统。城市污水系统主要包括:室内污水管道及卫生设备、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室外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污水出口设施;一般情况工业废水排除直接进入城市污水管道,不单独成系统,但部分工厂配备有单独排水系统,包括:车间内部管道及排水设备、厂区管道及附属设备、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污水处理厂、水口;城市雨水排除系统作为排水系统较重要部分,其好坏往往是作为城市应对极端自然天气能力的评判标准,包括:街坊或街道雨水管渠系统、房屋雨水管道系统、泵站、出水口。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无需处理。三、世界城市先进排水经验

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在法国首都巴黎的地下50米,排布着总长达2400公里的下水管道。据了解,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按沟道大小,可分为小下水道、中下水道和排水渠。其中,排水渠最为宽敞,中间是宽约3米的水道,两旁是宽约l米的查检人员通道,顶部排列着饮用水、非饮用水和通讯管线。在小下水道中,还建有一些蓄水池,用于增加冲刷效应,避免下水道堵塞。整个排水系统犹如一座地下大水库,即使地面倾盆大雨,也能将路面上的积水很快排掉。

在柏林人们很少看到雨后积水成片的现象,除了科学布局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之外,透水路面的设计功不可没。这种透水路面不仅能解决积水问题,还有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比如,雨水由透水路面渗入地下,可补充地下水资源。透水路面还保证了路面的透气性,让地面冬暖夏凉。特别是透水地面的孔隙多,增大了地表潮湿面积,对粉尘有较强的吸附力,既减少了扬尘,又降低了噪音。另柏林还建有115个总容量达上百万立方米的地下储水库,如果暴雨达到排水系统超载标记,雨水便通过疏导渠进入地下储水库,待地表渐干,排水系统恢复正常时,再将地下储水库的雨水引入地下排水管道,以确保进入地下排水系统的水量不超负荷。经过导流、储存、再利用,雨水不但不容易造成水灾,还能起到补充地下水资源和节能的经济效应。四、我国城市排水体系存在的问题1、规划意识滞后,缺乏长远规划

现在各个城市的发展,在思路上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更加重视能够直接带来城市外表的地上部分的建设,对地下建设却明显不重视。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还一直存在着“重污水,轻雨水”的严重问题。

2、排水设计落后,设备设施老化

现在,我国大多数城市排水设施落后于城市发展,很多地区的城市排水管网多是上世纪建设的,有的甚至更早。在设计上也是极为保守的,小口径的排水管承载能力极其有限,很难应对大流量的来水。 现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另外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施严重滞后,水资源难以良性循环。

3、管理体制不完善,多头管理隐患多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排水设施分别由市政管理处、环保局、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由于沟通不够,管理责任不清,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排水系统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雨水、污水、洪水“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改善城市排水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排水体系的建设对于一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城市排水体系的建设,让排水系统的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已逐渐成为我们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研究内容。1、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

在城市的排水工程中,其管理和建设的重要依据是一座城市的排水专项规划。对于城市排水体系的设计与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与其他各项规划同步进行,特别是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规划。只有同时进行,相互协调,才能率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找到最合适的方案,保证各阶段的衔接,避免规划实施中出现矛盾。

2、因地制宜,合理匹配排水体制,适当提高建设标准

城市的排水系统应当充分分析当地条件,结合区域的综合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不宜盲目追求分流制;对于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的标准可以适当提高,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如降雨等)的变化。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可以采取逐步改变地面过硬的做法,增加适当的砂石地面、绿地、自然地面、可渗透路面等,增强对雨水的吸收能力。3、做好排水体系的应急预案,加强排水系统日常维护

对于城市而言,其降低城市涝灾损失的关键是能够有效地增加对暴雨的预测预报。需要能够及时的掌握雨、水情况,科学合理的调度排水工程,做好城市内涝应急管理建设,制定一系列应急排水抢险的预案,对于易涝地区加强排涝巡护,真正做到降低内涝带来的不应有损失。对于城市日常的排水设施维护及管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所确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来进行,认真做好日常的管理养护工作。增加财政投入,足额保证日常养护经费的落实。积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运作,让更为专业的队伍来做好排涝泵站和城市雨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4、完善管理体制、实现水务的一体化管理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从防洪、排涝、雨污水的收集到污水处理、排放、中水回用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系统、综合的管理,才不会出现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的窘境,才能是城市排水系统运营顺畅。

六、结论

城市的排水体系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完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关系城市居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此,城市排水设计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城市排水设计人员一定要抓好排水设计的难重点,有针对性的完善和改革排水体系,保证城市排水工程顺利进行,促进城市整体规划更加科学、稳定、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小郎.浅谈城市规划中环保设施建设及应用[J].知识经济.2011(07)

[2] 王海玲.城市规划中给水排水设计要点探讨[J].科技传播.2011(11)

上一篇:刍议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 下一篇:关于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