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艺术”的嬗变

时间:2022-09-27 09:53:45

【前言】“实验艺术”的嬗变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如林一林的行为影像《避暑山庄》,艺术家用肉身和匾额“对抗”着度过了沉重的60分钟。抛开作品注释中关乎宏观文化命题的“格格不入”等信息,林一林在这段极易被浪费的一小时时间里所感受到的疼痛和疲惫,与自我逼迫和坚持间的对峙,更多是一种向内探寻式的冥想,其中...

“实验艺术”的嬗变

多年前,王菲有一张精选集的名字叫做《菲主流》,那时的“非主流”还不是如今的乡村洗剪吹和杀马特们的代名词,而是一个与“先锋”、“前卫”、“实验”等概念息息相关的正能量名词。上世纪90年代风风火火的首都大摇滚,喜欢用“非主流”来标记自我与社会正统潮流间对立的地下姿态;而在同时期的视觉艺术中,还没有多少人去纠结“当代”和“现代”之间的概念区别,“实验艺术”的大概念即包容了大部分“前卫”艺术家们的严肃思考或胡作非为。再后来,“前卫”也变成一个有点土鳖的名词了,如何来界定“前卫”?――做别人从来没做过的事?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创作难免会被过去的阴影沾湿裤脚,宣告“前卫”的勇气在主流艺术圈里也逐渐被弱化了,之后“当代”这个更具包容性的代词便顺利地成为了可以概括今日所有艺术现象的官方称谓。

在“当代艺术”的大背景下,“实验艺术”的概念也脱离了过去必须要具备“批判性”的单一思想指标,并更多地偏向于某种思想或形式上的新鲜与独到。至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过去一直被官方美术界所抵制和遮蔽的“实验艺术”,可以顺利地进入到美术学院和艺术研究院等官方的体制之内。而今年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专门在今日美术馆开辟了“实验艺术展区”的事实,则再次佐证了“实验艺术”的概念在今天嬗变出的模糊与多元――实验可以是苦大仇深,也可以是阳春白雪――在小清新和“叛逆者”不断彼此插队的当下,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将很多原先的叛逆者顺利地转换成为一个个与众不同的“重口味”患者。但公众对于“实验艺术”的认识却大多停留在“必然叛逆”过往印象中,包括一些批评者在扼腕叹息“实验艺术”被官方招安后的堕落窘境时,却忽略了自己吐槽时的口头,也在被这个喜欢“重口味”的时代所不断消费着的尴尬现状。

回到“实验艺术展区”的现场:这次展览因为使用了今日美术馆的全部展厅,所以在空间的安排上并不局促,每件作品基本都能得到比较好的呈现。展览中选择的作品很多都是艺术家过去的创作,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偏向回顾性的群展。在稳妥的基础上寻求细节变化的展览手法,也更多是从作品形式间的呼应关系来进行考量的。

对于一次参展艺术家和作品数量众多的大规模展览来说,这次大展并没有规划出一条特别清晰的线索递进(如时间年表或风格分类等)关系,而是采取了保证每件作品完整性的平铺陈列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具备相应专业素养的观众自由地选择自己想看的作品;另一方面却增加了普通观者进入展览情景的难度。虽然每件作品旁边都附有详细的文字解读,但在展览现场我还是会听到一些观众发出“看不懂”的疑问。个人认为,如果这次展览能对实验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更为细致的梳理,并将不同作品定位在清晰的线索节点上的话,会有效地降低普通观众走近和欣赏“实验艺术”的门槛,也符合美术馆普及艺术教育的基本功能。

在这次展出的众多作品中,有几件让我印象深刻的。

如林一林的行为影像《避暑山庄》,艺术家用肉身和匾额“对抗”着度过了沉重的60分钟。抛开作品注释中关乎宏观文化命题的“格格不入”等信息,林一林在这段极易被浪费的一小时时间里所感受到的疼痛和疲惫,与自我逼迫和坚持间的对峙,更多是一种向内探寻式的冥想,其中时时变化着的、细微又极端的个体体验,是无法通过影像完全表达出来的。观者最终看到的影片只是一层彼时躯壳的复制品,而关于当时“此刻”的身体经验,却永远无法被完整地输送进另一具躯体的痛感神经之内。

萧昱的影像作品《地》,是之前在佩斯画廊实施的行为作品的影像记录,但在我看来这段被剪辑成3分8秒的影像作品却比现场的行为更为精彩:消解美术馆固有功能的行为被“欲盖弥彰”的剪辑方式修剪成一次关于农耕细节的纪录片式特写,再配以田园诗化的悠扬民乐,俨然塑造出了一段与世外桃源相关的理想虚像。但在影片中偶尔“穿帮”的人造灯光和坚硬的画廊空间等,则又让观众恍惚在“影像是否确凿?”的狐疑情绪之中。土地、耕牛、地道的农民和躲在镜头背后狡黠的艺术家,在为实体的展览空间抛出一个让人如鲠在喉的错愕表情之后,又用一段看似循规蹈矩的婉转影像,继续对另一个美术馆的空间功能提出了来自艺术之外的疑问。

还有姜昕宇的《京CT9953停车位》和彦风+吴凡的《自问自答》等作品,篇幅所限就不逐一详述了。

最后,我想对于一个展览,媒体该抱有怎样的立场?一片赞誉的喝彩之声并不会簇拥出真正的繁荣;但情绪化的随性苛责必定会刺痛他者,却未必是自己想像中的那把能够切除病痛的锋利手术刀。如何以尽量客观的角度来评述别人的工作和陈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也需要经常回头反思自己所做过的点滴。

上一篇:探讨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下一篇:《大学体验英语》教材使用感受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