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9-27 11:01:50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根据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程重点强化实践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教学团队在细化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和加强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水产动物疾病防治》 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49-02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是水产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主要研究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诊断技术、防治方法,它是在养殖生产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又服务于水产养殖的一门课程。该文主要从技术技能人才出发培养目标出发,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水产养殖专业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1-3]。

1 细化教学内容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程发展历史短、内容更新快、知识覆盖面广、与生产联系多,课程教学内容与所有专业课程紧密联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又要求教师全面掌握最新教学内容和运用最新教学手段[1-3]。

随着水产养殖业和水产病害防治研究的飞速发展,原来许多基本教学内容已有较大发展与更新。为了使课程教学与养殖生产发展相贴近,及时反映最新成果,在教材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情况下,采取编写补充教材或讲义来调整教学内容。一方面,重点加强了教材中相对薄弱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不同病害的病因、病理、诊断方法、防治方法等方面侧重介绍;另一方面,以一些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作为各类病原的代表性疾病加以介绍,要求学生把握病原的主干线索,分别从宏观层面讲授各类主要病原、流行情况,从微观层面讲授各类主要病原的特点与防治方法[4]。

2 深化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为了不断地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常采用情景式教学,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具体案例把教学内容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水产动物发病有哪些特殊性?养殖鱼类有哪些常见疾病?鱼类缺氧浮头有哪些症状?哪些环境因素与水产动物发病密切相关?几种常见的给药方法有哪些优缺点?如果一个鱼塘鲤鱼发病了,你应该如何去开展工作?针对对虾WSSV,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如何区分对虾几种红体病?如何理解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防重于治”?针对水产动物出口检疫中药物残留和超标,你有何良策?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明显调节了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意识,有效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教育和启迪。

(2)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活动包括教与学,二者相辅相成。第一,改变知识呈现方式。教师将新知识、新图片和有关音像资料添加到教学课件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深奥、难以用语言表达或理解的文字信息,转变成学生通俗易懂的图象或动画;第二,培养自我学习意识。在授课前列出该课程的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和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第三,提倡赏识教育。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对敢于提问、勤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学生给予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3)开展交互式教学。制定教案时,紧扣教学目标,深化知识的内涵,注重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案例,采用专题讨论方式,如,集体汇报、代表发言、你提我答等,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措施或方案,活学活用,在学生充分准备后,每个专题随机确定几个同学交流或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疑问,共同分析问题,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并深化。

3 优化教学手段

(1)讲授、思考与练习相结合。制作了大量思考与分析练习题,利用课堂部分时间进行练习、讲解,便于学生理解、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2)实训指导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室和实训室内摆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大量水产动物疾病图谱,授课教师一边讲解,学生对照图谱进行对照学习,学生很容易接受,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3)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将生产实例引入课堂,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安排学生直接到养殖企业和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应用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如渔药使用技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学习兴趣。

(4)开展多媒体教学。课程经过国骨干专业建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非常完善,生动形象直观,非常实用,有幻灯片、视频、动画等,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对重点知识的讲授很受学生欢迎。

4 强化实践教学

(1)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相结合。该课程在原有理论课和实训课外,还在每年的生产旺季集中安排了一周综合实训,并有计划地在暑期安排学生到校内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专业知和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锻炼[5]。

(2)产教结合建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学院建设了水产实训中心,其中200多亩养殖水面,开展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同时建有鱼类繁育中心。另外还建成20多处校外实习基地。紧密结合生产一线具体问题,让学生接触和掌握第一手的资料,通过生产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5 注重学生素质培养

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老师一言一行不仅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5]。

(1)严格课程学习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做到言传身教,一方面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程学习要求,同时始终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如,在上课之初,开始严格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以及上课时间不玩手机、不睡觉等。

(2)做到师生关系和谐。首先,老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营造“师生平等、相互信任”的氛围,要求学生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其次,师生情谊融洽,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氛围,可以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老师教的观点以及向教师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以使学生产生真正发自内心的感动。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学生沟通与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登来.水产动物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战文斌.水产动物病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黄琪炎.水产动物疾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周永灿.优化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6):49-50.

[5]周本翔,杨东辉.《名特水产养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0(2):68-69.

上一篇:拉线塔简易基础设计 下一篇:苹果幼树春季拉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