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浦东探索 智慧城市建设路径

时间:2022-09-27 09:04:28

立足浦东探索 智慧城市建设路径

“智慧浦东”建设紧紧围绕“转型发展、民生优先”,从最关注、最迫切的需求出发。

作为国内最早“吃螃蟹”的城区,浦东新区自2008年提出建设“智慧浦东”至今,在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探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思路方面正在逐步形成具有浦东特色的路径和模式,现总结成文以飨读者,希望为中国智慧城市提供建设性的思路,用智慧引领发展模式变革,让城市更智慧、产业更健康、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智慧”让城市更美好

智慧城市不是一个时髦概念,应是基于城市发展的基础做出的战略决策。“十一五”时期,浦东新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成效显著,信息化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部分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基本建成了电子政府“五横两纵”框架体系,校园网实现区内550余所职校、中小学、幼儿园互通互联;信息技术向城市管理、金融、航运、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广泛渗透,大部分领域已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占上海市信息产业半壁江山。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国家信息化最高荣誉“中国城市信息化卓越成就奖”。智慧浦东建设正是基于浦东新区“十一五”信息化建设成就而提出的。

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领城市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生活模式等方方面面发生革命性变革。“智慧浦东”以“智慧引领模式变革”为主线,把握“更无线、更高速、更融合”的信息化时代特征,以提升民众幸福感和城市运行效率为目标,在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各个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融合化、开放化”的信息技术深度应用,进而构建科学、智能、人本、协调的城市内生系统,全面实现基础设施高端化、政府服务协同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公共服务网络化、市民生活数字化、新兴产业融合化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化。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国家“十二五”的重点任务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将聚集政府、社会、企业方方面面的力量,不仅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走向更为便捷、高效、智能、绿色,更将带动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实现更大发展,并催生出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智能产业和智慧应用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智慧城市建设是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国家“十二五”的重要思想是聚焦民生。“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通过先进发展理念的树立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让城市管理神经末梢的“感知”更加灵敏、城市信息的“传输”更加顺畅,进而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产业发展更加“健康”、政府服务更加“高效”。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更加聚焦、更加高效地推动审批平台、电子病历、电子书包、智慧养老、市民培训等为民项目的顺利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只有将民生工程放在第一位,才是“智慧”的要义所在。

智慧城市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为各种类型的企业都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如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上为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和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制造商提供了发展空间;在示范应用项目上为中国银联、贝尔软件、宝信软件等各类软件和信息服务商提供了发展空间;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理念,为新兴交叉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如西本新干线、1号店等企业;在智慧产业发展上,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转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升能级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空间。以“智慧浦东”建设为旗帜,汇聚了一大批企业为之而奋斗,仅2011-2013年三年行动计划就涉及数十家企业,118项重点项目。

“智慧浦东”建设阶段成效

基础设施品质全面提升。截至2012年1季度,城市光网覆盖137万户,中国电信创新孵化基地落户康桥产业园区。浦东已建设基站总数4296个,其中3G2278个、4G100个,Wi-Fi场所1944个,中国移动TD-LTE试验网在浦东首呼成功。“陆家嘴无线金融城应用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用户数37万户,NGB用户数23.5万户。

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通过示范应用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云计算走下云端,被确定为上海市云计算应用示范区,上海云海数据中心落户临港,“银联移动电子商务综合云”、“盛大云”、“医疗云”等项目获批国家和市示范项目。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实现新突破,获批上海市物联网产业化基地,亿通国际、迅图数码、多利农庄等一批骨干企业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市物联网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取得实效,第三方支付、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管理等新兴电子商务模式蓬勃发展,2011年浦东电子商务商品交易额达3106.6亿元,占全市58.4%,是国家第一个电子商务综合创新实践区。

“两化融合”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发展。紧紧围绕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以整合供应链、建设行业平台为突破口,推动钢铁、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持续前进,以制造业为重点,推动造船、汽车、飞机、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亿通、可鲁、畅联、中远航运、西本新干线、沪东重机、良信电器等一大批两化融合示范项目,获部、市、区支持。浦软汇智云、张江营销等开创了为高科技企业服务新思路。目前,“不生产一吨钢”的浦东,却由于西本新干线、东方钢铁、我的钢铁网、锦商网的存在,处于对钢铁行业资源(包括钢铁物流等)有效配置、对提高钢铁产业链核心价值有特殊贡献的地位。

城市管理更加高效。公共数据中心、市场主体资源整合与应用平台、实有人口信息数据库等项目建成,推动政府跨部门数据协同共享。启动实施“智慧公交”试点,优化市民出行体验。推动基于射频识别的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系统建设,提供公共查询服务、公布产品的安全溯源信息。启动建设基于人体生物信息采集的公安刑侦信息共享联动平台,加大力度促进信息化推动刑侦工作模式转变。推动食品生产企业信息采集、特种设备监督信息管理等智慧应用建设,为保障新区产品质量达标提供技术支持。

市民幸福感得到加强。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医疗卫生信息共享联动工程等项目建设,实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市云计算应用示范项目——新区第七人民医院“医疗云”试点,为云计算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推广探索经验。通过为老养老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在健康咨询、紧急救助等方面探索助老养老生活新模式。通过基于社区服务模式的健康管理服务网络平台,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转变。通过助残就业应用平台,为新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通过建设无线智能电网低压集中抄表系统,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新区各部门凝聚力得到加强。浦东新区将“智慧浦东”作为一项战略性系统化工程,以浦东新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为核心,徐麟书记亲自挂帅,形成委办局、开发区管委会、街镇协同推进的内部工作机制。同时,积极与国家、市级相关部门沟通,形成部、市、区上下联动、全力推进的外部工作机制。招商引资的策略发生了变化,重视总部经济的同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的意识更强。正在结合新区二次创业发展的深化和需求,研究制定新区进一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拓展计划。

“智慧浦东”建设体会

厚积薄发,顶层设计理顺发展脉络。良好的实践一定是构筑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自2008年提出建设“智慧浦东”构想,2009年启动“智慧浦东”建设思路研究课题,到2010年编制智慧浦东“十二五”规划,浦东新区一直致力于研究探索智慧城市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对智慧浦东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推进路径进行反复论证。2011年6月《智慧浦东建设纲要(iPudong 2015)——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即“3935战役”。在规划指导下,浦东新区还通过组织制定2011年、2012年度智慧浦东工作要点、《推进智慧浦东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以及近30个智慧浦东相关领域的三年行动计划,将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层层分解,分阶段、分步骤落实,形成了区委、区政府领导挂帅,全区各部门、开发区、街镇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共同推进智慧浦东建设的良好局面。

聚焦重点,“智慧”领域全方位发展。“智慧浦东”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协同化为基本特征,是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浦东新区“十二五”的重要战略规划之一和“二次创业”的重要引擎。“智慧浦东”建设紧紧围绕“转型发展、民生优先”,从最关注、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在加快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度,提高智慧产业贡献度和优化建设环境四个方面,全面出击、产用联动、试点先行,力争通过各类示范项目的实施,不断丰富“智慧浦东”内涵,为市民提供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通畅安全的交通、清洁安全的水和食品、便捷的医疗服务、低量的能耗和碳排放、高效热情的公共服务、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力争将浦东新区建设成为上海“智慧城市”示范区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先导区。

破冰理论研究,理论和实践相互验证。2009年,启动开展智慧城市发展思路、实施路径、评价体系、两化融合指数等理论研究,于2011年“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荣获“2011年度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经过一年左右的持续研究、修改完善和试评估,提出了智慧城市评价的6个维度、18个要素、3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今年4月2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和“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成为浦东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智力支撑。

智慧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长期、持续的下大力气建设。在浦东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是对方方面面的挑战,如对项目建设者驾驭新技术能力的挑战,对管理者协调推进能力的挑战,对推进实施者持之以恒、逐一落实的耐心的挑战、对很多人头脑中固有的“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信息化建设”的错误认识的挑战,对普通市民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知水平的挑战等等,需要国家层面有统一的部署和规划,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实际工作者的艰苦奋斗。相信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

上一篇:“智慧城镇”应用落地 下一篇:城市的智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