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洪州侗族琵琶歌特殊的发声方法

时间:2022-09-27 08:49:57

浅谈洪州侗族琵琶歌特殊的发声方法

摘要:洪州侗族琵琶歌主要流行于贵州黎平洪州一带,它是以区别于其他琵琶歌的演唱方法,以假声演唱的特色而闻名,蕴含着当地民族特有的认知方式、性格特质和审美意识,是侗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在侗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侗族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和风俗为背景,浅谈侗族琵琶歌的特殊唱法以及与民族美声唱法的异同。

关键词:洪州侗族琵琶歌 假声演唱 原生态唱法

前言

洪州侗族琵琶歌出自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的平架村和仰冲村(包括江口、侗村及附近村寨),但主要是发源于平架村。该村位于黎平县洪州镇的西南方15公里,地处湘黔桂三省边缘。平架村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约1405),据说那时此地已唱这种歌曲, 一直沿袭至今。

洪州侗族琵琶歌是以区别于其他琵琶歌的演唱方法,以假声演唱的特色而闻名。蕴含着当地民族特有的认知方式、性格特质和审美意识,是侗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在侗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52年,贵州省文化部门音乐工作者发现了这种琵琶歌,将之选调参加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后推荐上京演出。因当时平架村属洪州管辖,故这种琵琶歌被命名为"洪州侗族琵琶歌"。

一、洪州侗族琵琶歌的特点

洪州琵琶歌是抒情琵琶歌的一种,由男子用三根弦木制的小琵琶(形似牛腿琴)伴奏,男弹男唱或男弹女唱,最大的特征是无论男女,全都用假嗓高音演唱,曲调悠扬悦耳,别具风格。它的高音清丽、婉转、悠扬,如长风,如山泉,如潺潺流水,如杜鹃和布谷鸟的鸣唱,国内音乐家称“琵琶歌是侗族音乐中的美声唱法,是侗族音乐乃至世界音乐的精品”。

平架琵琶歌在音域中,没有出现4、7音,演唱时,无论是曲谱还是过门都同琵琶调子和谐同步进行,在使用由6与7的九变音乐来组音乐语调,使歌声清丽、婉转而悠扬。 定音为5、6、3(即内弦基音为5,中弦基音为6,外弦基音为3),总音域为5、6、1、2、3、5六个音,没有4。

洪州琵琶歌曲调、歌词丰富,其种类包括情歌、孝敬老人歌、叙事歌等等。情歌是男女青年在家中或在山坡上弹琵琶对唱的歌,主要是倾吐互相爱慕之情。孝敬老人歌是男女青年在公共场合弹琵琶唱的歌,内容是怎样孝敬老人,著名的一首歌叫《青年都把老人敬》。叙事歌是年纪大的人在鼓楼里或公共场合演唱的歌,内容大都叙述民族历史、重大事件和民间故事。洪州琵琶歌每唱两句后有一段间奏(即过门),平架琵琶歌是以清丽、婉转、悠扬见长,是听众乐于接受的音乐,是最有影响的民间音乐。三省坡下侗家人的文化生活中,琵琶歌是核心内容,是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通过洪州琵琶歌才能进入三省坡下侗族地区的文化生活。

二、洪州侗族琵琶歌的演唱形式

演唱洪州侗族琵琶歌时须有2人以上,多可达10余人,有独唱,大多为合唱。多采用坐姿,将琴箱置于右腿上,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竹或牛角制拨片弹奏,也可在行进中演奏。侗族中琵琶的定弦比大琵琶高八度,发音明亮而圆润,音色柔和而甜美。既可伴奏琵琶歌中优美抒情的情歌、小调,又可为侗族叙事性琵琶歌伴奏,颇受侗族青年的喜爱,男女皆可自弹自唱,尤适于女声弹唱或为女声合唱伴奏。有的地区在琵琶伴奏中还加用牛腿琴,以增强伴奏的和声效果。不仅踩歌堂上要唱,吃过晚饭,大家围坐在门口,男女歌师弹唱,直到深夜。从洪州侗族琵琶歌演员的服饰到演唱的形式和内容来看都比较大众化。演唱洪州侗族琵琶歌的村寨,在服饰、头饰和佩戴的银饰上都比较简单生活化一些,这与周边其他侗寨也是有明显区别的。同属黎平县的侗族大歌和尚重琵琶歌的演员,她们都是直接站在台上很少有动作,他们是在以唱腔取胜,基本上不在乎表演。而唱洪州琵琶歌的演员们,女的手持一方小手帕,男的抱着琵琶,扭动腰肢、摆动手臂,有时还打情骂俏,给人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

三、洪州侗族琵琶歌的传唱方法

洪州琵琶歌主要是在民间自发组织的兴趣爱好组合中互相传授。平架地区高音假嗓的琵琶歌,比一般歌难学唱,只有在青少年时代才能够学会,如果30岁以后,即使想学唱,声音也已经高上不去了。平架人学歌,有三种方式:一是向父母学,尤其是向母亲学,侗家人学歌,母亲往往是第一个老师。二是同辈人之间互相学唱,或者向比自己稍大一点的人学唱。三是向歌师学。在侗乡,歌师被看成是村寨的能人,是文化的传承者,老年人把向青年人教歌当作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老人教歌,青年唱歌,儿童学歌,这是侗乡人的传统习俗。

四、假声演唱的由来

关于假嗓子和琵琶的由来,在洪州镇的侗族村寨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故事。相传明朝有一对青年男女――杨正中和胡妹相互爱慕,由于当时封建礼仪的约束,他们只能暗自相邀。到了山间杨正中扛着锄头走在前,胡妹手拿镰刀紧跟其后,嬉笑中胡妹用镰刀柄轻敲杨正中肩上的锄柄,敲击发出了不同音调的叮当声。夜间两人相邀月堂相会,为了不吵醒家中老人,不让家人发现,双方就模仿起镰刀敲锄柄的声音,后来发现用假嗓音模仿不仅特别形象而且男声听着也像女声,家人听见也只以为是女伴相邀就不管了。后来两人觉得光人嗓唱太单调了,便在劳作过程中尝试着用不同的树枝藤条来敲击,看哪个最接近于他们的唱音,在无数次尝试之后发现用藤条绑着空树兜敲出的音最相似,这便成了他们的伴奏乐器。夜晚相邀月堂中吟唱,男弹乐器女对歌,情深意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唱法变成了一种风格――假嗓,这种乐器也演变成了琵琶。琵琶歌主要是歌唱爱情,是青年男女在行歌坐月时表达爱意,传递情愫,倾诉衷情的歌。琵琶歌陪伴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琵琶歌将一对又一对的青年人唱到了一起。琵琶歌是爱情的桥梁,也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侗家老辈人说:“侗族人以爱情创造了一种美妙的音乐,爱情的力量十分伟大。”

五、洪州侗族琵琶歌演唱与民族美声歌唱方法上的异同

洪州琵琶歌的假音唱法是如何发声的?为何国内音乐家称琵琶歌是侗族音乐中的美声唱法,是侗族音乐乃至世界音乐的精品?它的特殊之处具体在哪?洪州侗族琵琶歌的假声是有别于美声唱法的。美声唱法对人的腔体的打开要求要很到位,它最大面积地运用了腔体的共鸣和美化效果,真正做到运用全身在歌唱,歌唱者要处在“松”、“通”、“圆”、“柔”的状态下来歌唱。而洪州琵琶歌对腔体的要求很少,发声的位置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只需在身体相对放松的情况下,高音时偶尔用到腹腔气息,中低音用到的则是胸腔的气息。

美声唱法与原生态的洪州琵琶歌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是用假嗓子在歌唱。相通之处是美声唱法对歌唱的诸多要求,在唱洪州琵琶歌时会用到一些,但都是最小化的剂量。而不同之处在于美声唱法必须要有一定的声乐基础才能完成,而洪州琵琶歌毕竟是原生态的东西,只要你有嗓子就能唱。洪州琵琶歌较之于美声唱法没有美声唱法的穿透力强,虽然同是假音,美声唱法毕竟是经过正统的、科学的训练而成,而洪州琵琶歌则流传因素较多,它的歌声是从牙根到喉咙处发出的,参有真声在其中。洪州侗族琵琶歌与美声唱法还有一个最大区别:洪州侗族琵琶歌只有一个音调。

六、洪州侗族琵琶歌在侗族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洪州琵琶歌在侗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侗族琵琶歌中的珍品,是古老民歌的遗产。在琵琶歌中洪州琵琶歌是惟一用假嗓演唱的一个稀有品种,其琵琶制作工艺自成一体。侗族的琵琶歌是颇负盛名的,琵琶歌几乎在整个侗族地区流传,明未邝露所撰《赤雅》记载的“侗亦僚类,不善杀,善音乐,弹胡琴,吹六倌,长歌闭目,摇首顿足……”中的“弹胡琴”和清《黎平府志》中所载的“男弦女歌”等都是指琵琶歌。侗族琵琶是一种很古老的乐器,从其外形及定弦等方面看来,它不同于5世纪以前从西域传来的曲项琵琶,而是与我国古代固有的、由弦发展来的弹拨乐器,如汉族的三弦、阮咸、秦琴等属于同一体系的。

黎平县的侗族民歌已是全国著名,并走出国门,轰动欧洲,被法国人誉为“天籁之音”。平架琵琶歌唱响京城之后,同样受到国外朋友的喜爱和亲睐。1958年11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6开本的《侗族民族》,其中就介绍了洪州琵琶歌。1959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侗族大歌》,音乐家肖家驹就介绍了洪州琵琶歌,还特别介绍了平架侗歌(即流传至今的《晚辈孝敬老一辈》)。1959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人员考察黎平侗歌,他们来到黎平县侗族合唱团,把黎平县的侗族大歌(中潮区三龙村、双江区的岩洞村、尚重等地的大歌)灌成唱片,其中一首观众特别喜爱的琵琶歌,就是洪州平架村的《晚辈孝敬老一辈》,轰动了音乐界,一致认为洪州琵琶歌“不得了”,在全国民族歌曲中是数一数二的“美妙音乐”。1986年10月,贵州黔东南州组织的侗歌合唱团一行11人,第一次赴法国巴黎参加法国秋季艺术活动,在巴黎夏乐宫演出时,就演唱了平架琵琶歌《晚辈孝敬老一辈》。法国著名女艺术家马克尔维特十分激动地评价说:“美极了,美极了,中国侗族仅有百多万人,而他们的音乐如此闪光,在世界少见罕见,法国喜爱,世界人都会喜爱。”法国《世界报》别出心裁地评价了洪州平架琵琶歌:“金秋艺术节的重要发现成就之一”。

结语

洪州侗族琵琶歌是贵州黔东南原生态歌曲类型中最具典型的一种,是中国侗族地区特有的艺术奇葩。它沿袭了祖祖辈辈的风俗习惯和崇尚爱情自由的生活方式,用具有浓厚黔东南侗族特色的语言,用古老而朴质的音乐,以假声演唱代代相传,沉积了从古到今厚重的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古文化信息。它独特的艺术色彩是其他任何民族的音乐所无法替代的,它是洪州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是侗族人民劳动创造的结晶。洪州琵琶歌将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国内外观众的面前。

参考文献:

[1]石兴文、石新民:《黔东南日报社》,2008-6-20。

[2]粟周熊:《黔东南日报社》,2009-8-15。

上一篇:音乐剧的时代 下一篇:耕耘收获50年 梅花荟萃庆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