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架子,把爱撒向学生

时间:2022-09-27 11:53:41

放下架子,把爱撒向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那年期末考试前的一天是我一生中感触最深的一天。那一天学生的行为把我从早晨的“谷底”推到了下午的“峰顶”,使我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们“平等”的相处。

那一天,我虽像往常一样去上班,但心里窃喜,最后一天了,明天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就要和这些“魔鬼”分别了,高兴,想想都高兴!不觉加快了步伐。刚走进走廊,就听到了教室里传出的嘈杂声,准是那几个常捣蛋的同学在影响别的同学,我气不打一处来,加速推开门。我看到绝大多数同学在进行期末复习,只有我那几个“眼中钉”在捣乱,尤其是一个叫刚的学生。我没有说他们,而是让他们回到座位。可是刚回去之后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进行自习,而是没完没了的说话。我看了他几回,他依然我行我素,最后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用手一指,“你出去!”他没当回事一样蹦蹦跳跳地出来了。这个动作,让我的忍耐力冲破了极限。我冲他大喊,他反而无动于衷,最后我们三说两说,话不投机就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我见这样发展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好把他送到政教处处理。回到办公室,我自己也气得够呛,想想自己这一年来对他的付出,超过了班级任何一个学生,接这个班级时我心里是把他按个别生划出来的。因为他在小学时就让人很挠头,干过许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迹”,而且在这一年里,他正处于八年级――青春期,思想波动很大,叛逆心理很强。我心里也是很矛盾,想到自己一年的付出与今天的收获,自己接下来的半天时间心情都很低落,甚至盼着早些和这些学生告别。

下午第七节是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次班级考务会,很简单的事:安排学生考场,通知考号以及各科考试时间,我心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就在我推开教师门的一瞬间,一首熟悉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音乐缓缓响起,全班同学起立,随着乐曲唱了起来,这时还有几个女同学走到我的面前,给我送来了她们的礼物,里面夹着字条,那是她们的祝福。我看到这些,一天的愤怒烟消云散了,不争气的眼泪流了下来。这真的是太意外了,我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有感情,这么有情义。而且他们还轮流走到我的面前,对我说出这一年来感受最深的话,特别是早晨那几个“肇事者”带着满脸的歉意和一脸的真诚说:“老师,对不起。请原谅我们,让您费心了。”当我走上讲台,面对所有的同学时,我在搜寻着,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期盼一个目光,可是我没有看到,他(刚)深深地低着头,到最后我也没看到我所期待的目光。在后来全体同学的留言簿上我看到刚熟悉的字体――老师我错了,你能原谅我吗?

尽管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总觉得好像发生在昨天。通过这件事,我感到深深地自责,为什么不能给刚一个鼓励的语言或暗示呢?究其原因还是老师的自尊心在作怪,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更不能允许学生对我的无理。我的确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也是有自尊心的,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刚吼,在走廊和他大声的喊,给他面子了吗?他的自尊心不也受到伤害了吗?如果我能像学生爱我一样,以一个平常的心态来抚平刚内心的愧疚的话,那应该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回忆啊!

至今我都在为自己的懦弱和狭小的气度而感到后悔,这也给我以后的班主任生涯提供了生动鲜明的一课。同时我也认真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作为一名有十几年教龄的教师,遇到问题时我不够理智,没有讲究语言艺术,言语过于急躁,不能冷静处理突发事件。

泰戈尔曾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像阳光洒向学生,像春水滋润学生,使学生更健康、更美好地成长。但是反思一下我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却发现原来我在不经意间曾有声或无声地伤害了学生。现在,反而是学生的言行敲醒了我,感染了我,为我班主任的成长历程增添了一份生长剂:我深深地体会到,其实学生是爱你的,了解你的辛苦的,心理时时牢记你对他的关爱,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抚摸的动作,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的美好,都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但往往是一句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也许是无意的一句话,就有可能是一个学生走向正轨,还有可能是一个学生从此消沉。我们的一言一行有时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或许,我们会觉得这一言一行很遥远,其实,它就在你我的身边。

我们老师往往只记住学生如何地气你,如何地势不两立,没有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没有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没有发自内心的去了解他们、认知他们,这是作为老师的最大悲哀。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从教者的天职,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传道”,而在进行传道时,“言传身教”方为高。在平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将可能决定一个孩子的一生!因此,请慎重我们的一言一行!

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能使他们找回了自尊、自信。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对“问题学生”更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

要想真正地爱学生,就要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并尽己所能授业于学生。让学生愿意接近你,并能主动接近你,乐于做你的弟子,这样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以朋友的身份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这样才是真正爱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在不断改变教育观念,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更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有博爱的胸怀,要将爱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上一篇:浅谈抓典型中队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下一篇:让家长与孩子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