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姆雷特》悲剧命运内部成因

时间:2022-09-08 06:36:54

浅析《哈姆雷特》悲剧命运内部成因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剧中哈姆雷特的悲剧命运成因多少年来理论界争论不休,本文运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与莎士比亚的悲剧理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命运成因的内部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悲剧理论;诗学;哈姆雷特;亚里士多德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98-01

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他在戏剧史上的造诣可与古希腊的喜剧大师们相媲美,这个名声赫赫、流芳百世的戏剧大师一生留给现世37部作品,其中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是他的悲剧代表作品,其中《哈姆雷特》的影响力最大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一部作品。西方谚语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哈姆雷特的角色可塑性之强,人物性格多样性指广泛。哈姆雷特的人物特性和悲剧成因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哈姆雷特》讲述了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王子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杀兄篡位并娶了兄嫂为妻。在流言和老国王的灵魂显灵之后哈姆雷特开始怀疑克劳狄斯的罪行,却迟迟不肯惩罚凶手。在复仇的过程中,他寻找种种理由,优柔寡断,导致行为的延宕,造成了虽报仇雪恨却搭上了性命的悲剧结局,整个的复仇过程伴随着死亡。哈姆雷特的悲剧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悲剧本身的特质要求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亚里士多德曾为悲剧做下这样的定义,在《诗学》中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个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要使观众在观看戏剧中陶冶情感则要通过对主人公的怜悯与对戏剧情节感到恐惧来达到目的。这样的主旨性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奠定了基础,要完成这样的目的就必须使主人公有曲折的经历与令人怜悯和恐惧的不幸吗――叔叔杀了自己最为崇拜的英雄父亲,自己心目中纯洁的母亲又在父亲死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嫁做人妇,一个原本前途无量的王子,装疯卖傻地一边计划复仇,一面忍受着思想的矛盾――确实达到了引人怜悯的效果。

二、主人公的自身性格导致悲剧的命运

哈姆雷特多疑但正直、嫉恶如仇可是又优柔寡断。多疑的性格导致他对待复仇过于理智,行动过于谨慎,他对待人与事总是用一种人文主义的情怀。他忧郁,向往死亡,这些自身弱点却是导致其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在《哈姆雷特》的序文中,我们会看见这样一句话,借此来证明这个事实。英国学者H.查尔顿说:“在故事中哈姆雷特的忧郁失望,每况愈下,到‘墓地’(五幕 第一场)时达到了最低点,在宿命论思想的滋长之下,根本放弃了复仇责任,而听任命运的摆布了。”而哈姆雷特的忧郁失望来源在哪呢?

首先,哈姆雷特的多疑让他脱离了群众个人奋斗。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的代表,很自然的哈姆雷特把自己当做是真善美、正义、理性的典型,而克劳狄斯一类人则是邪恶、非理性的代表。这是两种人性的较量,而不是两种阶级的较量,他作为一个封建贵族,他依旧不是人民群众的典型代表。尽管他受到百姓“爱戴”,但百姓爱戴的实际上是王室的威严,哈姆雷特依旧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其次,哈姆雷特性格的另一个弱点在于他过于嫉恶如仇,他气愤母亲的背叛,气愤女人的朝三暮四。“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他痛斥克劳狄斯是“一个杀人犯,一个恶徒,一个庸奴,一个冒充国王的丑角,一个盗国窃位的扒手。”哈姆雷特是一个正直的人,他鄙视叔叔的奢侈与。他对国家的忧愁和对家族的仇恨都独自承担着,哈姆雷特就在这样的仇恨的煎熬中坎坷前进着,心中的羁绊让他并不能全身心投入复仇。

第三,哈姆雷特热爱思考且善于思考这无可厚非,但是他思考太过谨慎成为了他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之一。哈姆雷特心中的炽烈的仇恨表现在:“朋友们,我以满怀的热情,信赖着你们两位;要是在哈姆雷特的微弱的能力以内,能够有可以向你们表示他的友情之处,上帝在上,我一定不会有负你们。让我们一同进去;请你们记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守口如瓶。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来,我们一块儿去吧。”从最后这句,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心中的愤懑与忧虑。他要去报仇,这是他最终的目的,但“倒霉的我”则说明这是他被迫无奈的举动,他并没有这样的准备。歌德说:“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他既不能负担又不能放弃的重担下被毁灭了。”

三、结语

《哈姆雷特》的深层内涵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角度的分析其悲剧成因,莎翁作为一个新生势力的代言人,他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他把这种坎坷写出来,刺痛观者的心。所以不管是人物角色内在属性还是作者创作意图的需要都必然导致哈姆雷特要与黑暗势力同归于尽的命运,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将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参考文献:

[1]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上一篇:从社会需求看日用陶瓷设计的必然性 下一篇:洛可可艺术风格对现今礼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