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绘制浅析

时间:2022-09-27 02:23:06

高等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绘制浅析

摘 要: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文章主要探讨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等数学的必要性,论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绘制并使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等数学;思维导图;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36-02 收稿日期:2016-09-02

作者介:陈 杰(1980―),男,江苏丹阳人,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理论在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高等数学系统性强,内容繁多,再加上课时较少,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困难。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高等数学知识。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等数学课程中,对提高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都具有一定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高等数学中的必要性

从学习内容来看,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相比,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它的各个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与隐蔽。要让学生在较少的课时段内掌握好各种定义、定理,并能灵活地运用到结题中去,显得有些困难。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对概念、定理记不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理不清,知识结构框架不清晰的后果,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失去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及信心。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去引入和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及章节,发挥想象力,绘制所学知识点及章节的思维导图,会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思维方式来看,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它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过程。进入大脑的任何信息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的中心,然后与其他信息建立关联,形成向外发散的网状结构。每一个发散出的节点又可以成为新的思考中心,并可以再次发散形成新的连接,通过这些层层的连接,丰富了大脑知识的层次与分类,并把它们系统化存储起来。也就是说,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高等数学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点、线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使其系统化、结构化地存入大脑。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将授课的基本框架勾勒出来,将教学重难点清晰呈现在学生面前,缓解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绘制基本思路

思维导图的绘制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所有人都可以将它绘制出来。最常用的绘制方法只需要纸和彩色的笔,在白纸上用笔画出含有各种线条的图形,或大树,或花草等,将多个数学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色彩、一目了然的网状结构。具体可以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首先在白纸中央注明能够表达主题的图像、符号或关键字,力求形象具体,能够充分表达出中心思想;然后用同样的表示方法向四周放射性地列举次级主题,并用连接符与主题链接起来;接着,在各级主题的每一个结点上用不同图形或字号清除表上关键词;最后整理各个分支的内容,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用箭头与不同颜色等把相关分支连接起来。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最好使用不同颜色、粗细线条相结合的形式,这样能使整个思维导图更加醒目、清晰并且容易记忆。除了用原始的笔加纸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制作思维导图。如常见的Word、PPT等都可以制作出精美的思维导图,而且利用电脑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操作快捷,图形更加形象生动,并且修改起来也比较方便。

三、高等数学课程中如何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1.教师示范,学生参与,强化训练

思维导图应该在学生刚开始学习高等数学这个课程时就引入进来。在教学中,当某一较完整的主题讲完之后,教师就在黑板上绘制或者利用提前制作好的幻灯片演示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知识,结合书本与自己的理解,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在讲解一些较复杂的习题时,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描绘出解答的整个过程。同时要鼓励学生在其他课程中有意识地去应用思维导图,将绘制思维导图变成一种自然习惯,这样能明显促进课堂学习效率。

2.学生绘制,学生评价,教师指导

在学生刚开始被要求绘制思维导图时,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必要,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而此时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画出思维导图,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教师要走下去进行巡回指导,对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加以点评,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后,将绘制思维导图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让学生互相评价优劣,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和补充,教师在下次上课时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评价,给出意见。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知识点越来越繁杂,学生就会慢慢体会得到思维导图的好处,并自发地在今后学习中使用。

3.小组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分组合作完成一个主题的思维导图,这样能实现教学相长,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给每个小组布置内容,让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交流绘制高等数学中相关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如极限、微分、积分等,并要求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在指定的QQ群或微信群里,由其他组的成员就每一个思维导图的知识性、想象力、完整性进行评价打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参与评价别人的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相互比较中实现知识的完善、巩固和提高。

四、思维导图绘制举例

在高等数学第一学期学习完之后,可以让学生绘制一份复习用的思维导图,以便对一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复习更加有效。例如,以“高等数学(一)”为例,在此基础上按照教学内容引出二级标题,分别是:①函数;②函数的极限;③函数的导数;④导数的应用;⑤不定积分;⑥定积分。二级标题进一步细分,如二级标题④导数的应用可分为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图象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以及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六个三级标题,每个三级标题下又可以根据情况进一步设立次级标题。对于不同重难点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用来表示相关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考查点,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在思维导图中看到整个学期所学的内容,并知道哪些知识是需要记忆、哪些知识是需要运用的。

五、结语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等数学的教学之中,能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零散的知识变得整体,能有效改善学生学习过程中记不住、没重点、效率低、学不会等问题,并提高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张鼎坤,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唐志刚.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4,(14).

上一篇: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理互动机制... 下一篇:浅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