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意义研究

时间:2022-09-28 01:55:42

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意义研究

关键词:[HTK]特殊人群;公共服务;社会公平

摘要:[HTK]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特殊人群享有社会权益的有效途径,深化我国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对特殊群体公共服务意义的探讨,有助于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促进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加速社会和谐进程,实现社会公平和基础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6-0097-02

[FQ(5*2\.172mm,ZX-W]

[KH*3D]

收稿日期:2015-05-16

作者简介:[HTK]卢小松(1970―),辽宁省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联 “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lslktxitsg-05。[FQ)][HT]

[2]

目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大多还停留在原有权利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下的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建立关注社会民生的服务型社会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公共服务和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如何创新体制机制,有效增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水平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BT3]1特殊人群的界定

[2]特殊人群的界定在国际上一直处于模糊状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殊人群的外延不断扩大。最初“特殊人群”几乎等同于弱势群体,随着社会学的不断发展,特殊人群变化为弱势群体、优抚对象、边缘人群三类人群的统一。“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是指生活存在困难或者社会权益没有保障的社会人群和个体,其中包括生理弱势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如失业人员、农民工、残障人群等。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优抚对象则指国家有特殊政策扶持的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复员军人、因公牺牲军人的家属等。边缘人群是在经济形态、收入结构、和文化程度等方面与主流社会有较大差异,偏离社会正常的生活方式,甚至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非主流社会人群。如犯罪嫌疑人、社会越轨人群等。因此,本文所述的特殊人群是指在社会运行条件下,处于社会弱势地位人群、边缘人群以及政府政策导向人群的集合体。特殊人群普遍表现为物质生活贫困、政治地位低下、文化素质偏低等特征,社会资本的缺失迫使特殊群体处于社会阶层中的较低层次,导致该群体的社会权益无法得到保证。

[BT3]2公共服务的内涵

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民生存与发展的直接需求,使社会公民在生活中直接受益或享受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和保障。包括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科普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公共事业服务,并为公民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娱乐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特别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性和公民普遍享有的均等化权益,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社会公民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公共服务和保障。卢梭《社会契约论》指出,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稳态发展是基于公民与政府达成了某种契约以控制彼此的非常态发展,公民在社会中要遵循社会规范,政府要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社会利益,如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资产维护权等,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自身很难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采取国家干预的行政手段来应对市场失灵所面临的挑战,因此,政府需提供制度性保障和社会保障来实现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就是公共服务含义之所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罗伯特・B・登哈特教授提出“公共服务理论”的本质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公共服务强调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权利的转移,将国家治理体系的中心设定为公民权利的最大化实现,强调政府的角色转变,由原有体制下的执行者、掌舵者转化为服务者的角色。加强与公民的对话和沟通,提倡公共服务精神,充分重视民主与公民权利的实现。

[BT3]3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诉求

特殊人群的诉求是多方面的,与普通人群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相比普通人群,他们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诉求更为迫切,这是他们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诉求,也是保障特殊人群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3.1特殊人群的基础教育诉求

特殊人群由于生理、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从整体上看,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也是特殊人群处于更加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的《萨拉曼卡宣言》中,首次提出学校要接纳全体儿童,并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这体现了教育的全纳性和包容性,特殊人群的受教育权利是社会公共服务政策的重要任务,特殊人群受到均等化的基础教育,将有利于体现我国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广泛性,有利于社会安定与和谐,提升软实力。

3.2特殊人群基础医疗服务的诉求

基础医疗服务,是指按照卫生服务提供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拥有状况,在确定的基本健康保障范围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基础性医疗服务。由于特殊人群经济基础薄弱,基本医疗保障难以实现,加大对特殊人群公共服务,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工作中,体现其社会价值。

3.3特殊人群对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诉求

特殊群体也是社会公民,理应平等地享有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基本权利,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应逐步完善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在特殊人群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的构建中兼顾公平,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BT3]4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意义

4.1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我国特殊人群具有规模庞大、组织松散、分布广泛等特征。由于特殊人群的社会权益无法保障,社会歧视与偏见伴随着特殊人群的生活历程,从而加剧了特殊人群的不平衡感和社会越轨行为的增加。因此,当特殊人群的生存与发展无法得到基本满足时,社会的和谐稳定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容易诱发各种犯罪行为的发生,破坏社会稳定。为此,正确落实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增强特殊人群的社会认同感,消除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迎合社会,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4.2加强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就是各种权力和利益的同等分配,社会公平是评价社会制度优越性和社会文明的衡量标准,社会公平的内涵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而特殊人群往往在起点上就很难实现社会公平。特殊人群生产资料占有量的不足很难保障他们在追求既定目标时的社会公平,导致他们的社会权益受到损害。起点的不公平导致过程公平难以实现,最后结果必然不能公平,因此,注重起点公平并强调实现手段的合理性,从而推进社会公平、公正的落实,对社会不公平现象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果公平是指通过社会经济活动,社会成员的利益再分配,结果公平并不等于平均主义,结果公平是在符合一定程序与规则的情况下,根据个体的贡献率进行效益的合理分配,从而保证了利益分配的客观性。特殊人群的社会公平体制是我国现阶段所应追求的理性价值和基本行为准则,特殊人群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落实将为社会良性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4.3加强特殊人群公共服务有利于公共服务政策的建立

加强特殊人群公平享有公共服务,既体现社会公平,也为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渠道,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扩大社会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使社会公民享有平等的社会福利。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社会分层的社会成员资本占有量明显处于失衡状态,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地域差异引发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此情况下,政府需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努力探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有效途径。我国各级政府在特殊人群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政策的落实,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BT3]5对加强特殊人群公共服务的建议

5.1加快特殊人群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平台的建设

[2] 我国的特殊人群基本信息主要集中于社区,因此,要建立特殊人群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平台要涵盖个人信息、社区的特殊人群互动终端、街道特殊人群信息服务网络和政府的信息服务体系,整合相关公共资源,建立和完善特殊人群服务中心,强化社会公共服务和帮扶能力,为特殊人群提供综合信息和服务。

5.2加强特殊人群公共基础服务建设

我国特殊人群公共基础服务地区差异较大,基层服务能力比较薄弱,远不能满足特殊人群的基本需求。特殊人群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仍明显不足,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基础数据和服务标准体系还不很完备,信息化、科技应用和基础研究亟待加强。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特殊人群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特殊人群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加强特殊人群教育服务设施建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特殊人群服务机构,加快培养特殊人群专业人才,推进特殊人群服务领域的信息化。

[3]5.3进一步加快特殊人群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公益并非全部都是免费的,在政府投入的同时也要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特殊人群的服务中来。在特殊人群基础教育、文化娱乐、卫生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都可采用政府购买形式为特殊人群服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和多元化的特殊人群服务供给模式,推动特殊人群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将有利于特殊人群融入社会,享受公平的社会待遇。

参考文献:[HTK]

[1][ZK(#]杨春梅.公共服务型政府与税收制度建设.当代经济研究,2005(5).

[2]李剑,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法制与社会,2008(6):19-24.

[3]钱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7(7):11-15.

[4]塞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建设和机制保障的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1):22―27.

[5]刘迅,柳德才,刘杰.对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分析.经济前沿,2004(3):46-47.[ZK)]

[Y](编校:马怀云)

上一篇: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保存风险评估及控制技... 下一篇:关于我国网络信息组织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