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诈骗罪欺骗的对象

时间:2022-09-27 10:14:03

摘要:本文从诈骗罪的表现形式出发,引出在理论界对于诈骗罪欺骗的对象争议比较大的几个问题,如法人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机器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无处分能力的人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以及欺骗的对象是否具有特定性,进而表明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观点。

关键词:诈骗罪 欺骗 对象

我们说诈骗罪就是行为人通过实施诈骗行为使对方陷入或者继续维持某种认识错误,进而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者交付财物、行为人取得或者使第三者取得财物最终使被害人遭受财物损失的这样一个过程。它的要素之一就是使他人(受骗者)陷入认识错误进而处分财物,而众所周知诈骗罪的欺骗的对象就是自然人。但是在理论界对法人,自然人以外的机器、动物,不具有处分能力的人员是否可以成为欺骗的对象长期存在着争议。接下来笔者将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

一、法人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

在刑法上,法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主体,是一种组织体。但是,法人的意思是由法人的机关实现的,而法人的机关是根据法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个人或集体。法人的集合意思虽然不是自然人意思的简单的一个相加,但可以说它是自然人意思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刑法对一些案件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追究刑事责任。以此类推,诈骗罪的行为人要骗取法人的财物,就必须欺骗法人中具有处分财物权限的自然人。不欺骗法人中的自然人,不使其陷入认识错误,就不可能骗取法人的财物。就算是在某些情况下,处分财物的决定是由法人的集合意思也就是相关人员共同商议后作出的,但事实上,这种集合意思仍然是一个或多个自然人意思的表示,使一个或多个自然人都陷入认识错误从而共同决定处分财物。其实归根结底欺骗行为只有作用于法人中的自然人,也就是作用于法人中具有处分财物权限的自然人才可能骗取法人的财物,最终欺骗的对象仍然是自然人,而法人的意思表示只是自然人意思表示的集合体而已。所以,笔者认为法人不能成为欺骗的对象。

二、机器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经历了多次机械革命,迄今为止,电脑、自动取款机、咪表等机器已被普遍使用,利用这类机器非法占有他人或集体财物的案件也不断增加,所以机器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就成为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

笔者认为机器不能成为诈骗罪中欺骗的对象。首先,倘若采纳机器也可能成为欺骗的对象的观点的话,那么利用特殊工具打开安装有智能锁的住宅大门从被害人的家中盗取财物也属于欺骗机器,也可以成立诈骗罪。而事实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这种行为只是一种盗窃的手段而已,应当认定为盗窃罪。所以认为机器可能成为欺骗的对象这一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其次,如果承认机器可以成为诈骗罪中欺骗的对象的话,就等于承认机器和自然人是一样的,也是具有人的七情六欲的,是需要吃饭喝水、睡觉休息的,而事实上机器根本就不具有人的这些特征,如果机器也可以被骗那简直是无稽之谈。

三、无处分能力的人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

笔者认为,利用未成年人的知虑浅薄或者他人的心神耗弱,使之交付财物,或者不法取得财产性利益或者使他人取得的,成立诈骗罪。具有一定认识与处分能力的未成年人与心神耗弱者,是具有一定的辨别真假的观念的,但这种真假观念并不完全,也不成熟,是比较模糊的,受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的限制以及心理与智力发展的制约,而且受到未成年人的具体年龄与心神耗弱者的具体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影响,这种真假观念所表现的意识是不同的,但总体来说,这两类人较之成年人与心神正常者比较容易陷入认识错误,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较弱;当他们由于行为人的虚假意思表示陷入认识错误处分财物时,也具有处分意识,只是处分意识的强弱程度不同而已。但是,利用没有一定认识与处分能力的幼儿与完全的精神病人,使他们交付财物的,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应当认定为盗窃罪。因为诈骗罪必须是使受骗者陷入认识错误,而幼儿没有任何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精神病人也没有任何的处分意识,在精神病人的思维里可能连什么是吃饭、睡觉,什么是生老病死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对错。这两类人即使是被诈骗,也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识,因为他们的大脑根本没有识别各类信息是否有误的能力,就无所谓陷入认识错误了。所以,笔者认为没有处分能力的人不能成为欺骗的对象。

四、欺骗的对象是否需要具有特定性

目前在刑法理论界有人认为区分诈骗罪与其他犯罪的标志之一就是看欺骗的对象是否具有特定性。本人认为,诈骗罪中的欺骗的对象既可以是特定的个人,也可以是不特定的群体及大众。目前,任何国家的刑法都没有将诈欺骗的对象限定为特定的个人。因为目前发生的大量案件欺骗的对象都是不特定的人,如果被骗财物数额不是很大的话,这些不特定的人受骗后的做法则有所不同,有人选择报案,而有人则自认倒霉。比如,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栏目曾经作了如下报道:一名“怀孕”女子在街边乞讨,过往路人纷纷慷慨解囊给予帮助。女子长跪至夜幕降临匆匆离开,记者尾随其后,发现女子并非真的孕妇。上前询问其为何要假装孕妇,女子则逃之天天。本想该女子今后不会再上街骗人了,可是几日后却发现其在另一商场门外继续假装怀孕博取同情,丝毫不知改过。乞讨,占已有之,只是这些乞丐都是可怜至极吗?对于这种行为,笔者认为严格来说该女子就是在利用社会大众的同情心从事诈骗,而欺骗的对象就是不特定的,谁心地善良谁就会成为被欺骗的对象。此外,广告诈骗、集资诈骗也是在欺骗不特定的对象;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稳定公司股票价格,不向社会大众公开自己公司内部的财务报表以及重大的决策计划等等行为都是在欺骗不特定的对象。

由此可见,诈骗罪中的欺骗的对象不能限定为特定的个人或少数人,骗取不特定人的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的,依然可以成立诈骗罪。不能将欺骗的对象是否特定作为区分诈骗罪与其他犯罪的标志之一。

上一篇:2004-我院住院病人死亡分析 下一篇:浅谈如何对幼儿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