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竞争的系统思考

时间:2022-09-28 12:36:32

关于竞争的系统思考

摘要:竞争是当今时代的焦点和主旋律,大到国家中到企业小到个人均无法回避,为了直面竞争迎接挑战,必须就竞争的作用、目的、对象以及手段等重大方面的内容展开系统认识,以便从思想深度和战略高度指导竞争实践,力求使各竞争主体做到持续生存。

关键词:竞争;作用;目的;对象;手段;核心竞争力;人才

一、引言

竞争是这一时代的焦点和主旋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尤其是国家对WTO承诺的逐年兑现,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会更加的激烈,碰到的对手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实力越来越强,形势可谓十分严峻。而认识竞争是敢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必要前提,这要求各竞争主体理应对竞争的作用、竞争什么、和谁竞争以及靠什么竞争等重大问题展开系统的思考和分析,以便从战略观念上指导竞争实践,并力争在源源不断的竞争洗礼中变得勃勃生机强壮有力,从而实现最终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二、竞争的作用

提及竞争,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其杀伤力、破坏性等消极影响,比如太多企业的浮浮沉沉、昙花一现,太多的破产、兼并、失业等信息频繁见诸报端,从短期和个体的角度而言,这些都是竞争残酷性最集中的表现。纵然如此,从长期和整体的角度看,竞争又是必需的,其作用非同小可。

竞争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合理分工的形成,从而提升效率,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类有着吃穿住用行娱乐健康教育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着活着活好活潇洒最本能的动机,然而,相对于人类“贪得无厌”的需求而言,社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稀缺的,于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多快好省的生产出最终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便成了经济学家和社会管理者们的一道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竞争。

其复杂过程可具体简述如下:一群利己的资源拥有主体,本着资源回报最大化的原则,在市场供求信息的感召下,自发决定其资源的投放。一开始,他们跃跃欲试,都坚信自己无所不能,都妄想自己是最佳的资源调配者,都自认为是某一领域和行业的执牛耳者,为了彼此的私利互不服气的捉对厮杀,竞争就这样大张旗鼓的在某一领域开始了,几个回合的较量下来,张三赚得脑满肠肥膀大腰圆,李四王五等则颗粒无收甚至血本无归,于是惨淡退出另谋他路。

接受了竞争洗礼后的人们,也越发的变得成熟与理智起来,终于明白了市场的深浅与风险,明白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弄清了想象中的机遇与现实中的陷阱,痛定思痛之后下定决心要干最拿手的。就这样大浪淘沙之后资源流向了该流的地方,作为个体的人们也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位置,这就是合理的社会分工的形成,即整个社会形成了和谐有序的行业、单位、机构、部门、职能、工种等,人们井然有序、高效快乐的在自己最擅长的岗位上做着正确的事情和正确的做着事情,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兴旺繁荣的发展势头,这些都是竞争带来的功劳。

另外,竞争营造了一种危机意识和压力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人们拼命的学习、工作和进步,唯恐被取代被抛弃、唯恐从资源的调配者沦落为被他人调配的资源。而通过竞争,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方面面的潜能才能得到不断的激发,人们的体力心力与脑力才能得到不断的磨砺,人们的知识、经验、能力、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甚至财富等才能得到不断的积累,社会也就自然而然的不断进步了。

毕竟,人类有求生的本能也有好逸恶劳的毛病,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难免会出现慵懒放纵甚至丧志。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出于竞争造成的无形压力,在求生第一本能的驱使下,人们放弃了一时的安逸享乐,选择了终日奔波劳碌、奋斗不止,大家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人转我转得快”的指引下,只争朝夕你追我赶、千帆竞上百舸争流,为的是获取自己丁点的立足之地、核心竞争力和与众不同,以便给自己带来些物以稀为贵卖个好价钱,毕竟大部分人拥有的资源和能力都是差不多的,不思进取就意味着落后将被淘汰出局。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要求人们必须严肃的对待生存问题,必须带着敬畏的心灵面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容不得丝毫的松懈懒惰与骄傲自满,否则虎视眈眈的对手将会乘虚而入取而代之,这就是古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智慧。

总之,通过对竞争作用的梳理,整个社会便可形成直面竞争敢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良好风尚,人们在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自己,进而形成长期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实现与变换的环境和时代保持协调发展和共生共荣。

三、竞争的目的

通过竞争要达到或实现什么目的?不同的竞争主体有不同的回答。站在国家的角度,要争综合国力全面快速协调的提升,比的是发展速度与质量、比的是治理国家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比的是机制的健全和后勤服务保障的得力等;站在企业的角度,要争生存发展和壮大,比的是定位的准确、管理的高效和精细、产品的物美价廉和真诚周到细致的服务等;站在个体的角度,要争生活水平的提高即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丰收,比的是特长、创新以及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快速学习、应用、积累和提升的效率等。

无论哪个层次的竞争,最终都可归结为争生存发展的资源以及将资源转化为财富的转化效率和效益即实现多快好省的资源转化。如果一个社会通过竞争具备了一定的资源存量以及能千方百计的盘活这些资源存量,充分实现最佳高效的配置和转化,最大化的实现资源的保值和增值,并能在方方面面做到井然有序,那么这个社会就驶入了健康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不妨让对这样的社会作一番理想化的假设:国家的发展观念正确、政策对路、机制灵活、法规完善、保障有力、适合的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只争朝夕的工作并享受着莫大的快乐;各行各业的企业经营管理有方有度灵活多变、虎虎生风充满活力、不断的实现做大做强;作为个体的人们则崇尚奉献、崇尚进步、崇尚创新、崇尚竞争与合作,素质不断的得到了提升。总之,本着效率优先和兼顾分配公平以及同资源环境保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消除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以及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资源的最佳的配置和利用,于是整个社会生产出了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人们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快乐。在山清水秀风光如画的自然环境里,人们安居乐业积极进取,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和睦友好,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富足、进取、有序、和谐的画面。

四、竞争的对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何种层次的竞争主体,为了获取竞争的主动权,都必须得弄清和谁竞争即竞争对手究竟是谁,这需要认真回答如下一系列的问题:在服务的目标市场上,还有哪些人提供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哪些优势与不足?他们目前的资源存量及调配方式如何?他们的优势与漏洞何在?手中的王牌以及出牌的规律是什么?其未来的有何动向等等。探明了上述情报,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自己的战略和策略,并在实际较量过程中灵活机动的调整战略和战术,力争做到趋利避害和扬长避短,并逐渐的积累自己的竞争实力和优势,在竞争烈火洗礼中不断的发展壮大。

另外,在界定竞争对手的过程中,要求既要高度关注目前和身边竞争对手的状况,更要高度关注未来和远处的竞争对手的举动,必须具有前瞻性,不然,会变得很被动,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将会被淘汰出局,目光短视的竞争主体务必要紧记BP机被手机取代等类似惨痛的教训。

具体以企业竞争为例,首先要高度关注国内外相同或类似的企业目前的举动:关注他们的战略、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策略、产品线和研发体系,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点和特长等;其次还要关注他们未来的动向:比如他们即将拓展什么新的领域、增设什么新的产品线、调整和立项什么研发课题等;最后还得要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特点,认清企业从事生产的实质应该是全方位提供目标市场的需求满足而非生产固定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那些能使人获得需求满足的部门、单位甚或个人都应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下述五大因素值得引起企业的高度警惕:目前行业的竞争强度和密度以及对手的新动向、上游企业的前向一体化、下游企业的后向一体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新进入者、虎视眈眈老谋深算的替代品生产企业以及替代技术的研发等。

五、竞争的手段

知道了竞争的作用、目的和对象之后,还需对竞争的手段即靠什么竞争展开认真的思索。

从共性的角度而言,竞争主体要获取竞争优势,必须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竞争取胜的“核心武器”和必要的前提条件。比如,某个国家拥有一大群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一大批尖端的科学与技术,健全完善和充满激励的国家管理机制等;某家企业拥有一系列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完善的分销和售后服务网络体系以及拥有一块众口称赞的金字招牌等;某个人拥有的得天独厚无人取代的优势与特长诸如思考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吃苦耐劳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等都是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外显形式。

而竞争主体在实质内容上有无核心竞争力,可借助如下判断来识别:单方面优于对手不是核心竞争力,只能算作具备单项的一般竞争力;所有方面求和优于对手也不是核心竞争力,充其量算作拥有全面的一般竞争力;无论是单项或全面的一般竞争力如果是短暂的而非相对长期的,那么这也不是核心竞争力,仅算作暂时的一般竞争力;而只有竞争主体在关系、资源、能力、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整合作到了1+1>2的有机协同效应,并且能相对较长的拥有全面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时,竞争主体就具备了初步的核心竞争力了。

此外,核心竞争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对于拥有者而言切莫抱有“一劳永逸、坐享其成和一招鲜吃遍天”的念头,还得需要累并快乐着的小心翼翼和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的骄傲自满。毕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相对竞争对手实力的不同,核心竞争力表现结果也就不同,可以说,海尔在中国家电行业应该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但如果相对于世界级的通用电气、索尼而言就没什么优势可言了;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都有其生命周期的问题,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问世,意味着以前的核心竞争力就会蜕变为一般的竞争力甚至是核心障碍了。

通过如上论述,各竞争主体理应明白工作的重点,那就是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去发掘、培育、巩固、提升、拓展和利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唯有此,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取竞争优势,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和发展壮大,从而最终的实现了持续生存,这就是唯一正确的竞争手段或依靠。

最后,各竞争主体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实践中,纵然在资源、能力、知识等方面会有不同的侧重,但一个共同的重点必须得把握,那就是必须拥有足够质和量的人才储备。毕竟首先,各种纷繁复杂的竞争最终都可归结为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的思想境界、职业道德、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竞争,竞争主体有无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拥有的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无竞争力;其次,现如今越发重要的科技、管理和信息等知识要素要能真正的发挥出其价值和威力,离不开各类人才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可以说,人才拥有的质和量决定了国家、民族和企业的兴衰存亡、领先落后以及生存发展,而作为个体的你我他,能否迅速的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也关系到今后的前途与命运。当然了,高质高量的人才背后自然少不了作为人才培养摇篮和供给主体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了。

六、结束语

在令人窒息的处处充斥着买方市场影子和时时弥漫着竞争火药味的氛围里,出于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忌惮,各竞争主体必须得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真抓实干、苦练内功、扎扎实实的夯实自身实力去直面竞争迎接挑战才是其唯一正确的选择,而对有关竞争的作用、目的、对象和手段等要害内容展开系统的思考又是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唯有此,才能在竞争实践中放下包袱、统一思想、轻装上阵了。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基于心理契约的推进组织改革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以“绿色供应链”助力珠三角制造业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