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8-03 07:16:0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6-0425-02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变化对判断预后和预测发病的临床意义,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开展了HCY测定及随访,对其中112例AcS患者和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ACS组112例,男75例,女37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62.8±5.6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7例,急性心肌梗死(A/VII)25例,SAP43例来自同期心血管门诊患者,男29例,女14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61.5±5.O岁。对照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9.2±5.4岁,为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体检、超声及生化检查均无异常。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疾病,严重心脏瓣膜疾病,新近有外伤或手术史以及肿瘤、感染和全身免疫性疾病,ACS组和SAP组中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构成比相近,差异无显著性,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ACS、SAP诊断标准按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的诊断和命名标准。所有被选的ACS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阵发性或持续性胸阎或心前区疼痛,部分患者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肩背疼痛.甚至有濒死感,经肌钙蛋白I、心肌酶谱、心电图或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为ACS。

1.3检测方法:ACS组患者入院后空腹12小时,于次晨抽静脉血2ml,置EDrA抗凝管中,用冷冻离心机及时进行分离血浆置低温冰箱保存,收集一个月的标本检测一次。检测使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北京九强公司提供的循环酶法HCY的试剂合,参数设置及有关操作均按照厂家规定进行,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标本检测时均设置标准品和厂家提供的低中高值质控品,批间CV为1.5%,符合厂家要求。ACS患者经心内科对症、调脂、综合治疗15-40天,平均20天以上病情稳定后出院,但有9例患者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自行出院,所有出院患者均在当天清晨空腹采血,分离标本,每月集中再次检测HCY,SAP组患者和对照组均空腹12小时,清晨采血,分离保存检测标本同ACS组。

1.4统计学方法:经Stx3S10.O统计软件处理,检测结果用x±s表示,入院时和出院时比较用自身对照t检验,2组以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住院时ACS组、SAP组与对照组的HCY结果比较:见表1。

2.2 ACS组患者住院治疗前后HCY结果比较见表2。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总称,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引起斑块不稳定、破裂、血管收缩和局部血栓形成,导致部分或全部血管阻塞,而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的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目前认为涉及血管壁、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三个方面,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引起临床上常见的梗死性疾病,这一紊乱的病理生理发现以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指标,其升高程度与疾病的危险性呈正相关。

本文发现HCY与冠心病发生ACS密切相关,ACS组、SAP组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ACS组高于SAP组,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综上所述,本文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致病因素,针对心脑血管高危人群及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浆HCY水平的检测,一旦出现HCY增高,即应尽早给予补充叶酸、VitBi2和VitB6,以达到治疗及预防复发的目的。

上一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相关因素的研究边... 下一篇:内皮素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