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时间:2022-09-27 05:45:41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能力诸方面的综合要求,是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小学现都由中心学校统一管理,从一般乡镇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师占全乡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抓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引导他们把“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真正落到实处,是直接关系到农村初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现就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如何深入落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充分了解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特点。

1.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条件相对较差,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尤其是村小学,一般远离场镇,生活不便,上班围着娃娃转,下班围着锅碗瓢盆转。周边缺乏育人环境,设备设施简陋。

2.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繁杂。由于多种原因,一般经济条件差、交通不便的乡镇学校教师缺编,小学学科教学不能科学化、系统化。在村小一般实行包班制,一位教师往往要承担多学科的教学,成为多面手,形成“门门通,样样不精”的局面,难以培养成学科骨干。

3.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的固定性。农村小学很多教师都是本地本村人,长年深居一隅,有家、有地、有学生,平时谈的听的多是农村的事,接触面小,走出的机会少。很多教师不愿调动,调整后心理很不舒服的现象严重。

4.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压力大。随着聘任制力度的加大,农村很多教师一天到晚都匆匆忙忙,生活在高度紧张中,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他们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被人评头论足,面临考核、职称、自己孩子的升学与就业等等。

二、认真正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学校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上来,在教师管理方面加大了力度,推行了教师聘任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1.质量认识的偏差。普九以后,有的感已再也没有升学压力,认为小学毕业后,不论好坏全部都要进入初中学习。这给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2.考风不正,造成少数教师的惰性。农村小学点分散,面比较宽,教学质量的评估现都由本乡镇自己组织考试评估,教师大多是本乡本土人,有的碍于情面,投机取巧,考试作弊、阅卷中现象时有发生。

3.工作精力分散,缺乏进取心。大多教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地方意识严重,思想受传统农耕意识影响较重,既要忙于教学,又要忙于农活。在校校长要质量,回家老婆要产量,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有的什么都看得惯,显得老气横秋,学习认识不够,进取心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4.教育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农村小学中有近半数的教师是六七年代参加工作的,在思想上一般停留在高等统一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禁锢思想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一般用陈腐的旧观念、旧思维去看待教育、对待教育,在知识更新和自我完善方面有所欠缺,有一种不适应感。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思想保守,教学方法老套路,比较刻板,缺乏创新意识。

5.新老教师磨合不够。俗话说“树老根大,人老话多”。老教师在对待年轻教师上有的显得不能容纳,表现为一方面居功自傲,认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青年人算老几”;另一方面当年轻教师做得好时、出成绩时、超越他们时,又自惭形秽,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思进取。

三、落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细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学习认识和落实不够。笔者认为:

1.提要求,抓学习,统认识。要求每一位教职工深刻理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深刻含义和内在联系。为人师表涵盖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部内容,它的关键是教师要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珍惜自己的岗位,在品德学问上不仅成为学生的楷模,还要成为其他人的榜样。“敬业”、“师表”是重点。可以说他是全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对教育系统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要使所有教师认识到学习“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重要性。中心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学月、学期、学年、近期、远期学习计划,整改措施,指定专人讲解、督促、检查。针对农村学校校点分散,人员分散、面比较宽、师资薄弱等特点,可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讨论的方式,学月集中、每周分散,每人要有计划、学习笔记、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增强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2.转观念,抓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发展的程度、方向受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朝着预定方向进行,因此观念是前题,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只有改变老观念、老经验、传统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发展。要求教师应着眼于内,放眼于外,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教育的属性和功能,才不至于用落后的、陈腐的旧观念、旧思维去看待教育。使教师真正认识到“敬业”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教师本身自我发展。通过教师自我发展来发展学生、发展学校。

3.强素质,抓创新。唯有创新学校才有生命力。教师的素质决定学生的素质,决定教育的水平。从农村现实情况来看,重在提高教师精神素质(敬业)。提高精神素质的途径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学校的教育管理只是外部条件,加强自我修养是内部条件,其根本是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摈弃农村中落后的、不文明的言语,塑造好自己的职业形象。能力素质方面重在知识、业务水平的提高。结合农村实际,可采取教师间相互听课、交流,取长补短,学校应有计划的送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研讨、调研等方式,使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手段上的更新,创造性的工作。

4.健制度、抓落实。制度约人,落实才能见成效。首先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行为,其次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重视过程管理,中心校要定期或不定期逗硬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定期考核、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对工作有偏差的同志要及时提出,及时通报,限期整改,这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才能落到实处。

5.正考风、抓评比,小学、初中、高中犹如“车之轮、鸟之翼”,哪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能正常进行。县局、教研室在重点评考中学时,不应放轻小学的督、察、视导、评考,对小学的评考县局、各中心校应进一步建立一系列有力措施,督促小学抓好教学过程,抓出特色,抓出成效,这才是爱岗敬业的具体再现。

6.多理解、常关心,构建和谐共进校园。理解才能沟通,才能在校内建立融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应关心和改善小学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他们创设“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良好社区环境,学校领导、工会、职代会应深入小学教师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与他们交心谈友,了解他们的情况,做到人尽其才,合理安排,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以制度管理为主,情感管理为辅,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参考文献:

《我心中的合格小学教师》――《陕西教育》2010年第09期 李文静

上一篇:强化集体备课,实施有效教学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人格魅力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