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墨、道、法人性论

时间:2022-09-27 10:54:09

论先秦儒、墨、道、法人性论

摘要:在人性问题上,儒、墨、道、法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形成了各自完善的人性论思想体系。先秦儒家孔子的“性相近”说、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墨家“素丝说”、道家老庄的人性顺应自然说和法家的人性好利说,虽各有千秋,但还是为其教育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根基。

关键词:儒;道;法;人性论;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58-02

人性,即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关于人性的问题,自古以来便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直至目前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早在几千年前,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墨、道、法遵循不同的思维路线,形成了其各自完整的人性论。

一、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孔子关于人性论的论述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广泛吸收学生。他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需求,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除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关于人性问题,孔子还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尽其心也,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进而逐层展开了他的内涵精微的性善说。首先,孟子认为人的天性中有“大体”、“小体”之分。认为人皆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实际上就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是人真正的本性。基于上面两点,孟子提出“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自身就具有可以使他成为君子、圣人的“善”的本能,因此“修身”不须外求,人只需要对自身的善性加以存养扩充就足够了。从教育学的角度,儒家提出了人向善的原始根据,为封建道德教育取得成效提供了可能性。但如果说人性都是善的,并且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所有的教育就逻辑地成了多余的,这是一种从根本否定教育的观点。与孔孟不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荀子在《性恶》篇中专门论述了人性。他认为,人之所以想为善,正是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好声色”等,都是人生来就固有的,这是人的本性。如果顺着人的这些本性发展下去,必然要发生“争夺、残贼、”这样的局面。所以说,恶才是人的本性。

二、墨家墨子的人性论

事实上,墨家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人性论主张,但我们通过分析可得知墨子对人性大概有以下两种观点:(1)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如同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2)性恶论。他认为自人类出现开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与欲望,造成社会中矛盾四起,人们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天下之乱,若禽兽焉”。但不论人性是一种待染的素丝还是本来就有一种恶的倾向,墨子十分肯定教育的作用。同时,墨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必须是刻苦、坚毅、积极、诚信、热情的,并且是一位兼相爱交相利的兼士。墨子这一思想较之孔丘的人性论,在社会意义方面显得进步了,因为它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认识和阐述了教育的作用。

三、道家老子、庄子的人性论

道家认为,人的本性“素朴”而美好,而人的异化是社会生活使然,使人“复归于朴”就是道家对人发展的根本要求。在道家看来,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就应是蒙昧时代,那时人们无知无欲、无争无斗、相安无事。道家的人性说虽然不像儒家把人性的善恶问题专门地提出,但道家也有其系统的人性论,是不同于儒家性善论的另一种性善论。老子非常追求“善”,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意思是人们依其自然本性活动便是“善”。人类的善就是按照其本性生活。个人本性的气质就是他的德性或完善,人们应当由于本身的缘故而寻求它。老子、庄子所追求的“人性”顺其自然,无所欲,无所求,其所要达到的是自然生命之纯洁、朴实,精神安宁、恬静的境界。道家人性论的起点,在于人的生命和精神皆回归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为。

四、法家的人性论

法家的人性论与儒家针锋相对,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好利恶害,人之情也。”(《韩非子?难二》)“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奸劫弑臣》)就是说,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人们受利己心的驱使,在行为上总是表现出趋利避害的特点,个人利害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事之出发点和归宿点。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利益关系,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自私自利是人之本性,就连君臣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是相互算计的利益关系,一般人的关系更是如此。法家认为人性是恶的,只有“化性起伪”才能使人向善。从教育学角度,法家提出了人向善必须经过客观教育过程,为封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人性根据。但如果说人性是恶的,并且是与生俱来的,虽然解决了教育的必要性,但本质上是恶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善人,因为永远有恶根存在。这样就必然得出矛盾的结论:任何教育虽然是必要的,但也是多余的,因为人的本质中缺乏善,没有向善的依据。基于这样绝对的“性恶论”,法家强调治理国家必须靠高压政治、法制手段,虽然法家的不少主张适应了完成统一的需要,但对教育持否定态度,不仅摧残了教育本身,更窒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先河。

总的来讲,儒、墨、道、法的人性论是其教育思想坚固的哲学基础,在人性论的基础上,他们的教育思想才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各具特色的人性论观点使得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性、丰富多彩。通过对儒、墨、道、法人性论的了解,我体会到一个学派完整的思想体系必定是有坚固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他们人性论的差异,进一步导致了他们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的不同,才会形成先秦百家争鸣、中国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隋晓明.墨家的智慧[M].金城出版社,2011.

[3]武树臣,李力.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4]郭婧,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何柳(1992-),女,山西省人,现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大学本科。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探微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