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格教育

时间:2022-09-27 07:41:24

青少年人格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对人格的忽视。重智能、轻人格,是各类学校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而产生的“通脖。这一片面的教育取向已经产生了许多不良效应。

重视学生智能培养,这是无可非议的。这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为未来社会培养“英才”、“通才”、高智能人才的必要措施。但单方面地强调智能培养,忽视人格塑造和全面素质训练,这就必然导致青少年畸形发展,最终使培养的人才“高智能、低素养”,与社会所需人才完全“错位”。

现实教育实践中,有一种普遍的错误倾向,就是把学校教育“窄化”为智育,又把智育“残缩”为分数,许多工作方式明显地表现出重智能、轻人格;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轻特长、志趣发展;重接受和记诵学习,轻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流方面的学习;重埋头苦读,轻愉快巧学等。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常把高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忽视对其人格作出评价。往往一些高智能、高分数的学生在人格上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由于智能的光环作用而不易被发现,以致未能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笔者曾对荆沙市15所学校的21个高智能学生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存在自私、虚荣、狂妄、冷漠、自我中心、内心孤僻、嫉妒心强、心理承受力差等人格缺陷。他们一遭遇挫折或失败,就在日常行为中伴随有或多或少的变态、失常表现。

据北京市中学生体质调研组对数十所中学的学生所作的心理卫生调查,当前中学生中生活上常感孤独的占11.3%,有时感到孤独的为65.7%;想远离亲友而独自生活的占37%;对自己的未来很缺乏信心的为13%,信心不足的为25%;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是为了什么的占7%。[1]另有心理学家曾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42.73%的学生感到经常“做事容易恐慌和紧张”;55.92%的学生感到经常“对面临的事情过分苦恼和烦闷”;47.41%的学生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感到无法与人相处和交往;62.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常感孤立无援”;46.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感到无法忍受”。[2]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现有的重智能、轻人格的学校教育模式,已经造成了种种误区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客观背景呼唤学校要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人格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学校教育“舞台”的。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前进的。要改革就离不开创造与竞争,创造性与竞争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社会特性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只有培养和造就大批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能够经受困难与挫折考验、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重视学生人格建塑,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重视人格教育,也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建塑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

人格失落是当前我国学生中一个应当重视的现象。改革开放将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但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许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也伴随着科技文化的引进进入我国校园,使得我国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入了冲突、困扰,甚至一度出现混乱状态,心理状态的倾斜与失衡普遍,人格“低落”、“缺失”、“扭曲”、“变态”等现象呈现出增长势头。这是很令人忧虑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实质上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希望工程”。

从更广的视野来思考人格教育的价值,它还具有推动、升华社会文明的巨大作用,是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这不仅有助于弘扬我国民族精神,而且有助于克服和消除我国传统人格中许多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学校人格教育,正是着眼于对青少年一代优秀人格的塑造和建构中华民族的新文明。因而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那么,本文所倡导的人格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关系呢?在理性思考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它们有哪些一致的地方,又有哪些差异呢?这是实施人格教育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

素质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3]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以及人们对素质问题的深入思考,素质的概念从外延到内涵都有了扩大,当代人们对人的素质的理解是一个相当广阔的概念,即指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的相对稳定的素养或特性。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必要的教育手段和措施,使人的各方面的素养得到完善和提高。它所强调的是如何因势利导地完善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优化、完善人的素质,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人格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多方面的涵义,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4]照此解释,事实上,人格就是由诸多活跃的心理倾向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体现个人品格的独特的反应系统。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人格与素质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就联系来讲,人格是素质的重要内容,人格在心理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个人的素质好不好,与其人格因素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人格素养不健全,其文化、智能、品德、劳动、生理等方面的素质便难以发挥到高水平。就其差异来讲,素质强调的是人的稳定的素养或特性;而人格则强调在素质基础上,深入到人的品质的底蕴,提高到社会品格的层面上来考虑人的素养。人格更看重人的心理素质的“质”的要素,更看重个体后天习得的社会性成分。因此,人格实质上是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文化、科技、审美、劳动等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独特素养的整合系统。近代学者王国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5]的话,可以形象地说明素质与人格的关系,“高品格”的素质,即可称之为人格。

人格教育是对学生素质提出“高品格”要求的教育,是现代学校优化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如果说素质教育是着重从教育方向上对教育进行面上的规范的话,那么人格教育则着

重向纵深开掘,立足于深层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它不仅强调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而且更强调人的素质的“质”的提高,更强调在人的个性差异上的充分发展,使人的素质得到更有效度的培育和提高。

人格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健全、优良的人格,因而人格教育的内容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确定。

根据我国青少年的现状与实际,笔者认为我国青少年优良的人格系统应主要包括下列要素:(1)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2)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3)忠诚踏实的生活与工作作风;(4)勇于挑战的创新意识;(5)富有弹性的适应能力;(6)百折不挠的抗挫精神;(7)强弱适度的情绪反应;(8)善于与人相处的社交能力;(9)自我调控的理智行为;(10)热烈饱满而又稳重坚定的行为品格等。

围绕上述目标思考,我国学校人格教育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

1.智慧健全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课程学习、作业练习以及保健讲座等方式,对青少年的大脑及神经系统进行科学的刺激、训练和保健,促其功能得到科学、全面而有序的开发和发展,采取常规的或特殊的教育、训练方式,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正常发展,潜能得到挖掘,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展现。避免感知缺损、记忆受阻、思维障碍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

2.情感培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疏导、实践体验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情绪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自身情绪变化的一般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有效调控情绪的一般手段和技巧,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措施,防止焦虑、躁狂、抑郁等病态人格的产生和蔓延。

3.意志训练教育。主要通过各种说理和实际锻炼活动,使学生了解意志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掌握自身意志品格中的优点与弱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和果断、持久的行为品格,注重引导学生克服优柔寡断、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等不良意志品质,增强抗挫能力,养成藐视困难、勇于拼搏的品质和精神。

4.环境适应教育。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参与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未来社会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了解和掌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使他们敢于正视现实,面对未来,学会处理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当前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学会以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去迎接新生活,适应新环境。

5.社交和谐教育。主要通过组织校内、校外各种类型的社交、通讯、联谊等活动,使学生逐步认清人的本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懂得社交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生活方式,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社交技术及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帮助学生克服自我封闭、人际隔阂、社交恐惧等不良人格表现。

6.自我保健教育。主要通过心理辅导、咨询解答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人格健康的一般标准及自身人格的一般状况,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人生必备的保健策略和战胜某些人格偏差的技术及方法,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身心状态,自我消化内在冲突。

人格是一个极为广阔、复杂的心理现象,个体的人格表现也十分复杂和广泛。为了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格教育,有必要对青少年人格进行类型划分。下面本着力求反映我国青少年人格真相的原则,运用系统归纳和分析组合的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学生日常生活心理、行为诸方面的种种人格表现进行归类划分:

1.健全人格型。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格类型。其表现为个体人格结构中知、情、意、行诸方面都达到了均衡的高水平建构。人格表现往往处于优化状态。在认知系统方面,能主动观察和思考,大胆想象,努力探索,积极行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在情感系统方面,具有较强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其它高尚情操,情感冲突较少;在意志和行为方面,能自觉按高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调控行为,目标明确,行为坚定,具有较强的抗挫能力。青少年学生阶段,完全符合这种类型的人并不多,但接近或趋向这种类型的人却也不少。

2.认知倾斜型。其特点是人格结构中认知系统显著发展而情、意系统明显较差。一般智商较高,头脑灵活,能产生许多独特见解和大胆设想,视野较广,感知敏锐。但由于情、意系统的发展落后于认知系统,故内心冲突大,思想矛盾多,经常表现出冷漠、懒散、缺乏恒心、情绪波动等。由于人格结构中几个主要要素不协调,增加了“内耗”,常妨碍其聪明才智的发挥。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片面强调智能而忽视情感培养、意志训练所致。

3.情绪偏颇型。其特点是人格结构中情感系统特别发达而知、意系统却显著落后。一般活泼、开朗,充满激情,善交往,兴趣广泛,直率豪放。但由于知、意水平不高,常在日常生活中不善决断,缺乏独立见解,处理问题比较草率,意志薄弱,挫折耐力差。其形成主要是由于缺乏严格的认知教育和艰苦环境磨练所致。

4.意志偏重型。其特点是人格结构中意志系统显著发展而认知系统一般,情感系统滞后。这种类型的学生目标坚定,行动自主,勇于进取,耐挫能力强,在克己、忍耐、自信、顽强等方面表现突出。但由于情感系统滞后,常表现出冷淡、缺乏生气、不善协作、独断专横、固执刻板等。其形成大多与个体经历了过多的生活挫折或艰苦生活锻炼有关,也有的是由个体早期缺乏关怀和情感熏陶所致。

5.平庸型。其特点是人格结构中知、情、意三大系统都处于一般或不很高水平,其整体结构处于一种平缓、松懈状态。这种类型一般内心冲突不大,思想负担不多,处事谦让,与人无争,性情温和,厚道老实。但这类学生明显地缺乏主动性、进取心和成就感,缺乏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其形成主要是由于以往缺乏能促进发展的严格训练和激励性教育所致,有的也与学生缺乏自我完善意识和自我发展的紧迫感有关。一般来讲,这类学生发展潜力大,如能从严训练,善于开窍,他们往往能很快跨入先进行列。

6.变异型。其特点是人格结构中知、情、意三大系统极不平衡、极不稳定,经常呈现出激烈动荡、摇摆不定以至混乱的状态。有时一个系统会突发性地发展,而另一些系统则完全陷入呆板、迟钝状态,这就使得某些个体的人格表现呈现偏见、固执、严重扭曲,甚至越轨、变态等行为反应。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盲目自卑、狂妄自大、病态恐惧、极度倔强、刻板固执、孤独症、躁狂症、抑郁症等,实际上都是人格变异的表现。变异型人格的形成,有的与生理原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环境不良和教育不当有关。变异型人格中潜伏着巨大的心理危机,常使青少年心灵深处伴随痛苦、矛盾、冲突等心理困扰,而且极难自我解脱,如缺乏及时的“救助”和指导,极容易导致精神状态的瓦解和崩溃。此类学生,尤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

健全型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是青少年优良人格所追求的标准。大面积培养学生健全型人格,使其原来的人格类型逐步向健全型转化,使变异型人格逐步向正常人格“靠近”,进而使学生素质逐步得到完善和优化,这是现代学校人格教育的根本目标。

人格教育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就是通过有针对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心理结构中知、情、意、行诸要素协调起来,使不平衡的部分平衡,使滞后的部分通过重点培养和特别训练达到与其它要素平衡一致,从而使心理结构的整体功能达到和谐、均衡,形成一个高层次的心理活动的完善系统。

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形式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实际上,学校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可以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

那么,具体来讲,怎样实施人格教育,才能有效促进青少年优良人格的形成呢?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认知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行为的最高层次的参照系。人格,实质上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上的“外演”与展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优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教育中如能很好地解决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其人格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此,应高度加强理性教育和认知训练,可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形式,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2.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尊、自重、自强”。这是对高尚人格渴望与追求的最重要的内部动力。现代青少年人格结构中普遍性地少了锐气,多了惰性,其原因就在于缺少“三自”精神。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三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结构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长此以往,人格结构中的积极成分就会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3.积极组织交往活动,拓宽学生心理空间。人格教育,需要在更广阔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往学习。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知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健康的人格总是离不开交往的,离群独居,必然心胸狭窄;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立情绪。为此,一定要注重学生社交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地组织文娱联欢、体育竞赛、通讯联络、旅游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从中增强他们主动社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习惯,锻炼其社交能力,为形成良好人格奠定基矗.

4.合理组织竞争活动,培养勇为人先精神。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有了大胆开拓,勇为人先的竞争思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人格障碍就会缓冲化解,甚至烟消云散。为此,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竞争思想,合理组织富有竞争性的活动,如学科竞赛、学风竞赛、评等评优、升学教育等,使学生受到竞争的熏陶和训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自我求成”、力争上游的能动机制发展得更为强烈,而且能催化潜能,调动学生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潜在上进要求,使之活跃、强烈起来。长此教育和训练,就能逐步形成敢于拼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人格品质,这就有助于改造学生身上存有的甘居下游、萎糜不振等不良人格表现,推动学生的人格“加速度”向完善状态发展。

5.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人格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需要学生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人格的塑造过程,说到底,实质是个体心理结构的“自组织”过程。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人格的明确要求和强烈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人格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指导与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为此,应努力设法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使他们懂得优良人格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建构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如“吾日三省吾身”,严格解剖自我,然后选择有效途径去克服弱点;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座右铭来激励和督促自己改造自身人格;指导学生以写日记、周记的方式自我解剖人格弱点,提出自我改造的设想和措施;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投身实践活动,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来完善人格。这些方式,如能因人而异,指导得法,恰到好处,必能有助于学生优良人格的形成。

6.重视人格缺陷者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帮助他们尽早健全人格系统。对于有人格缺陷的学生,学校和教师要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指导,一方面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人格缺陷,并对其危害有深刻认识,产生致力消除“顽疾”的信心和紧迫感;另一方面可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强化他们的某些心理素质,提高某些素养的水平,增强某些品质的力度,用以抵消或“淡化”那些不良人格品质,长此以往,其人格缺陷就能逐步得到消除

上一篇:新生入学教育 下一篇:体育整体本位和个体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