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的观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7 05:06:58

孔子“孝”的观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古典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道德感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分析问题。

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历代都推崇孝顺,即子女孝顺父母。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有些人因为孝顺父母而被“举孝廉”“出仕”。那么,子女怎样做才算得上孝顺父母呢?孔子对此作过一些论述,但没有作定义式的概括,而是根据学生各自特点作答。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也就是说: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侍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安葬以后还要按照“礼”来祭祀他们。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子女唯恐父母生病。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要常在父母身边尽孝道。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此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是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顺是出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侍奉父母,要做到尽心竭力。

孔子还有一些关于孝顺的论述,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是说:父亲死后,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原则,可以说是做到了孝。其他论述限于篇幅和教学的实际不再引用。

教师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孔子“孝”的观点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如在《经济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的现实,提出如何解决养老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联系所学的经济生活道理来准备答案。这样学生就能联系到生产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分配问题(要发挥好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国家要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同时保持个人收入的增长),消费问题(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其精神需求)等。

在《政治生活》教学过程中,在讲到民主管理时,教师提出如何发挥居委会的作用来推进养老。这样就让学生明白居委会的性质、作用。目前社会中有一些人没有或者没有很好地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教师提出政府如何引导人们形成尊老爱老的风尚。这时学生就联系起来政府的相关知识,如政府的职能、作用、原则、依法行政等知识。

在《文化生活》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传统文化时,教师让学生来评价孔子“孝”的思想,学生会运用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作用及对待的正确态度等知识来认识它。同时让学生指出孔子“孝”的思想中的不严谨之处。这样不仅让学生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同时又是对学生道德的教育。比如在谈文化创新中,教师提出如何促进我国“孝”文化的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学生就会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来回答。又如在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时,教师提出弘扬“孝”文化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学生就会联系起培养文明风尚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充分明白孝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他怎么会爱自己的国家,关心社会呢?

在《生活中的哲学》教学过程中,在讲意识的特点时,教师提出为何目前社会中大多数人孝敬父母,而少部分人不孝敬父母。再引申一步,这少部分人不孝敬父母的人为何会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学生就会联系起意识的特点以及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在讲矛盾时,教师设问: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均问孝,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却不相同,这说明矛盾具有什么性质?孔子孝的观点有无共性?这样学生就会对矛盾普遍性、特殊性以及两者关系都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谈孝,学生对孝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教师设问:同学们对孝的认识过程又能反映出什么哲学道理?这样学生会联系起认识的发展、理论的作用等知识。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他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孝”的观点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仅一味地顺从父母之志,而没有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考虑事情的真伪。又如按“礼”来对待父母,在今天这个“礼”首先是我国的法律,然后才是道德规范。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过程中,要有全面的观点,以免出现“尽信书”的情况。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来教学,不仅充实了课堂内容,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对于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国古典文化修养,提高育人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沁阳一中分校)

上一篇:以小学数学数运算规律为例谈结构教学 下一篇:音乐发烧友的手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