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运行”体系的地县一体化

时间:2022-09-27 01:26:30

基于“大运行”体系的地县一体化

摘 要: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推行“三集五大”改革中的“大运行”体系建设的要求,全面分析在“大运行”体系建设下地县一体化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的目的和意义,阐述地县一体化继电保护管理改革的成效及优越性。

关键词: 大运行;地县一体化;继电保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110146-01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必须认真执行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有关规定,健全继电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强化继电保护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后,迫切需要建立地县一体化的继电保护管理体系,统一专业管理、统一参数管理、统一整定配合,以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继电保护专业标准化建设、同质化管理的要求。

1 “大运行”体系建设中继电保护管理的目标

1)继电保护管理的理念

适应电网发展实际,体现继电保护管理的特点和技术水平,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目标,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方向,纵向推进地、县继电保护管理优化调整,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全面构建并完善适应地市公司发展的地县一体化继电保护管理运行体系。

2)继电保护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专业管理的范围包括地区调度、县域调度管辖范围内所有电网设备的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参数管理、整定配合及运行管理。

地县一体化的继电保护管理目标为推进地调、县调继电保护管理业务统一,实现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包括专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统一,计算参数源端分布维护、全网共享,整定配合计算、接口定值交换严格流程管理等,全面构建集中统一、权责明晰、工作协同、规范高效的地县一体化继电保护管理体系,提高继电保护管理水平,保证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 “大运行”体系建设中继电保护管理发现的问题

1)根据国家电公司推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后,伴随机构调整与人员优化组合,各部室专业职能和岗位标准均发生一定程度变化,根据批准的国网公司“大运行”操作方案,继电保护管理须按新的组织结构、职能设定开展有关技术标准和关键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制定,为“大运行”体系的顺畅运转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2)继电保护管理涉及的执行方比较多,不仅有市公司的运检部门,还有县公司调控中心及其运检部门,各单位现有管理标准、人员素质不一,须在基础数据标准化、流程控制、专业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方面不断改进完善,一定时期内,继电保护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中可能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加强监督考核。

3)目前继电保护装置型号各异、运行状况参差不齐。由于保护装置来自不同的厂家,有时会有同一种保护定义不同、名称各异,容易引起混淆;有些保护厂家说明书写得不够详细,比如缺少逻辑回路图,使整定计算人员很难判断保护是否动作;还有的厂家定值菜单内容过于繁琐,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不便。这样使继电保护统一管理的难度加大,须制定适用于地县一体化的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类型管理及软件版本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

3 “大运行”体系建设中继电保护管理的有效对策

1)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管理

按照国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方案的要求,县域电网110kV系统调度权上划是“地县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条件,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公司对县公司所管辖的110kV系统进行命名编号的统一和变电站现场的整改,这样与各县公司相关联的接口设备的定值需通过市公司继电保护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县公司调控中心需要提前根据生产调度计划,在更换设备时向市公司继电保护管理部门提出接口定值的整定需求,这就需要县公司调控中心对接口设备、线路等参数的搜集和统计,并确定其运行方式,检查数据参数无误后上报给地市级继电保护管理部门,继电保护部门汇总收到的信息针对需求对接口定值开展计算。

继电保护管理部门按照规程计算故障电流,分析整定结果,设置分段设计定值,然后保存计算书完成计算过程,同时县公司调控中心也可以向市公司继电保护管理部门提交已计算好的定值单,继电保护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审核,未通过审核的将发回相应人员进行进一步计算,通过审核的定值书生成定值单并向调度专业组、运维检修部和县公司发送进行下一步执行。

2)市县继电保护专业规程管理

保护规程由市公司继电保护管理部门起草后,先后进行三步审核,确保保护规程的针对性,严谨性和权威性。首先由继电保护管理部门进行内部审核,如果通过则发送给运方计划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如果审核未通过,则返回进行继续修改;然后运方计划管理部门进行第二次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给市公司调控中心领导及公司分管领导进行第三次审核。只有三次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会签。

保护规程会签通过后成为据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继电保护管理部门有权对调度专业组、运维检修部和县公司调控中心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保护规程执行到位,如有必要可以对相关执行单位进行考核。

3)地区电网参数管理

由于用户和各县市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型号种类较多,且厂家各异,导致所对保护管理中需要的说明书、定值单、参数等格式五花八门,这样在“大运行”管理模式下,继电保护管理部门对保护的管理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急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参数进行规范。根据“地县一体化”管理的需要,继电保

护管理部门将参数进行统一建模,创建统一的模板和统一的数据库,通过建立的新标准对整个系统公共的参数进行统一设置与管理。有效的解决了参数管理混乱的问题,为下一步参数的应用、维护与浏览铺好道路。

4 地县一体化的继电保护管理的成效及意义

地县一体化的继电保护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地、县调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小组定期对所辖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管理、参数管理、整定配合等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责任分析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制定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措施,监督继电保护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有效提升了地区电网适用于“大运行”体系的继电保护专业管理水平

地县一体化的继电保护管理制度建立,标志着地市公司在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推进“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制度建立力求专业管理集中统一、权责明晰,有效提升了地市公司继电保护专业管理水平,保证了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进一步优化、规范了地、县调继电保护业务流程

“大运行”体系实施后,县域电网作为地区电网的必要组成部分,与主网系统紧密相连,继电保护专业管理、整定计算、接口定值交换校验等业务频繁,地县一体化的继电保护管理制度建立,有助于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标准,实现一体化、规范、高效的协同工作模式。

5 结语

基于“大运行”体系的地县一体化继电保护管理,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方向,纵向推进地调、县调继电保护管理优化调整,实现地调、县调继电保护专业管理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保证“大运行”体制下地调、县调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统一规范、实用高效。

上一篇:浅谈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络优化的分析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常职院考试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