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机壳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的探索

时间:2022-09-27 02:47:37

焊接机壳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的探索

摘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结构的不断变化,现有的工时定额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了,而且新制定的典型件标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操作者的利益,同时也关系着企业的利益。所以新方法的探索势在必行。

关键词:焊接机壳;工时定额;利益成本:新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TK226文献标识码: A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任务所预先规定的必要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劳动定额是否科学合理,不仅仅是关系到操作者个人的利益,它还关系到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可见,它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劳动定额怎样制定才算合理?用什么样的方法制定劳动定额,才能使其合理?这是摆在企业面前一个很关键的问题。2009年,我们就劳动定额的计算方法暨“焊接机壳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实行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的历史背景

沈鼓集团现行工时定额制定主要有经验估工、标准套算、类推比较和技术测定等几种方法。而这几种方法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这使工时定额的制定受各种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数据的准确性差,定额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难以保证。尤其像沈鼓这样产品种类繁多、单件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表现更为突出。例如结构车间的焊接机壳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各种型号的焊接机壳之间的焊接工时不平衡一直是制约生产、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的重要问题。

(一)造成工时不合理、不平衡有以下主要原因:

1.由于结构件形状复杂、焊缝坡口形式多样,我们沈鼓集团乃至整个行业的结构件焊接工时都没有一个成型的标准,使我们在制定工时定额时没有理论依据。

2.用经验估工法制定定额,定额员的专业水平高低成了影响定额水平的直接因素。造成大、小型机壳焊接工时极不平衡,小型机壳工时普遍偏高,与小型机壳相比大型机壳的工时太低。在2007年以前,一台2MCL450的焊接机壳焊接工时为970小时,而一台2MCL1200阶梯式的焊接机壳的焊接工时仅为1400小时。虽然我们在2008年做了调整,但距离先进合理的工时定额还相差很远。如下图1所示:

图1

(二)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我们在努力探索焊接工时制定方法的新思路,建立一种适用于机壳焊接工时定额制定的计算模型,暨通过对各类型焊接机壳所有焊缝填充量进行计算,最终得出准确工时定额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定额制定水平,解决一些重点、关键工序工时定额不平衡状况,为其他类型产品的焊接工时定额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二、焊接机壳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的探索

(一)为了优质高效的完成这项工作,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先期准备、调研,以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

第二阶段:具体工作开展、实施,通过大量的计算数据得出机壳焊接消耗工时的数学模型;

第三阶段:重新编制《典型件定额标准》,并进行效果预算分析、实用性分析。

(二)探索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的目标.

1.解决大小焊接机壳焊接工时不平衡现象,大型焊接机壳焊接工时偏低问题;

2.利用计算结果建立一种适合于焊接工时制定的计算模型,解决焊接工时制定无理论依据现象;

3.依据模型数据重新编制《典型件定额标准》,彻底解决各类结构件之间焊接工时不平衡现象。

(三)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工作难点.

1.由于先期设计的一些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产品设计部门没有完成PDM交档,需要利用CAXA电子图版绘制大量的零部件图形;

2.由于焊接机壳所采用的钢板厚度不同,焊接坡口形式多样,要逐一计算焊缝截面积;

3.根据焊接机壳的结构及体积变化,考虑焊工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 ;

4.根据结构车间焊工整体素质分析焊工操作技术水平及手法对产品完成情况的影响。

(四)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实施的过程.

1.从2009年初我们就开始了对焊接机壳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产品进行产品结构分析,了解各焊接部位的焊接坡口形式,以六种产品的上机壳为例进行了焊接坡口横截面积、填充金属体积、消耗焊接材料重量、发生静焊接工时的理论计算。

通过与各车间定额员进行可行性分析、讨论,广提宝贵意见。对车间现场的某些产品进行写实,测时,为制定定额提供依据。与焊接工人师傅进行经验交流,对工件的翻转、吊运、焊缝清理、等许多辅助焊接时间、及其分配比例进行确定,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完成了计算方法的雏形结构。

通过与车间沟通协商,由车间对初步成果进行验证,确定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从四月份开始正式对焊接机壳的六个系列:MCL、2MCL、3MCL、MCO及DMCL、2MCL阶梯式焊接机壳进行焊接工时运算。

首先,要查阅大量图纸,找出对各类型产品具有代表意义的机壳。再对每台机壳中的端板、外壳板的环缝、直缝、支撑环、风筒及所有角焊缝的焊缝截面、体积、填充量、工时消耗进行运算。历时六个多月,完成了焊接机壳的六个系列、外壳板直径φ860-φ3960mm、80多种产品上下机壳、上下水平法兰、支撑环、进出风筒等零部件三万多次的运算。在此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适合于焊接工时制定的计算模型。如下公式所示:

公式1

其中:1-n ――焊壳中的端板、外壳版、内壳板、支撑环等件

S――焊缝截面积

L――焊缝长度

P――密度7.85kg/m3

W――每盘焊丝重量

L丝――每盘焊丝长度

V――送丝速度

T准――准结时间

K――焊接难度系数

3.再依据模型所得数据,对焊接上下机壳、上下水平法兰、支撑环、进出风筒编制新的《典型件定额标准》。

三、 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成果分析

把通过新的计算方法编制的《典型件定额标准》同以往用经验估工、比较类推等方法制定的《标准》进行比较有以下几点优势。如图2所示:

图2

(一)从图2可以看出,依据计算方法编制的《标准》更接近工时的实际消耗,能充分体现随着焊接机壳体积发生变化,工时定额也在随着焊接量的变化的比例而变化。此外,图2中2009年2MCL350--2MCL900系列的焊接机壳的工时减少了165―260小时不等,而2MCL1100―2MCL1300系列的焊接机壳的工时则是大幅度的增加了590―1660小时不等。

可见,新的计算方法明显消除了大小焊接机壳的焊接工时不合理现象,按照实际工作量编制工时定额,充分保证其准确性。消除工人承担大型机壳时的畏难情绪,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

(二)焊接机壳工时定额的计算模型虽然是在探索阶段,需要逐渐去验证它的可行性,但可以肯定的说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定额水平,改善用传统定额制定方法带来的弊病,提高定额的科学性;

通过对零部件的焊接量进行计算,可以明显的改善各类产品和工序间的工时不平衡现象,让工人师傅劳有所得,使用计算方法可以减少工人对定额的偏见,树立工时定额的权威性。通过编制《典型件定额标准》和对实际产品进行测算,焊接机壳计算模型可以减少经验估工、类推比较方法制定工时所产生的误差,充分体现工时定额准确性。利用计算方法不但可以更合理的制定工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三)焊接机壳工时定额计算新方法的探讨,填补了我集团用计算方法制定工时定额的一项空白,并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结构件焊接工时定额的编制中,为其他产品(如底座、齿轮箱等)的工时定额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四、结束语

通过对焊接机壳定额工时实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证明新方法有很多优越之处,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探索,如:数据直观准确、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等。同时也发现在以往编制工时定额过程中有很多不妥之处,如:利用经验估工、类推比较方法制定的工时与合理的工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既直接给公司增加了生产成本,又间接影响产品生产进度。在近十个月的时间,得到了许多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与我们共同完成了对焊接机壳定额工时实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在这里深表感谢。劳动定额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其改革涉及很多方面 ,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学习,拓宽思路,各种制定工时定额的新方法,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 。

参考文献:《劳动定员定额工作实用手册》中国工人出版社

《新编劳动定额定员学》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周占文编著

上一篇:城市设计在控规中的运用 下一篇:简析用电检查工作中的窃电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