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9-27 12:51:35

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思考

【摘要】在职业学校实行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既能满足学校对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要求,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双赢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职业学校 教师 职业生涯管理

一、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这一生的工作经历过程。职业生涯管理则是指在一个组织内,组织和员工共同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反馈和修正的一个综合性的管理过程。其中,员工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并协助员工设计其生涯,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训练、轮岗等发展的机会,可促进组织和员工生涯目标的实现。对职业学校来说,学校在自身发展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在充分了解教师的个人能力、职业意愿、人格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职业生涯的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帮助教师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使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促使教师不断成长、发展,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

二、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

1、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教师是职业学校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加大,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最终体现为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学校能否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强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既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2、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成功取决于教育质量好坏,而保证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的前提是建立、发展、稳定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帮助教师发展和成才,可以使教师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维持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向心力、凝聚力和职业满意度,更有利于学校吸引和留住人才。

3、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职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组织与教师双向沟通而产生预期目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学校的现状、发展与其自身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可以使教师更加认清自身在组织中的定位与发展通道,就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自身素质,与组织发展目标相统一。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管理既是教师事业成功的根本前提,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思路和内容

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可以分为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学校的职业生涯管理。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学校的职业生涯管理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能达到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1、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自我剖析与定位是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教师通过对自己性格、兴趣、能力、技能等多方面的深刻剖析,准确评价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发展目标确定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实践的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修正自我认知,调整职业生涯策略,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涯发展目标。

2、学校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教师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实施主体,完成各个阶段职业目标不仅需要自身的毅力和能力,同时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学校要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符合职业教育实际的教师生涯管理体系,运用有效的管理策略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管理。

(1)建立以教师需求为动力,与学校发展相吻合的激励目标。教师作为个体,其职业生涯是依托学校这个组织来实现的。学校作为职业生涯管理的主导者,应认真研究每位教师的个性、特质、专业特长、个人经历,从尊重教师的权利和意见出发,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为教师设定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目标,协助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应在设置发展目标时,应认真研究,分析所处内、外部环境及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将目标设在经过艰苦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上,使教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及时找到自己在学校中的位置,使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增强学校对教师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开发制度,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可供选择的途径。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核心,在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过程中,学校应为教师的再学习、再培养创造条件,要针对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初期、中期、后期不同阶段实施持续性和针对性的培训方案。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到企业参加职业实践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选派富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提高其教学技能。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式为其提供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教师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工作精神、人生质量的根本转变,使教师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要相一致,为教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3)构建以教师职业发展为导向的职业生涯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为职业生涯目标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要使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校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对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对保障教师职业生涯目标完成的管理制度进行分析、调整和改进,建立科学、合理、符合教师职业发展规律的职业生涯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使教师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目标、任务,及时知道学校对自己工作绩效的评价和下一步努力方向,以达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一致,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参考文献:

[1]孙素梅.论以师为本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

[2]章达友.人力资源管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无处不在练口语 下一篇:新教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