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常态教学 融合集体智慧

时间:2022-09-02 05:03:54

立足常态教学 融合集体智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校也开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其中“三人一课”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自我校“三人一课”教学教研集体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大力响应,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本文中,笔者以冀教版一年级第二单元第八课《春雨的色彩》为例,介绍了我校开展“三人一课”活动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三人一课 教学 教研 活动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之间也应加强合作,进行思想上、教学上的交流沟通,实现共同成长。而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最近我校开展了“三人一课”活动,即同年级组三位教师同备一课,在同一时间段依次讲同一课,立足常态教学,融合集体智慧,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本文将就一年级的三位教师执教的内容为冀教版第二单元第八课《春雨的色彩》这篇童话进行案例分析。这篇课文内容较浅显,但如何让学生打破固有的“雨是透明的”的认识进而理解文中小燕子、麻雀、小黄莺所说的春雨的色彩呢?这是教学的难点。执教过程中三位教师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突破课文难点。

教师一

教学片段:

师:小燕子是怎么说的?

生(读):“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地绿了。”

师:小麻雀是怎么说的?

生(读):“不对,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师:小黄莺是怎么说的?

生(读):“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黄了。”

师:它们说得对吗?

生(齐):不对,春雨是透明的。

师:对,春雨没有颜色。因为小鸟们看到绿色的草、红色的花才说春雨是有色彩的。

教师二

教学片段:

师:(出示课件:雨中的绿草、桃花、油菜花)

小燕子、麻雀、黄莺说得有道理吗?你们同意吗?

生(齐):同意。

(一生举手)生:不同意,春雨是无色的。

师:从科学角度讲春雨是无色的。那么在小鸟的眼里为什么会有颜色呢?这是因为草本来就是绿色的,桃花本来就是红的,油菜本来就是黄色的。春雨滋润了大地,落到什么颜色的植物上就是什么颜色的。

评: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春雨的色彩实际上是指它给万物带来生机,所以春雨的颜色就是万物的颜色。第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破难点,第二位教师虽然解决了本课难点,却太过直接,没有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中,三位教师针对如何突破本课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研讨、调整,由第三位教师进行执教。

教师三

教学片段:

(课一开头)

师:你们见过春雨的颜色吗?

生(齐):没有。

师:但这一课却赋予了春雨美丽的色彩。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在学习中我们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听老师读童话……

评:课一开头教师就告诉学生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所以才赋予了春雨美丽的色彩,并提出学习要求: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师提前埋下伏笔,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因后面学到春雨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而感到困惑。

师:小燕子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它的根据是什么?

生:春雨是绿色的。因为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变绿了。

(教师出示课件:雨中草地)

师:小麻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它的根据是什么?

生:春雨是红色的。因为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教师出示课件:茂盛的桃花)

师:小黄莺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它的根据是什么?

生:春雨是黄色的。因为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黄了。

(教师出示课件:黄澄澄的油菜花)

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山坡上、花园里去看一看?

生(齐声高喊):想!

(教师出示课件:大自然中各种景物―春天树木花草颜色明艳、河水清澈、鸟儿鸣叫……)

(看的过程中学生不住发出啧啧感叹)

师:看了大屏幕,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1:春天真美,到处生机勃勃。

师:为什么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2:是因为有了春雨,是它使小草更绿、桃花更红……

师:是的,正因为有了春雨的滋润,万物才充满生机。春雨的色彩不就是这大自然的色彩吗?感谢春雨给我们带来这么美丽的春天!在你的心目中春雨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3: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白了。

生4:春雨是蓝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小河里,河水蓝了。

(学生发言踊跃)

评:第三位教师吸取了前两位教师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巧妙地利用课件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产生共鸣,突破了教学难点。

思考:“三人一课”为同一教研组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活动平台,共同探析,共同成长。执教的三位教师组成了一个动态、有机的共同体,经历了“讲”“说”“议”“再讲”,如此螺旋上升,则会使教学生机盎然。

实践证明,教研不是一个人的事,个人的单打独斗往往走不出课堂本身的局限,走不出个人经验的狭隘空间。唯有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学习,才能开阔个人视野,达到理性思考的境地。“三人一课”从教师个体、教研组、学校三个层面开展了互动合作模式的培训,大家于同一时间同一课题框架内,交流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尝试和教学困惑,集思广益,扬长避短,融合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磨砺、认同、重构和扩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集体备课也已经成了我校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我们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平台,是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家交流体现集体智慧的又一种教学教研形式。自我校各教研组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以来,许多教师都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集体备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与研究的平台,所以我们特别喜欢这种备课形式,我们也将继续与我校的广大教师一起,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活动中,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为打造高效课堂而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

崔云,女,33岁,小学高级教师,现担任,邢台市南园路小学教科研处主任,任教十年来先后获得邢台市“先进青年教师”、邢台市“教坛新秀”、邢台市“科研型教师”等称号。曾多次代表区、市参加省、国家级公开课教学活动并获得奖励。

上一篇:浅析小学科学教学的生活化 下一篇:初中语文作文辅导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