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形象

时间:2022-09-28 12:07:35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形象

《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之作,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故事情节和历史传说中的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作者赋予了这个丹麦王子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并把他塑造成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哈姆雷特是个内心世界异常丰富的悲剧人物,这一点有别于西方其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让世界为之惊叹。正如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赫尔岑说:"对莎士比亚来说,人的内心就是宇宙,他用天才有力的笔描绘了这个宇宙。"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丹麦王子成为不朽的文学典型,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悲剧性的一生呢?

一、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虽然哈姆雷特出身于王室,属于统治阶级,但是他曾离开丹麦在号称新思潮堡垒的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在那里全面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并形成了一整套对待人类、人生、爱情、友谊等的人文主义观点。他认为"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此时的哈姆雷特对人类是报有美好的愿望的。他具有美好高尚的品行,这使他成为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王子,无论是他的情人奥菲丽亚,还是他的敌人克劳狄斯都这么认为,哈姆雷特对一切都报乐观态度,对生活充满希望,是个快乐的王子.

然而他却陷入了家庭的不幸之中,宫廷中老王去世,新王克劳狄斯即位,敌军压境,宫廷却通宵达旦的酗酒取乐,这一切,使原本快乐的哈姆雷特陷入痛苦深渊,但是,接下来面临一系列更为惊人的巨变:母亲匆匆下嫁为人阴险的叔父,昔日朋友不再投合,情人似乎也被人利用,无法交心……。悲恸与迷惘之中,父王亡灵现身,告诉他叔父弑君篡位的真相,并交托给他一项"神圣使命"---铲除奸王,为父报仇。"复仇"这一主题天然地带有悲剧性质。复仇的过程就是流血、杀戮的过程。即使复仇的结局能令人心大快,但其进程中,复仇主体难免要以"较小的毁灭"为代价来换取仇冤的昭雪。哈姆雷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举起复仇之剑,也是对人文精神无奈宣战的悲剧。他开始只想报私仇,但这仇恨抹去了他的天真,使他学会用冷静的眼光看世界。这样,无数以前不曾留意的黑暗涌入其视界,使他意识到"丹麦是一所监狱",意识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而父亲给予他的复仇命令,也在此情境下自然升华为"重整乾坤"的重大历史使命。哈姆雷特是崇高的,但崇高与牺牲精神自古相伴,形影不离,这就注定了哈姆雷特的悲剧---不管复仇成功与否,一人之力终究无法与整个黑暗势力抗衡,复仇王子的路,只有通向毁灭。

二、矛盾性格中所蕴含的悲剧

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的,他内心剧烈的矛盾,难以自处:叔父既是堂堂的国王,又是弑父夺母的仇人;母亲既是亲人,又可能是仇人的同谋帮凶;俄菲莉娅既是情人,又是仇敌宠臣的女儿,一切可疑,没有什么可以无忧无惧地去相信!去依靠,身处这种险恶的环境之中,一步走错即会满盘皆输,孤独的王子唯有装疯,正义在胸的王子,却不得不用非常态的极端手段来周旋于宫廷之中,这种人文主义者的孤单无助令人嗟叹万端。而更深层的是,哈姆雷特之疯无疑也是其精神危机的自然流露,在疯狂的快意中,他第一次清醒而残酷地看到了人世的混乱,丧失了对人的敬意与信任,认为人类毫无高贵!真诚可言,昔日高扬的人文主义大旗在他心中倒下了,这种价值信仰的真空,令人因悲凉而窒息,虽然之后的思索使他最终选择了反抗黑暗之路,但他的疯,已经不觉间震慑了观众的心。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则集中地体现在其犹豫上面,他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但是,有了思想的座标,他却迟迟拿不出行动的具体方案,他所犹豫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怎样去做。他的犹豫,固然可被解读为在孤军奋战时的深思熟虑与小心谨慎,但亦折射出了其性格中天生的软弱与彷徨。这种正义与软弱并存的性格特点多次令他延误了时机,置自己于不利的境地。但哈姆雷特并非只有被忧郁和犹豫禁锢的一面,他在耳闻目睹一桩桩罪恶的过程中逐渐步向坚强,最终在与恶势力的抗争中做出了奋力一击,以自己的牺牲捍卫了人的尊严。

一波三折的剧情带给观众的,是无比的震撼与含泪的思索: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人性弱点与英雄使命的冲突,这种弱点与生俱来,无可改变,它使得丑更强大,美更脆弱,最终导致了悲剧英雄的陨落,同时,我们亦深感邪恶势力与反抗者的力量悬殊,哈姆雷特很清楚这一点,他曾反复自问,在永生的真神被送上审判台之后,我这有限的肉身能否代替他拯救世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但英雄的可歌可泣,正在于明知自己的身躯会被邪恶轧为碎粉,仍然高唱战歌,从容赴死。而在他长眠之后,人类世界血腥依旧,黑暗和疯狂仍然如影随形,摧残着无辜的人们。在这种激烈的冲撞之中,悲剧之美诞生了,人类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走出困境的,但哈姆雷特的自寻毁灭却凸现了人性存在的价值,告诫人们精神上的生存比肉体上的苟活更为宝贵,他在徒劳的拯救中将真诚连同希望一起奉献给了他深爱的世人,从而使忧郁王子的形象在人心中得以升华,使观众的感情在热泪中更加炽烈,也使悲剧的力量在悲愤感与崇高感中猛烈迸发出来,荡气回肠,经久不息。

三、真纯爱情的毁灭悲剧

哈姆雷特的爱情亦是一出令人唏嘘的悲剧,俄菲莉娅单纯而美好,她对哈姆雷特深挚的爱恋从未改变过,即使中途被奸王利用去试探他,也是因为误信这是为了查明他发疯之原因,从而拯救爱人于疯癫之中,但这种太过单纯的本性恰恰导致了她的悲剧,"她以善良之心度人,别人却用狡诈之心待她;她的单纯天真使她无法体会王子复杂的心绪与处",而在复仇重任之下,王子也只能忍痛放弃自己的爱人。阴差阳错,俄菲莉娅的父亲又猝死在王子刺出的剑下,这使得见惯了美好与温情的少女再也理解与忍受不了了,最终自溺于滚滚激流之中 ,俄菲莉娅的死,乍看是由哈姆雷特的不信任与不理解一手导致的,但深深思索,这其实是复仇主题所必然带来的无辜牺牲,王子被复仇逼入杀机四伏的境地,他不能走错哪怕再微小的一步,不能相信任何人的感情,俄菲莉娅太单纯了,宫廷的争斗是不会放过她的,在这种必然发生的毁灭面前,哈姆雷特只有铁石心肠,而他痛斥爱人躲进尼姑庵去吧,又何尝不是对单纯少女远离黑暗漩涡的变相提醒?要想与崇高而悲壮的复仇王子携手相伴,需要怎样一颗精深微妙的心灵啊!仅有纯美的爱恋是无法与命运抗衡的,这就是悲剧,残酷而发人深省的美。

总之,《哈姆雷特》展现给观众一幅恐怖的社会缩影图--"罪恶而充满阴谋的宫庭",在这丛林般的宫庭中,要么杀人要么被杀,其恐怖之情似乎到了极点。而莎翁却巧妙地拿对主人翁的怜悯之情缓和了恐怖的气氛,使主题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扩展,延伸。怜悯使恐惧之情得以净化,而恐惧又使怜悯之情更加深邃,而附加于恐惧与怜悯之上的悲剧美则使观众的情感在欣赏戏剧的同时得以感染、陶冶、激奋、升华,从而将这种美感在心灵深处弥漫开来,回味久远。

参考文献:

[1]陈传才,周文柏1文学理论新编[M]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泽厚1中国思想史论:上[M]1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陈,孙景尧,谢天振1比较文学[M]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郑克鲁1外国文学史:上[M]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马新国主编1西方文论史[M]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黄药眠,童庆炳1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M]1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7]钱钟书1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A]1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M]1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8](德)尼采,周国平译1悲剧的诞生[M]1三联书店,1986

[9](英)阿#尼柯尔1西欧戏剧理论[M]1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刘喜娟,毕业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职称:助教,工作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国际板的法律探讨 下一篇:美国社区学院职能扩展之文化价值观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