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成为促进语文教学的载体

时间:2022-09-27 02:02:53

让评价成为促进语文教学的载体

摘要: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适应时展的需要,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既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又要体现指导性,实用性。

关键词:课堂评价 初中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但有些教师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虽然使用了不少激励性语言,但收效不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有效的课堂评价和本人的课堂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全新的评价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以单一的学习结果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惟一标准,改变选拔和甄别的单一功能,突出学习的过程和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意志、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1.评价是一个过程

新课程的评价观认为,评价是一种心理建构的过程,它把评价当作自然的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强制的“外加”的内容,是学习的终点,但更是学习的起点。评价是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交互作用、共同建构、协调的统一过程。它是一种可以促使评价对象自主发展的自我教育的过程和自我教育的手段。

2.评价标准多维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力,每个人在七种智力上呈现的方式不同,组合的方式不同,呈现出的表象或给他人的感觉也就不同。所以,从这个理论出发,教学过程中没有一个差生,而以往所说的差生,则是以学习的结果作为惟一尺子衡量的产物。多一把尺子,会减少许多的差生,乃至根本没有差生。在评价时,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评价达到真正促使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

3.评价方法情境化

评价方法情境化指的是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评价,它可以真实、全面、自然、客观反映被评价者个人的情况。这种评价方法模糊了课堂教学与评价的界限,把评价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中。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较真实地评价学生学习的状况,同时又可以评价在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态度、意志等品质,架起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之间的桥梁。

二、教学评价的意义

1.教学评价能促进教师更好、更快地发展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授课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发现授课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认识及操作各环节、步骤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课堂教学。

2.教学评价能体现学生基础状况

学生的科学思维、基本技能、学习态度、知识基础等等都可以教学评价来了解。这样,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深入探讨研究,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科学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

1.把握评价的及时性

加德纳说:“几乎每一个稚嫩的心灵都渴望摆脱束缚,展现自我。”从激扬生命的角度说,我们一直提倡教育要目中有人,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把学生当做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和需要引导的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最佳时机,及时地积极地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

考试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起点的标志。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种弊端,已经失去了学生最宝贵的品质—探究和创新,而这恰恰是培养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质性评价方式强调多种评价方法的整合,是为了更真实的反映教育现象,从本质上不排斥量化的评价方式,它是对量化的反思和革新。在质性评价的内涵上应该包括量化,通过整合,使评价更加完整、科学,以更符合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目前,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己经不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要求,因此,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要求采取多元化的质性评价方法。

3.以宽容的心、睿智的语言,呵护、开导学生

教学评价的选择还要注意学生的性别不同,个性差异。班级是个大集体,个性各异,语文基础也参差不齐。对于内向的、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不能不闻不问,师者应用宽容的心,睿智的话语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一定要懂得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后进生的调皮不应斤斤计较,要多做思想工作,真心关爱。对他们身心健康的“瑕疵”尽可能包容,评价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心温暖学生心灵,从而他坚冰为春水。

4.与学生真情对话,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打成一片。语文即生活,语文即人文。语文教学评价可随时随地进行,情境中可赞美学生的感情丰富,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也可指出学生存在的缺失。率真的评价让该生明白了“谈话”一词的多义,也懂了口语交际中因对象不同而用语不同。与学生亲密接触,用真心的语言启迪学生要懂得从正面看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懂得从负面看自己,并正视自己的盲点。给学生以真实的赞赏和告诫,让学生心灵震动,从而真正地热爱生活,快乐成长。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适时地对学生课堂活动和发言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创新精神、主体意识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但是,评价问题似易实难,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已成为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我们要努力探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有效性的落点,充分发挥评价对引导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淑萍.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内容与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8)

[2]韦芳.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初探[J].新课程(中学版),2009,(09).

[3]周维藻.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评价[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1)

[4]胡亮.浅谈中学语文教学评价[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12) .

[5]何孔潮,勇,林瑞华.课堂教学评价变革的瓶颈与突破[J].宁夏教育科研,2008(02).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尝试 下一篇:上好语文公开课应作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