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抢抓“五水共治”战略新机遇推动浙江水利发展再上新台阶

时间:2022-09-27 06:12:53

浅谈抢抓“五水共治”战略新机遇推动浙江水利发展再上新台阶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利生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浙江产业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逐渐增加所带来的水资源问题日益加剧,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和紧缺的问题,浙江省在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战略。本文简单的介绍了“五水共治”的内容,分析了目前浙江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五水共治”战略推动水利发展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五水共治;水利发展;推动措施

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带来的水资源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社会严峻水资源紧张问题以及社会不断发展的现状,传统的发展策略已经不能满足水利发展的需求了,需要不断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自我探索的同时学习国外的丰富经验,然后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改善,那么“五水共治”战略的提出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 “五水共治”战略概述

首先所谓的五水就是指洪水、节水、涝水、洪水以及污水这五个方面的内容,相应的治理措施为防洪水、抓节水、保涝水以及治理污水;其次就是这一战略的提出,浙江省委在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从这五个方面的治理,通过以这五个方面水资源的治理为突破口实施倒逼转型;“五水共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所以浙江省委采取了分布实施的措施,例如在2014年―2016年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在2014年―2018年以解决基本问题为主要目的,在2014年―2020年达到基本不出问题的情况,这种逐步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水利的进一步发展。

从经济角度看,五水共治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在治水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有效投资,尤其是水利项目的引进对整地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文化的角度看,治水的过程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比如说节约资源的意识、珍惜热爱环境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浙江省树立新风和正气;从生态角度看,水是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生态建设,在五水共治的过程中对污水进行了有效的处理,避免了水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保涝和节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2 浙江省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不强

浙江省属于沿海地区,近年来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所带来的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浙江省的水利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在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时不能够有效解决,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其次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在很多偏远地区,没有树立防灾的意识,一旦遇到灾害不能够有效抵制,从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薄弱

浙江省的耕地面价较大,对农业用水的需求量较大,但是目前浙江的农村水利建设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实际需要,而且还存在很多较为落后的水利建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说小型水电站的机械设备老化甚至损坏,很多山塘容易出现堰塞湖的情况,从而引发更大的危险;其次管理不全面,对上述损坏和老化的机械设备没有及时的修理和更新,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不能满足用水需求,还会引发一些列的安全故障,对水利工程的效益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2.3 区域性水资源紧缺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是目前浙江省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中心城市的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与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水资源的分布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其次针对区域性水资源经济精确我国都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调节,比如说南水北调工程,但是浙江在跨区域调水问题上存在很多的问题,从而阻碍水资源的协调利用。

2.4 水环境形势严重

水环境形势严重是浙江省水生态的主要问题,包含了多方面的情况,除了上述的水资源紧张和分布不平衡问题,还有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等情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环境的问题。浙江省的农业耕地面积大,洪涝灾害严重,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垃圾或者废弃物直接排放影响了水资源的生态情况等。

3 “五水共治”战略推动水利发展的措施

3.1 提高防洪的综合能力

洪涝灾害是浙江省主要的灾害,所以需要加强该地区的防洪能力,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们的安全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例如2014年浙江省将保证生命 财产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存在危险的山塘地区进行加固,避免在遇到洪涝灾害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逐渐从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对洪水进行合理的利用,在尽可能避免损失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价值。

3.2 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建设最主要的就是节约水资源和治理污水两个方面。节约水资源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例如2013年浙江省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并且以浙江省某县为例开展试点活动,2014年上半年浙江水资源调查表显示改地区的水资源节约率达到了18.5%,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6.9%,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治理污水是水生态治理的重点,对工业废水进行治理、对污染河道进行修复等,例如2014年浙江省进行了河道生态示范工程的建设,并且加强了河道的绿化建设,某县的河岸绿化长达300公里,对水生态的治理和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大力发展农村水利

上述提到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大力发展农村水利。首先应该对农村破损的设备进行维修,并且根据该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设备,从而满足农村水利的需求,例如2014年浙江省对农村水利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以及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兴建了一定数量的水利工程,并且定期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巡视和检查,在发现故障时及时解决,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水利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生态能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和建设,水资源作为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浙江省的经济呈现迅猛趋势,随之而来的污水排放问题、供水紧缺问题、洪水、涝水以及节水等问题逐渐暴露,为了促进浙江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五水的治理问题。笔者提出,长期以来浙江的水资源问题都是城市发展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的改善这一问题,浙江省在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战略,从多个方面入手,多个单位的参与,进行全方位的治理,为浙江的水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分析,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川.抢抓“五水共治”战略新机遇 推动浙江水利发展再上新台阶[J].政策t望,2015(19).5.

[2]浙江省水利厅厅长 陈川. 抢抓“五水共治”战略新机遇[N].中国水利报,2015(23).

[3]王国翔.五水共治的“门”与“路”[J].浙江经济,2014(30).

[4]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沈满洪.“五水共治”的战略意义现实路径[N].浙江日报,2014(13).

上一篇:加强水利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探讨 下一篇:探讨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