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浅探

时间:2022-09-11 08:48:44

“小组合作学习”浅探

近几年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得到了我市教育界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可以说是教学理念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是素质教育贯彻到课堂的伟大实践,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一走进了课堂,就显示了她旺盛的生命力。它的生命力所在:第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结果不重原因,重结论不重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致使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机械记忆,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和“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失掉了在课堂上培养“创新素质”的大好机会,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师生之间的合作协助为基本的学习形式,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落实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思想,符合了素质教育观念。第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给学习活动以新的定位,新的理解,新的内涵。看我国悠久的教育史,不难发现唯有没有多大变化的是“师道尊严”,学习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人们一直一代代传承着“模仿式学习”习惯。这种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我想中国人模仿能力强,创造能力差,是与这种定势的学习习惯分不开的。从世界获奖情况看,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奖,我国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与诺贝尔创造发明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中国人学习习惯的定势,影响了中国人创造能力的发挥。而“小组合作学习”核心是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和主动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建立自主、合作学习的机制,通过学生积极的研究、探索、发现新的信息,获取新知识。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同时,在学习活动中重视实践: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综合实践,亲身体验,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体验是收益无穷的财富。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重视,所研究,课堂教学也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薄弱的环节或急需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解决课堂环节有效性的问题尤为突出。第一,学习小组划分还不科学,至今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划分办法,很多教师追求课堂的活跃,致使小组成员人数过多,课堂太乱,不利于学生思维。“开会式”的小组模式,看、写姿势不正确,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小组合作学习过滥,有些教师热衷小组合作学习,不顾实际,不切时机,学生自己独立就能解决的问题仍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无效环节。第三,很多学习机会都被优生枪去,差生没有表现的机会,致使优生越来越好,差生越来越弱,解决差生问题成了该模式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总之,解决该模式的无效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适应新农村农业现代... 下一篇:以小学数学数运算规律为例谈结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