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例急性气体中毒的院前救治体会

时间:2022-09-27 09:26:55

49例急性气体中毒的院前救治体会

[关键词] 急性气体中毒;毒物;肺水肿;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135.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气体中毒包括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的蒸汽等引起的中毒刺激性气体轻者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致喉头水肿、喉痉挛、化学性肺炎、化学性肺水肿;窒息性气体主要引起脑缺氧和脑水肿。因此快速及时措施合理的院前急救,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完成急危重患者的抢救,能够为后续专科治疗赢得时间,使伤残率和病死率降到最低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院前急救救治了多种气体中毒,其中以一氧化碳中毒为首位,油漆中毒为其次,由于院前急救争分夺秒,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院前急救各类气体中毒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选择常见气体中毒病例共49例 男32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27.8岁,其中一氧化碳中毒16例(占32.6%)油漆中毒13例(占26.53%)其他气体中毒硫化氢5例,氟化氢3例,沼气2例。不明气体3例,盐酸1例。

中毒时间4―16小时,中毒程度不等。所有患者均有毒物接触史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咳嗽、胸闷、气促,严重者有昏厥、抽搐、昏迷,3例氟化氢中毒同时存在皮肤烧伤,一氧化碳中毒者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色,尤以两颊部前胸明显,其中出现并发症10例(占20.4%)急性中毒性肺水肿5例 (占50%)急性中毒性脑病4例(占40%)吸入性肺炎2例(占20%)皮肤烧伤3例(占30%)中毒性心肌炎1例(占10%)。

1.2中毒原因:防护不周,不注意劳动安全防治45人占首位,其次为有意接触毒物,有自杀倾向2例,意外1例。

2.结果

院前急救及治疗方法

2.1院前急救常规处置平卧,吸氧,维持气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迅速问明病史,辨清气体类型。

2.2 院前急救主要的特殊针对性处置一氧化碳中毒:给予鼻导管或简易面罩加压持续高流量吸氧8―10升/分,另依病情,心动过缓者肌注阿托品,呕吐频繁者肌注胃复安,部分病人输注ATP和辅酶A,意识不清给予纳络酮治疗。

2.3 院前急救气体中毒应用糖皮质激素要早期、足量、短程使用一般按轻中重分别用地塞米松20毫克、40毫克、60―80毫克

2.4 对出现呼吸衰竭ARDS时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开放气道,简易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

2.5 中毒性肺水肿时,应用呋塞米40―60毫克静注。

2.6氢氟酸有强烈腐蚀性,吸入可出现急性肺水肿,甚至ARDS,可引起肌肉骨骼坏死,发生严重低血钙、低血镁,引起室颤,需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烧伤后,立即冲洗皮肤及镁钙盐类中和氟离子。

3.讨论:

3.1气体中毒机制:气体中毒造成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的刺激损害,危害最大的使化学性水肿,是急性肺损伤的标志,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肺泡上皮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的气―学、气―液屏障破坏,造成毛细血管及肺泡间质形成水肿;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形成肺间质水肿,导致弥散及通气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因此,在肺水肿期必须及时抢救,否则,肺内透明膜形成,毒物直接破坏肺泡结构,损害呼吸膜完整性,影响气体交换,可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

3.2气体中毒通常包括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引起的中毒。 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氯气、光气、硫酸二甲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磷化氢、氟化氢、硫酸、盐酸、硝酸、氨等。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化氢等。这些气体既可是化工原料,亦可是化工生产中的废物。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对皮肤、眼及呼吸道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临床表现有结膜充血、水肿、剧烈咳嗽、咽喉疼痛。严重者产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长期低浓度吸入可导致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

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由缺氧引起。最常见的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即可产生。接触的职业有炼钢、炼铁、炼焦、铸造、锻造车间、煤气发生站、热电站、矿井、燧道放炮、合化氨车间。此外,室内生火取暖,通风不良,亦可产生高浓度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体内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氧大300倍,且不易分离。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腿软、口唇及皮肤呈樱桃红色。严重者意识模糊、昏迷、抽搐、体温升高、四肢肌能力升高、出现病理反射等。

3.3 治疗中国职业病统计资料和化工部40年急性职业中毒死亡分析,窒息性气体中毒发病数,死亡数均居中国每年急性中毒之首,死亡人数约占急性职业中毒死亡人数的65%。刺激性气体中毒轻者可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可致喉头水肿、喉痉挛、化学性肺炎化学性肺水肿,窒息性气体主要引起脑缺氧和脑水肿。院前急救重在抢救及时,措施合理。我们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以新的急救理论为指导,加用了某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用药,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缩短了中重度患者的病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① 高流量持续鼻导管或简易面罩加压给氧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是院前救治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最实用的好方法,也是唯一能够做到的有效措施,它可使患者尽快改善和纠正缺氧状态。患者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血内碳氧血红蛋白增加防碍了氧合血红蛋白氧的离解,阻碍了氧的释放和传递,导致组织缺氧,高流量氧的吸入可使溶解于血液中的氧缺血组织细胞弥散,缓解缺氧状态,并能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改善提高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的血红蛋白的携氧供氧能力,提供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

②糖皮质激素:抑制磷酸脂酶A的活性,减少白细胞三烯生成,减少微血管渗漏,抑制细胞因子生成和炎症细胞活化,减少或阻止液体渗出,是治疗气体中毒最有效的非特异性解毒药,能够积极治疗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及中毒性心肌损害。糖皮质激素要早期、足量、短程使用,一般按轻中重分别用地塞米松20毫克、40毫克、60毫克静注,也可用甲泼尼龙代替。

③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用于呼吸衰竭及ARDS时,可提高肺泡压及组织间压 ,减少肺内静脉回流及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渗出,纠正低氧血症,消除肺间质水肿,防止肺泡萎缩,增加肺泡通气量,改散肺顺应性等。

④利尿剂:中毒性肺水肿时因毛细血管受损,管壁结构失去完整性,发生蛋白质渗出性肺水肿,可用呋塞米40―60毫克静注,减少肺循环血容量,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减少渗出,促进肺水肿液的吸收。

院前急救是迅速而短时的,迅速使患者从急症和危重症中脱离危险很重要,运用以上方法实施院前急救,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同时还应积极治理生产环境,工业通风,加强个人防护,遵守工作规程,加强防毒知识宣传。

参考文献

[1] 李奇林. 急性中毒中西医结合救治临床思维探讨[A]. 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 2008.

[2] 李奇林. 急性中毒中西医结合救治临床思维探讨[A]. 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 2008.

[3] 邱俏檬, 洪广亮, 刘刚, 卢中秋, 吴斌, 李景荣. 农药急性中毒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A]. 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 2008.

[4] 李奇林, 许兆忠, 刘斌, 胡环秀. 救治急性中毒致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症的策略探讨[A]. 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 2008.

[5] 卢中秋, 洪广亮, 邱俏檬, 刘刚, 吴斌, 李景荣. 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A]. 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 2008.

上一篇: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的临床比较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