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化人才“本土化流失”的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2-09-27 02:49:19

中国专业化人才“本土化流失”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培养出专业人才其中一部分流失到当地跨国公司、大型外资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工作,出现了专业人才的“本土化流失”,给中国科技及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关键词]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经济学分析

所谓“本土化流失”是指由本国培养的专业人才纷纷转向跨国公司、大型外资企业、外资研发机构等工作,给本国的人力资源利用造成不良影响。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一项有关我国人才工作十大问题的研究显示,目前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华建立了研发机构,奔驰、通用电气、IBM、摩托罗拉、宝洁等国际知名大企业以全国重点高校为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吸纳优秀应届毕业生人才,已成为一些跨国公司的普遍做法。我国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及研发机构的发展与科研。

一、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的原因

(1)个人方面。个人需求是我国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目前来看,导致我国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的主要诱因是国企及科研机构等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从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看,个人追求选择的“最优解”。(2)企业方面。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人力资源机制、内部分配机制等方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人才开发和培养机制也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3)社会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资本、技术、人才、文化等的市场全球化要求一切经济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先导,其中知识专家也是一种商品运作形式。

二、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的影响

(1)对“流失”个人而言。在“流失”过程中,这部分人才获得了收益,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等。但这部分人才在“流失”过程中同样存在不利的方面。如失去了原有企业的资深阅历、人际关系、熟悉的工作环境等,甚至要赔偿违约金等。个人在转向外资企业、研发机构等就业时不要盲目,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各个方面,避免对自身的不利。(2)对国有企业而言。专业人才的流失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包括寻找新员工以及提供相应培训所需的各种费用损失。专业人才的流失会给企业形象带来损害,同时会造成一种集体效应,诱导其他专业人才或高端人才的离开,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专业人才的流失极易造成技术流失或商业秘密的泄露,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流失使得国家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都受到巨大影响。(3)从社会角度考虑专业人才流失问题。一方面这种人才流失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个人过多的追求眼前利益使得国家的长远利益受到损失。专业人才流动到大型外资企业会使得国有企业人才短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人才流失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人才流动造成的技术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

三、相应对策

(1)从个人角度考虑,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全面的报酬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酬薪政策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应根据职工的工作业绩给予相符的酬薪及奖励,这是员工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之一,同时企业应完善职工职业生涯管理,包括职工培训、绩效考核以及晋升制度等。只有给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个人价值得以体现,才能尽可能减少人才流动与流失。(2)从企业角度考虑,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能规范职工的行为准则,使其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念,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最终督导职工产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职能。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规范劳动合同,完善劳动保障体制,“以人为本”管理企业,给予职工充分的理解与信任,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让职工有归属感,不轻易离开企业。(3)从社会角度考虑,加强情感管理。心理契约管理是情感管理的核心,是一种职工与所属企业间的隐形契约,实际是一种互相信任的维系能力。心理契约的形成在招聘过程中,稳定是在工作过程中,企业要有效管理心理契约的形成与稳定。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使得职工的心理契约得以有效履行,进而减少企业专业人才的流失。

我国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计划,影响了我国国有企业、研究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我国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来尽量减少专业人才“本土化流失”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林瑞宏,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探讨[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倪鹏飞,张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才流失的环境因素[J].开放导报,2010(6)。

上一篇:Internet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国际商学院英语教学模式分析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