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来自专家的精彩论述

时间:2022-09-27 11:32:06

患者生活小细节, 生命健康大学问答。

洪昭光教授“: 天天微笑容颜俏, 七八分饱人不老, 相逢莫问留春术, 淡泊宁静比药好。”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生活, 疾病减少, 我们都能健康活到一百二十岁, 健康享受每一天!

吕仁和教授: 很多人在刚诊断为糖尿病时, 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其实, 只要做“到 二”“、 五“”、 八”, 绝大多数糖尿病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的, 其诸多并发症也是可以预防的“。 二”――糖尿病治疗的两个目标: 健康和长寿“; 五”――能否健康长寿要看五项指标: 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症状“; 八”――要实现五项指标可采取八项防治措施: 饮食合理、运动适当、心态平衡、口服药、注射药、中医药、针灸、按摩。

张家庆教授: 口服降糖药很多, 国内现有约 5 大类, 即磺脲类、双胍类、α- 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及格列酮类。选择药物大有讲究。首先看病情。血糖稍高者可用一类药中的某一种, 血糖较高者则一般联合用药。还要看除糖尿病外的其他病情。再要看患者对服药方法的要求。最后, 还要考虑经济条件。单靠中药降血糖, 效果很慢, 可把中药作为防治慢性并发症以及辅助降糖之用。至于保健品至多起辅助治疗作用, 如果不用药而只用辅助治疗, 肯定是不行的。

林兰教授: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各有长短。合理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防治并发症,又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减轻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西药用量, 调节脏腑功能; 延缓或逆转并发症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优势。

梁晓春教授: 有些不法之徒常常披着中医的外衣, 造谣惑众, 误导糖尿病患者, 使一些患者放弃正规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也正是这些人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声誉。作为祖国医学的传人, 我们有责任让糖尿病病友了解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些知识,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要成为那些自称医术高明的所谓“ 中医”的摇钱树,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逞主任医师: 在人的一生中, 要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不断遇到的压力, 糖尿病儿童更是如此。儿童 1 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应尽早并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要明确胰岛素治疗不是孤立进行的, 需要在糖尿病计划饮食的基础上合理应用, 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心理治疗及家长与患儿的积极参与配合, 才能使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达到预期的目的。

吕利教授: 血糖的控制除了药物、运动外, 主要是通过热能和碳水化合物的科学摄入得以实现。只要热能科学、碳水化合物占热比合理, 通过实践就能摸索出控制好血糖的规律。

周琴璐研究员: 适度运动对于维持老年人基本生活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适度运动的目的在于: 提高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从疾病和压力中尽快恢复; 改善身体肌肉力量和平衡力; 增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生活获得更多的乐趣。

伍汉文教授: 低血糖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并不罕见。不要惧怕可能发生低血糖而因噎废食, 对糖尿病不积极治疗, 任其发展, 以至病入膏肓。重要的是能认知低血糖, 从而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发展, 对于严重低血糖予以及时治疗, 转危为安。

张承芬教授: 眼睛各个部位均可受到糖尿病的影响。早期眼底病变, 患者往往没有感觉, 不疼不痒, 等到视力受到损害才去看医生, 治疗花费大, 而且效果差。提请糖尿病患者关注自己的眼睛, 定期接受眼科检查。谌贻璞教授: 糖尿病肾病贵在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只有在前面三期积极治疗才有可能阻止或延缓肾损害进展。可是, 患者往往缺乏疾病知识, 未能进行早期检查, 而在出现水肿后才到肾内科就诊, 此时的糖尿病肾损害已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上一篇:1型糖尿病怎样合理使用胰岛素 下一篇:科学家开发治疗糖尿病新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