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开发和农民工意见

时间:2022-09-27 07:04:35

劳务开发和农民工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以技能培训为支撑,以转移输出为重点,努力实现劳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奋斗目标

力争全年实现转移和输出农民工3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1亿元,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9万人次、引导性培训7.5万人、农民工技能培训2.8万人(具体任务见附表)。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整合现有培训资源。着力发展以县职中、县就业训练中心、太乙职中等为重点的省、市级劳务培训基地。依托省、市级劳务培训基地,积极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各类培训机构和社会办学力量开展农民工培训。

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围绕“五十万劳动力培训”工程,抓好“劳务扶贫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劳务品牌培训”、“预备制培训”、“失地农民培训”、“失业返乡农民工培训”等培训项目,不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坚持职业技术培训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培训学习与鉴定发证相结合,技能培训与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择业观念教育、竞争意识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搞好18—35周岁青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打造“射建工”、“射缝纫”、“射保安”、“射厨师”、“射数控”等*劳务品牌,在国内外劳务市场上树立成规模、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务队伍。

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等方式,结合我县现代农业建设,组织开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并结合开展农业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通过技术培训,使受训农民基本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及相关知识,并通过受训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优势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拓宽就业渠道,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

稳定劳务输出规模。巩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成果,充分发挥和扩大劳务输出基地县作用,加强与劳务输入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用工企业的协调沟通。稳定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增加劳务收入。

推进农民就地转移。扩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增加农民季节性务工收入。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旅游等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扶持一批配套协作加工的优势骨干企业和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延伸产品和产业链,创造更多的就地就业岗位。科学统筹规划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捆力度,着力改善农村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三)创建宽松环境,促进回乡创业

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思路,积极引导、优化服务,大力宣传回乡创业的成功典型,加大回乡创业扶持力度,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引导和支持外出务工拔尖人才带技术、资金、项目回乡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四)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合法权益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整合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咨询、择业指导、技能培训、出行票务、证件办理等相关服务;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和企业招用工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介或以招工为名坑害农民工的违法犯罪活动。

完善农民工维权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同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工作协调,实施好中加农民工转移劳动权益技术合作项目,加快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农民工生活工作环境

充分发挥“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和“华西民工救助中心”作用,积极为外出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作用。依托联络站做好收集用工信息、开展对外协作、组织劳务输出输入对接、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工作,确保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建立绩效挂钩和奖惩机制,落实联络站的任务和责任。

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宣传,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和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形成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的机制。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逐步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依法维护农民工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鼓励农民工对自己的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实现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积极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新模式,努力营造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浓厚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切实加强对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纳入本地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及时研究解决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健全劳务工作机构,强化人员、经费保障,确保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顺利开展。

(二)建立协调机制

坚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与民工输入地相关机构的联系,实施联手维权,跨区维权,形成双向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新格局。建立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基地乡镇、重点用工企业和省市级劳务培训基地的制度,制订有效措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三)健全宣传机制

要大力宣传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劳务开发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民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健全管理机制

整合相关网络资源,扩大和提升农民工远程见工系统的平台作用,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信息网络建设。统计部门要结合农村住户调查开展统计,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结构、外出务工的地域分布、从业情况、收入状况,开展统计资料分析,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公安部门要在日常户籍管理中,掌握农民工的人口信息,在年终上报人口信息的同时,上报农民工人口信息情况;计划生育部门要健全农民工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和反馈制度,用好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向输入地、输出地提供农民工婚育信息。

(五)健全投入机制

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投入,建立财政、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增设外出务工人员短期贷款、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助学贷款、外出务工家属生产性小额贷款等贷款项目,促进劳务开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学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意见 下一篇:职业教育三年攻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