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相关因素的研究边平达

时间:2022-09-27 09:38:55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相关因素的研究边平达

[摘要] 目的通过筛选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24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和2A,h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的独立相关因素,来寻找控制其血压变异性(BPV)的方法。方法对1557名老年EH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24h动态血压检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1557老年EH患者24hSBPV和24hDBPV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老年Eli患者2AhSBPV的独立相关因素有24hSBP(p=0.052,P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相关因素;老年人;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ptsz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6-0370-04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不仅血压水平高,而且血压变异性(bJood pressure vailabiliy,BPV)也大,而BPV越大,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就越高。BPV通常以一段时间内血压均数的标准差来表示,因为血压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分。所以BPV也相应地有sBPV和DBPV之别。为了要控制老年EH患者的BPV,我们对1557例老年EH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24h动态血压检测和实验室检查,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老年人24hSBPV和24hDBPV的独立相关因素,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自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来本院接受住院体检的1557名老年(>65岁)EH患者为研究对象,EH的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SBP≥140mmHg(1mmHg=O.133kPa)和(或)DBP≥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在1557名老年人中,男性1281例。女性276例。平均年龄78.07±3.7l岁,其中合并糖尿病361例、慢性支气管炎342例、脑梗死266例、冠心病233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45例、硝苯地平控释片170例、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66例、非洛地平缓释片118例、缬沙坦片280例、伊贝沙坦片192例、氯沙坦钾片166例、双氢氯噻嗪片100例、贝那普利片57例、美托洛尔片47例。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动态血压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①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姓名、性别、年龄)、伴随疾病(如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和所服降压药物;②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m)和体重(k),并根据公式计算体重指数,其计算公式为:体重指数=体重(1cg)/身高(米);③采用美国Spacelat90207无创性动态血压检测仪,连续检测24h,记录全天24h的平均SBP、平均DBP及其均数标准差(24hSBPV、24hDBPV);④采用美国Beckman-C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并记录尿酸、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ioo等项目的数值。

1.2.2确定24hBPV的独立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24hSBPV和24hDBPV的相关因素,然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24hSBPV和24hDBPV的独立相关因素。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ll.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先对有关数值变量进行是否正态分布的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x±s表示,对偏态分布的数据用M(QR)表示;24hBPV与各因素间关系使用成组设计的秩和检验或等级相关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所有检验结果取双侧的p值,并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557名老年EH患者24hBPV的单因素分析:分别以性别、年龄、伴随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脑梗死、冠心病)、10种最常用的降压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缬沙坦片、伊贝沙坦片、氯沙坦钾片、双氢氯噻嗪片、贝那普利片、美托洛尔片)、体重指数、相应的血压参数(24hSBP/24hDBP)、血液生化指标(尿酸、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ioo)等因素,与24hSBPV、24hDBPV进行相关分析,发现BPV的相关因素,见表l。

2.2 1557名老年EH患者24hBPV多元回归分析:以表l中与24hBPV相关的因数为自变量,以24hBPV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其中自变量筛选方法选择Stepwise选项(逐步进入法)。结果发现,24hSBPV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24hSBP、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loo、年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甘油三酯、性别、尿酸;24hDBPV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24hDBP、年龄、体重指数、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心脑血管病变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血管壁病变是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而早期发现和干预亚临床期血管病变的进展是延缓和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本文结果显示,血压水平、血脂异常、高尿酸、高龄等因素是老年EH患者24hBPV的独立相关因素,而上述4个因素是医学界公认的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危险因素,提示AS是老年EH患者24hBPV增加的根本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和各种AS的危险因素的刺激,体内氧自由基产生增加.氧化应激反应使一氧化氮生物活性受损,从而影响动脉内皮功能,导致血管结构与功能改变,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而

导致BPV增大。

本文结果显示,24h血压的平均水平是老年EH患者24hBPV的主要的独立相关因素,血压水平越高,其BPV也就越大,提示降低血压水平是降低BPV的主要途径。高血压不仅是AS的结果,而且可加速As的进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高血压可导致动脉血管壁的扩张和牵拉,加快弹力纤维的退行性变和断裂,促进内皮损伤和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内的沉结,而加重As的进展。在常用的10种降压药物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降低24hBPV的作用,这与其降压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有关。

血脂异常是医学界公认的AS的危险因素L9j。本文显示,血清载脂蛋白AI和载脂蛋白Btoo和甘油三酯浓度是老年人24hBPV的独立相关因素。绝大多数载脂蛋白B100分布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 lipoprtein-cholesterol,LDL-C)中,而LDL-C可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中。在内皮中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地增多、融合,构成了AS斑块的脂质核心。甘油三酯增高可能通过影响LDL或高密度脂蛋白(h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结构而具有致AS作用。载脂蛋白AI是HDL.-C的主要成分,可以反映HDL-C的水平,而HDL-C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因而具有抗AS作用,但本文结果显示。载脂蛋白AI与载脂蛋白Bioo一样,是老年人24hBPV的独立相关因素,可使BPV增加。最近,一些相关研究发现,I-IDL也可能变成“坏”的脂蛋白,起到促炎症、促氧化的坏作用,其机理正在进一步研究。

本文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也是老年人24hBPV的独立相关因素。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而嘌呤主要来自细胞中的核酸的分解。尿酸在血液中溶解度很低,其微小结晶容易析出而沉积在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使内膜增厚、管腔变狭,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从而容易诱发高血压,而血压增高又可加重AS。此外,尿酸可通过经典和旁路途径激活补体,刺激肥大细胞,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增加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机会。减少心肌血液供应,从而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本文结果还显示:(1)年龄是老年人24hBPV的独立相关因素,老年人的BPV随着年龄递增而增大。(2)性别是老年人24hSBPV的独立相关因素,老年女性的SBPV要大于男性。这主要是由于女性在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分泌急剧减少,而雌激素能影响脂类代谢,降低血浆胆固醇,并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3)体重指数是老年EH患者24hDBPV的独立相关因素,提示积极防治肥胖有助于降低老年EH患者的24hDBPV。

综上所述.老年EH患者的BPV与其血压水平、所服降压药物、血脂异常、高尿酸、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等因素有关。对一个老年EH患者来说,性别和年龄是无法改变的,因而降低血压、尿酸和体重,调节血脂异常,可能是控制老年EH患者BPV增大的有效措施。但是,在老年EH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中,BPV是否大于SBP和脉压等血压参数,还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心室Tei指数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左心功能评价的价... 下一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