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采购正转向“最优成本”国

时间:2022-09-27 03:46:01

全球采购正转向“最优成本”国

未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战略将发生新变化,可能由目前流行的“中国+1”采购战略,转变为“金砖四国+n”的采购战略。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近日《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采购报告》,报告显示全球经济的发展动态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未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战略将发生新变化,可能由目前流行的“中国+1”采购战略,转变为“金砖四国+n”的采购战略。成本上升,货币波动以及保护主义加剧使得全球采购将重心逐渐从中国等低成本国家转向“最优成本国家”。

海外采购的可持续性动摇

全球经济的跌宕起伏对企业如何看待及进行全球采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据表明,在危机期间,低成本国家的出口大幅下降,从2008年的3.8万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3万亿美元。且至今未恢复到衰退前的水平。需求不振是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但企业也在重新审视以低成本国家为主的采购战略,主要因为他们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比如汇率波动,产品召回,劳动力成本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

“劳动力和投资成本不断上升成为全球采购面临的首当其冲的挑战。”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利嘉伟先生表示,虽然低成本劳动力在上世纪90年代促使大量生产从西方移至东方,但全球采购不再局限于服装,玩具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从低成本国家采购更广泛的产品,利用这些国家较低的日常管理、投资和资金成本。

随着进口产品所需劳动量的减少,劳动力成本节约的套利效应也相应降低。报告称,劳动力短缺再加上出口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迫使其中很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上升。

除了劳动力和投资成本的上升之外,从低成本国家采购的企业还必须考虑对环境健康和安全等问题所投入的成本,过长的供应链对库存持有成本以及装运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高昂的索赔,退货和停产等潜在的质量问题。例如,2007年中国制造的玩具使用含铅喷漆,引起了对安全司题的更多关注。“从中国采购玩具的企业可能需要承担额外的质量控制成本,或者找到把这些成本转嫁给客户的方法。”利嘉伟先生表示。

此外,货币的大幅波动使得从低成本国家采购的潜在节约越来越难以预测。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货币汇率市场的波动幅度非常大。从单一地区进行采购的企业发现其特别容易受到不利货币波动的影响,可能使他们预期的成本节约消耗殆尽。

“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也增加了全球采购的不确定性。”利嘉伟先生表示,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升级,除了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美国政府还提高了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以保护国内产业。200g年前九个月,美国发起了14项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调查,总价值明亿美元,2008年该数字仅为10亿美元。

报告称,中国等许多国家利用出口关税和增值税退税结构来鼓励出口。由于2010年前5个月的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3%,中国政府于2010年7月取消了406种出口产品的退税,以减少对钢材,橡胶和玻璃等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奖励,对从中国出口的企业来说,除了直接的财务影响,这种转变还强化了全球采购的持续风险,对单一供应源的过度依赖增加了这种风险。

哪里成为最优成本供应基地

“为了管理风险,目前货币波动使韩国等成本相对较高的地区新近成为最优成本供应基地之一。”利嘉伟表示,许多企业将继续保持或增加在最优成本国家的采购,尤其是亚洲市场。其好处不仅是节约成本,还包括通过本地和全球性的竞争获得战略优势。为了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企业也正在积极使用更为多样化的全球采购方式,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和维护不同供应基地。除了在印度和中国设立的传统供应基地外,许多企业还正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和北非等地区开发新的供应商。墨西哥和越南等其他传统低成本国家则变得更具吸引力。

最优成本国家采购的参与者不仅包括领先跨国公司和财富500强企业,还包括欧美的中小型企业。采购的产品类别从服装和玩具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展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全球所有主要低成本供应基地的情况基本如此。例如,从这些地区采购更多资本设备的企业需要降低总体资本支出。从抽水机到化工设备,从储油罐到高炉,企业发现具有更广泛产品开发和生产经验的供应商在不断增加,许多采矿石油勘探以及化工业的跨国公司积极从低成本国家采购大型资本设备,以供位于东西方地区的工厂使用。

报告认为,全球性企业将利用更加多样化的供应基地,而不再仅仅依赖一个或几个地区,这将为新兴市场供应商带来巨大变化。

报告还发现,许多企业正在把价值链上采购以外的其他环节,例如研发与生产也转移到最优成本国家,以进一步发展其设计能力和生产网络,以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最优成本国家采购的好处不仅仅是采购成本的节约,还包括通过本地和全球性的竞争而获得的战略优势。利嘉伟先生表示,“这种全方位利用各区域的优势正体现了最优成本国家采购的发展方向。通过提供进入本地市场的机会、帮助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关系并在整个供应链上展现创新,最优成本国家采购可以大大提高收入和利润的能力。”

中国哪些行业受影响最大?

“对于许多跨国企业而言,简单地从中国采购来降低成本的时代已经结束。”利嘉伟表示,全球经济的发展动态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受采购市场变化影响,尤其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对于中国而言,哪些行业影响最大?涉及哪些行业的全球采购商会大幅调整在中国的采购?对此,利嘉伟表示,中国有些毛利率低的行业,比如服装、玩具和鞋等会受影响较大,受原材料和劳动力上涨等原因,这些行业的生产会转移到其他国家,但这是非常缓慢的过程。“人民币的升值,不会使企业投资的加工工厂迅速离境,搬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去。人民币升值,中国国内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等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其他国家同样面临的。’他说,中国此类行业的某些企业从2007年和2008年开始已经在转移生产比如迁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上一篇:中国专利申请即将超过日本 下一篇:全球卡车业:重创之后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