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文化教育的汉代太后邓绥

时间:2022-09-27 08:44:13

重视文化教育的汉代太后邓绥

汉代崇尚儒术,重视和提倡对宗室成员的文化教育,这在前代是未曾有过的。而在汉代诸多皇后群中,有一人踏上了举国倾慕的皇后宝座,并且以自己的儒学修养和远见卓识,认识到文化教育对维护帝王统治的重要意义,她就是邓绥。

邓绥(81―121年),汉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系东汉开国功臣、太傅邓禹之孙女。其父亲邓训,为汉护羌校尉;母系阴氏,为汉光武阴丽华皇后的侄女。邓绥自幼聪明,才思敏捷,博闻强记,六岁能通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为诸兄称道。和帝永元七年(96年),人汉宫,身长七尺二寸,婷婷玉立,芳容雏佳,左右为之惊讶,无不称颂,第二年封为贵人,当时年仅十六岁。出入宫禁,小心谨慎,处处有法度。当时,和帝皇后阴氏,系汉光武阴丽华皇后之兄阴识的曾孙女,论血缘,为亲戚,论辈份,还低邓氏两辈,此人心胸狭窄,眼光短浅,永元十四年(103年),因巫蛊事阴后被废,和帝遂立邓绥为皇后。

元兴元年(105年),和帝死,迎立和帝少子刘隆为帝,是为殇帝,邓后又被拥立为皇太后。刘隆出生百余日便即位,由邓太后临朝称制,她的哥哥邓骘为车骑将军,执掌权柄。第二年八月,殇帝死,邓太后又立章帝孙刘枯(94―125年)为帝,即汉安帝。当时安帝年仅十三岁,邓太后仍然临朝。

邓太后临朝,兼用外戚、宦官,尊礼三公,表彰儒学。由于此时外戚集团势力比较庞大,邓太后也觉察到了贵戚子弟不学无术、肆意妄为,会对维持外戚的政治地位有极大威胁。她认为贵戚子弟的“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是导致政治衰败的、根源。因此,为了改变贵族子弟不学无术的恶习,邓太后把对宗室贵族子弟的文化教育提上议事日程,大力提倡教育,遂于安帝元初六年(120年)下诏为和帝之弟济北王、河间王的子孙,无论男女,凡年龄在五岁以上四十余人,以及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开办了一所贵胄学校,即宫邸学。它是一所特殊类型的学校,专门为贵族子弟教学经书,邓太后亲自监试,并勉励子弟“上述祖考休烈,下念诏书本意”,认真学习。倘若子弟年幼,又置师保,令朝夕入宫辅导学业。邓太后企图通过这所贵胄学校的设立,给这些贵族子弟注入儒家思想,以期对维护统治集团的长治久安起到良好作用。

与此同时,她又提倡对宫人的教育,命令中宫近臣于洛阳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她和妃嫔跟随班昭学习经书,是一个受儒学熏陶有素,并兼通天文、算数的皇后。她以身作则,为皇室宗族成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正如《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中所说:“昼省王政,夜则诵读”,致使中宫出现了一个“左右习诵,朝夕济济”的新局面。由此可见,东观这一校书场所同时具有宫廷学校的职能,文化教育事业在当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邓太后执政时,非常重视儒学、经学人才。弘农人杨震,好学,博览群经,当时被称为“关西孔子”。她闻讯后让邓骘荐举,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元初四年(118年),晋为太仆、太常。邓太后重文教,惜人才,为东汉政权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古代邓氏家族中的巾帼英才。作为执掌最高统治权的太后,能有如此高瞻远瞩的,目光和卓越才智的胆识,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图书馆,710069)

上一篇:“文化强旅”战略构想 下一篇:女皇帝业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