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预算观的财务控制的建立思路分析

时间:2022-09-27 08:37:45

基于全面预算观的财务控制的建立思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5-000-01

摘 要 众所周知,全面预算是企业和集团为了实现财务有效控制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详细的分析了全面预算观的财务控制的建设思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全面预算观的财务控制的具体思路和操作方案。

关键词 全面预算观 财务控制 建设思路分析 方案

从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状况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基本上依赖于大型的跨国企业和企业集团。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由于我国企业的集团化情况逐渐明显,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此起彼伏,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继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财务控制与决策。这就需要我们在创新观念的指引下,继而重新审视和检查企业财务管理的各种方面。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控制不仅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而且能够使企业集团拥有强大的凝聚力。

一、全面预算观的财务控制的具体含义

根据传统以及现行解释,财务控制具体意义是指财务内部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法规和制度,以及财务定额和计划等对日常的财务活动进行指导和组织,并且加以监督和必要的约束,以保证财务目标能够顺利的实现。

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是指在企业集团内以总部为核心的财务控制主体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和控制,继而能够确保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目标及时有效的实现。出资人可以采取各种财务手段来调节和引导下属企业的经济活动,使各种经营活动都能够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继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维护其整体利益。

所谓的全面预算观,则是指在以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为基础的基础上,对企业整体资金的投入和支出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具体的安排。使全局观念能够深入人心,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明确各个单位的责任和权利关系,继而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控制概念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也逐渐加大,大中型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正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种形式下,对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系统的要求更加严格。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处于公司管理核心地位的始终是财务管理活动,它关系着一个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能否顺利的进行,关系着企业集团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组合,是平衡一个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重要手段,使管理层能够圆满的完成财务决策和预算,是一个企业长远的财务发展目标,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了有效的财力支持。

具体而言,企业的财务控制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实现资本收益的目标,具体的阐述则是总公司要把投入到分公司的资本在日后能够保值甚至增值;其次要实现利润目标,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盈利设定具体数值和希望;最后则是成本目标的实现,表现在总公司在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方面对分公司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期望。

三、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控制的建立

若想在一个企业内建立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控制体系,首要要调整该企业内部的财务组织结构,要明确企业各产业财务部和下属财务部以及直属财务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其次要对企业中各直属财务部门和产业财务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是企业财务部的主要业务;最后要明确企业内部个财务部门的编制和所要履行的责任。

在此基础上要将全面预算体制与财务控制联系起来,融合成为一个财务管理循环。还可以让企业采取适当分权的财务控制模式,这是因为资本是联系总公司和分公司的有力桥梁,是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因此总公司应该凭借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对分公司进行分权管理。具体到实际应用中,就是总公司将日常财务的决定权和管理权分属于子公司,仅仅保留重大财务事项的决定权,不正面干涉和控制分公司的日常财务,给予子公司充分的财务空间。

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子公司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分公司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总公司将经营管理的自分配给分公司,用资产的最终收益来作为考察分公司的标尺。通过总公司下放行业规划与职责,不仅极大的减轻了总公司的责任和负担,还使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集中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上,同时为提高预算控制效率和实现整体预算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结束语: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覆盖范围及其广泛,能够带动全民参与和企业核心部门全程监控的系统,它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指引,以企业的短期内的经营管理目标为基础,包括了供应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各种环节,因此必须合理的处理财务活动和非财务活动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非财务活动依靠财务表现其最终结果,而财务活动能够使非财务活动日益规律化和效果化。因此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不能忽略非财务指标的重要作用,应该将时间、质量和服务等指标涵盖于全面预算的范围。企业如果能够结合和使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就能够更早更贴切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当今社会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社会,我国企业能否能够应对跨国企业的有力竞争,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综合考虑到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和长远发展目标,重视财务控制在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地位和功能,继而建立基于全面预算观的财务控制体系,提高我国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贡献应尽的责任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月欣.从财务控制演化谈我国财务控制的完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10(1):15.

[2]黄之骏.利用预算管理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5(6):8.

[3]许骏.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以ABC集团为例的分析.东南大学学报.2009.5(6):12.

上一篇:浅议我国预算管理考核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从海富投资案看对赌协议的性质及效力