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时间:2022-09-27 04:43:58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便不再像改革开放初期时候那样热衷于追捧物质上的富足。与此同时,人们心底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望愈加强烈,这就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幸福感”的追问和思索。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当今社会,“何谓幸福、幸福感来源于哪里?”这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正确理解幸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同样非同寻常。

[关键词]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11-01

一、幸福及幸福观

追求幸福、拥有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当今社会,幸福对于人们来说,更多的是感官上的需要与满足。幸福到底是什么?关于幸福,有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些都是在探讨幸福观问题时,必须理解清楚的。幸福,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抽象意义上的心理的愉悦、精神的舒适,是一种自身需求被满足时的感受。马克思曾这样阐述:“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幸福观的概念很复杂,它是人们对于幸福的整体感知的观念,由于个体的不同,随之产生了形式各异的幸福观,有的幸福观易实现,个人就会易感知幸福;反之则相反。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需要从三方面了解其理论内涵。首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对于幸福这一问题,马克思同样认为,幸福应该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体。因为实践和劳动才是幸福的起源,只有通过劳动获得的才是真正幸福的。从劳动与实践这一观点出发来理解幸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其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出现以前,在幸福观的论断上,几乎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他们把幸福视为单一的物质的满足或是精神的满足,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应该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体。最后,从“人”的角度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同时,人作为社会动物,其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更不能谈及幸福。所以,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同样密不可分。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幸福的程度高低会相应地促进或阻碍社会幸福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被认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幸福观,同时也是科学的幸福观。从以上三方面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一种科学的、正确的幸福观,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中国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建立在人是社会的这一论断的基础上,属于无产阶级的幸福观。同样,中国人民的幸福观应该是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幸福观。科学的幸福观内在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精神富足、身心和谐发展是个人幸福的标准。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不能忽略精神生活在幸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③第二,劳动创造幸福,幸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劳动和努力,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幸福的生活需要劳动来创造。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当今社会,存在许多错误的幸福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屡见不鲜,针对这种情况,更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④第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增强幸福感。自然环境对于提升人的幸福感具有极大影响,十中指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基于这一点出发的。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新时期,为了更大限度地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就要从环境保护着手,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与媒体见面会上这样讲道:“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人对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我们正在实现幸福的路上努力着。只有准确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深层含义,才能正确有效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每一个人创造幸福,使每一个人感受幸福,让每一个人实现幸福。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28页.

③④.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8年.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4]张京京,张原瑞.浅谈教育与幸福[J].文学界,2010,7:238.

上一篇:影响女性科研工作者创新能力培养因素概述 下一篇:嵌入式企业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的构想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